數間竹屋立於山間,炊煙四起,空氣中飄蕩著濃重的藥味。
“孫道長!”那病患見到孫思邈之後直接跪了下來, “聽說您這兒可以收容醫治染癘之人,不知是否為真?"
孫思邈看看他,歎口氣: "的確為真,起來吧,把頭臉露出來,讓我先看看你的情況。"
病患不敢:"道長就不怕自己染病嗎?"
孫思邈一笑,揮手指向身後的竹屋和出入其中的病患: “若是害怕,我為何要建起這偌大的醫治之所?你若想在這裡住下,首先要做的,就是信任我。"
"你們將性命托付於我,我又有什麼好怕的呢?"
病患趴在地上嚎啕大哭: "不管能不能治愈,道長恩德,永世難忘!"畫麵隱去,蒼老的旁白聲又響起:
“予嘗手療六百餘人,瘥者十分有一,莫不——親自撫養,所以深細諳委之……”⑥《千金要方》一書中“惡疾大風”卷的內容以文字的形式出現在了天幕上。
夏無且不顧始皇帝在側,往前麵疾步走了一段,隻恨不得離仙畫再近一點,將孫思邈治病的手段看得更清楚一些。
"治愈的人十分有一!"他激動的轉向贏政,甚至忘了禮儀, "假若為真,這已經堪稱神跡!"王翦在旁皺眉: “十個裡麵隻能治愈一個,這並不算高吧?”
夏無且苦笑: "將軍,你可知現在的染癘之人,隻能在遷癘所中等死?或土埋,或水滅。從遷癘所成立以來,進去的不知凡幾,即使十個裡麵隻能治愈一個,也是很了不得的事情了。"
扶蘇點頭: "的確,他們每一個都是我大秦子民。"
李
斯忽然道:“可是,咱們的醫工,可能像這孫思邈一般,做到和病患同吃住?”他這話一說出來,所有人都沉默了,包括夏無且。嬴政看了看眾人,淡淡道: "之後再議。說不定仙畫對於癘病,也有不同的見解。"
唐朝。
孫思邈歎息,原來如此!他現在還沒有專門針對染癘之人來做研究。
但未來自己的這個做法倒是可以參考,而且這次去長安,說不定他還能爭取到更多的人力物力支持!
孫思邈打包行李的動作又快上了幾分。
哪裡像個七八十歲的老人?
【雖然隻有十分之一被治愈,但是在當時已經稱得上是奇跡!甚至在之後的朝代,也沒能再複製這樣的奇跡。】
【一直到了現代,麻風病的治療才有了飛速進展。】
【1875年,挪威醫生漢森發現了麻風病是由“麻風杆菌”引起的,而1938年,醫學界發現麻風杆菌是由近距離的飛沫和密切接觸進行傳播,1940年,治療麻風病的藥物氨苯碸橫空出世。】
【由此,麻風病才逐漸的在人類族群之中慢慢銷聲匿跡。】
【就像是孫思邈作為曆史上第一個治愈了麻風病的醫生,同時也在呼籲要重視婦女的健康與看病權一樣,就像是曆史對他的奇妙回應,咱們國家在消滅麻風病的過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的正是一位女醫生!】
【李桓英醫生!】
【李醫生原本是世衛組織的官員和專家,在國外拿著高薪,但是六十年代的時候,她毅然決定要回國發展,報效祖國。】
【之後她一直從事傳染病的防治工作,然後第一次接觸到了麻風病。】年輕的李桓英隨著傳染病研究所的同事一起去鄉下查看情況。
到一處村子前,同事將自己全身上下裹得緊緊的,隻露出了兩隻眼睛。她提醒李桓英: "這村裡麵可全都是麻風病患者,你要做好防護措施,千萬不要接近他們。"
李桓英啼笑皆非,隻戴了口罩: “麻風杆菌也沒那麼可怕,它的傳染性其實不算強,隻要做到戴好口罩勤洗手,進出換衣服,完全是可以防護的。”⑦
但同事不信,去到了麻風村裡麵之後離病人遠遠的,連發藥都是拿小木棍撥了過去。
戴好口罩勤洗手!
孫思邈的弟子嘀咕道:"原來這東西叫做口罩。"
之前仙畫中後世的醫生出現的時候就閃過了幾個戴口罩的畫麵,他現在才懂是什麼意思。孫思邈讚歎: "飛沫……掩住口鼻,的確有效。"
飛沫不難理解,偶爾遇到幾個情緒激動之人,那唾液沫子都能直接飛到臉上。有了這東西,倒是省掉很多諸如此類的煩惱。
原來那“麻風杆菌”是通過這個傳播。
他也得找村中的繡娘做一批出來才行。
他心中一動,同樣是病菌,不知道之前的鼠疫和天花,口罩是不是也能發揮作用?
