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後續(醫學卷結束)(2 / 2)

想都彆想。

軍中雖有幾位軍醫,但這樣的傷是看不了的。也不會為一位普通的士兵看。但現在不同了。

跟著他一起來華佗醫帳的同僚們甚至都有些羨慕,想著自己以後要是遇到了意外能不能有這樣的運氣。

邊想著,邊配合華佗的助手兼學生將傷者固定好長腿板夾。

華佗檢查了一下,這板夾是自己根據仙畫中看到的那位利斯頓醫生的發明,找了軍營中的工匠做的,現在看來做得還行——雖然有些細節沒法實現,但是夠用。

他看了看四周的環境,在心中歎口氣。

“無菌”的概念他還沒搞懂,石碳酸也找不到,隻能用燒過的水來清洗。想來這環境在後世肯定過不了關,但已經是現在可以做到的最好了。

截肢手術他不是第一次做,但這次有點不同。

讓傷者喝下了麻沸散,然後又用金針紮了他傷口附近的幾個穴位,讓他能夠減輕疼痛之後,再給他的嘴巴裡塞了布團,讓

兩個士兵按住他,確保一切都沒事之後,華佗對自己的助手道: “開始吧。

伴隨著鮮血的湧出,傷者悶在喉嚨裡的嚎叫,華佗順利的給這位士兵做完了這場截肢手術。小腿被截了下來,士兵昏死過去了,但是還有呼吸,血也止住了。

“接下來就要看他什麼時候醒了。”

華佗在心中複盤了一下這次的手術——長腿板夾很有用,可以很好的固定傷者的腿;動作快速的確是可以減輕傷者的疼痛,他覺得自己開始有點理解那位“血腥利斯頓”了;勤洗手的效果暫時沒有顯現,要看後續。

金針和麻沸散能起到一些作用,但在劇痛麵前表現得還是不儘如人意,如果有那麻醉用的乙/醚和那些精巧的刀具就好了。

而且,熟悉膝蓋處的骨骼和肌肉構造,的確有助於下刀。

華佗將眼神移向傷者被截下來的小腿,看著十分可怖,但他懷著巨大的熱情,打算待會兒就解剖了它,從熟悉小腿構造開始。

華佗在