而秦朝,被李斯問住了的夏無且鬆了一口氣,覺得仙畫簡直就是自己的救星。
"若是能有適當的防護,我相信醫工們還是願意的。"他認真的回李斯。
大不了,也學另外一位醫生,將自己全身上下都包起來嘛。
【在麻風病的特效藥問世後,李醫生為咱們國家爭取到了世衛組織的免費試點資格,可以率先拿到藥物。她帶著這些藥物,親自去了麻風病最嚴重的西雙版納,在那裡和病人同吃同住,一住就是幾個月。】
年老的李醫生接受記者的訪問,提及到這一段往事,不由得笑了起來:
"你就是個醫生,下去你不要表現出你很特殊,很高貴的樣子,你高貴你在家裡自己高貴去。"⑨
原本是留洋歸來,世衛官員,但此刻的她看上去卻十分接地氣。
【在李桓英醫生的努力下,經過長達10年的跟蹤監測,咱們國內這些使用聯合用藥後的患者,複
發率僅為0.03%,遠遠低於世衛組織規定的1%的標準。】
【1994年,基於她的這份數據,世界衛生組織開始在全世界推廣這個治療方案。】
夏無且和孫思邈在不同的時空,同一時間歎了口氣。身邊人都知道他們為何歎氣。
後世的治療方法如此有效,但是他們卻根本學不了,沒法學!
仙畫中閃過的那個藥物,根本不是草藥,而是誕生於那些奇怪的透明的瓶瓶罐罐裡。他們就算是想要抄也抄不來!
因為根本看不
懂是如何操作的。
漢武帝劉徹在聽了被召來的太醫解釋後,也才明白過來。
他忽然想起之前後世女子感慨的那句"一步錯,步步錯”還有她之前也曾經說過的“現代科學裡麵,一環套一環,所有的學科都是有著緊密聯係的”。
劉徹之前不以為意,現在才真正的若有所思。
就算是他隻想要製出火藥來對付匈奴,隻想要達到後世的畝產,但如果沒有其他方麵的幫助,或許也無法成功。
劉徹一時之間覺得,這事情實在太麻煩,不如躺平。
當仙畫不存在,繼續順著曆史的路子走,將匈奴趕出中原,繼續當自己武功卓著的漢武帝不好嗎?省得一會兒操心這個,一會兒操心那個。
當然,人頭稅還是彆加了,容易被天下人罵。
罵一罵還好,現在他們是真敢造反。
但這個念頭剛在心裡露頭,就被劉徹自個兒給摁下去了。他一直覺得,為什麼自己父親的朝代,祖父的朝代沒有仙畫?偏偏就選中了他?
肯定是因為他是特彆的啊!
他是被上天選中的,上天正是讓他好好的看看仙畫,然後當個“千古一帝”,這是上天賦予他的使命!
他不折騰個幾回能對得起自己對得起上天?
劉豬豬心裡跑題已經跑到八百裡外了..
【孫思邈和李桓英,隔著遙遠的時空,卻都做到了“大醫精誠”,縱然人類的天空經常被疫病、戰爭的黑暗所遮蔽,但人性的光芒永遠如群星一般照耀著夜空。】
天幕上。
仙風道骨的孫思邈在左上角,仔細的觀看染癘病患的情況。
而右下角,戴著口罩的李桓英正在西雙版納的村民裡親切的詢問著他們的病情。路小柒用了特效將兩個人的畫麵融合在一起。倒真是有些“穿越千年,遙相呼應”的意思。
“慚愧!慚愧!"有不少大夫搖頭道,一臉愧色, “和他們比起來,我實在是不配這個‘醫’字。"
或許之前學醫隻是為了能有一口飯吃,但心中未嘗沒有閃過要濟世救人的想法。隻是世事蹉跎,難免會迷花了眼,看不到初心。
仙畫的這一番操作,倒是將一些大夫眼中的迷障吹走,喚起了幾分
初學醫之時的熱忱。有人在為病患出診的時候更加用心;有人不再拒絕貧家的延邀;有人設置了每月一日的義診;
也有人偷偷的將自家藥鋪的價格往下調了調。這些都是後續的意外之喜,不足——道來。
【除了這些光環之外,孫思邈身上還有一個曆史謎團,那就是他到底活了多少歲?】天幕前的觀眾,無論是百姓還是達官貴人,迅速的抬起頭來。
這個事情,大家都很感興趣!
孫思邈的弟子忽然問他: "師父,您今年到底多少歲了?"
他拜師的時候,師父就是這副須發皆白的樣子,這麼些年過去了,還是這副樣子。孫思邈一笑,詼諧的眨了眨眼睛: "你猜?"弟子:....
【曆史上有四五種說法,最長的是142歲,最短的是101歲,反正沒有低於100歲的。他的出生之年不確定,但是卒年是有記錄的,死於唐高宗永淳元年。】⑧
【生生的熬走了李世民,還差點就熬走了他兒子。】【現在史學界比較傾向於孫思邈隻活了101歲。】
…
贏政很想再把自己麵前的那張案幾給掀了。
忍不住在心裡咆哮:什麼叫做隻!
活了101歲還是“隻”!
這讓一路虔誠,求仙問藥,最後還早死的他情何以堪?!
和他有同樣心思的還有劉徹,差點要不顧帝王的威儀對仙畫翻個白眼。隻有李世民,憂愁的看著李治。
兒啊!你怎麼也沒活久一點時間啊!長孫後更是要掉下淚來。
倒是李治,安慰父母道: "父皇,母後,是孫道長實在是太能活了!"
誰也不知道孫道長到底是活了多少歲,萬一真是活了一百三,一百四,那也就是說他還能有幾十年可以活,現在沒什麼可擔心的。
他擔心的,反倒是李世民和長孫後的身體啊!太極宮中的一家人,都陷入到沉默與憂愁之中。
【大家都很好奇他的長壽秘訣,難道真的和煉丹有關係?】
【當然沒關係,但是!和他的醫術肯定是有關係的。現在經常有一些對百歲老人進行的官方研究,得出的結論就是,長壽與否,和醫療條件的改善也有很大的關係。
這方麵的原因占到了8%。】
【越是發達地區醫療條件越好,壽命自然也會更長。比如日本、瑞士、香港,他們的平均年齡可以達到八十多歲。】
路小柒放出來一張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的壽命排行表格。
前十名,基本都是等發達國家與地區。
醫療落後的發展中國家和第三世界的國家無一上榜!
【就好像咱們建國初期,平均壽命是35歲,而現在的人均預期壽命已經達到了78.2歲!】【這和醫療水平的上升,經濟發達對醫療的投入增大肯定是有關係的。】
【所以大家看到之前咱們的那些名醫們,雖然不是個個都活到了百歲,但是在古代來說也都算是長壽。】
天幕上,後世女子的語調是輕描淡寫的,似乎平均年齡八十多歲並不是什麼太了不得的事情。但古人們卻受到了大刺激!
每個人都隻能活到八十歲是什麼概念?!——如果路小柒能聽到他們的討論,肯定會激動的解釋,平均預期年齡並不是指每個人真的都能活到八十歲啊!
大誤!
但在平均年齡可能隻有三十歲左右的古代,八十歲真的屬於要仰望的程度。“八十啊!”嬴政酸溜溜的道。
他要是能活到八十,何必去尋仙問藥呢?
即使是宋朝,在趙匡胤的年代,醫療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八十歲的老者都是非常少見的。
他對身邊近臣說道:“昔日,唐高宗曾大赦天下老人,百歲以上者扳授下州刺史,九十以上者板授上州司馬,八十以上板授縣令。這要是按照後世之人的年齡來,恐怕這縣令要滿天下了!"
雖然是笑著說的,但酸氣四溢。
"陛下,還是要大力的發展醫療才行啊!"近臣上諫道。
這長壽可是關乎到所有人的福祉。這樣的上疏絕對不會有什麼人會堅決反對。趙匡胤重重點頭: "愛卿說得對!"他現在可惜命得很。
【而另外幾個因素,遺傳基因占15%、社會因素占10%、氣候條件占7%,剩下的百分之六十就是吃得好不好,心態好不好之類的因素了,就像是想得開樂觀的總是比悲觀主義者要活得久。】
【這裡不多說。】
/>雖然所有人都在心裡暗自咆哮,甚至有的人還急得喊了出來:"你再多說一點啊!"但是仙畫顯然不以他們的意誌為轉移——【總之,希望up主的觀眾們都像孫思邈孫藥王一樣,長命百歲!】
【好了,我們的視頻暫時就到這裡,一個禮拜後,再來揭曉《華夏古代十大名醫榜》的剩下四位,順便聊一聊現代醫學,下次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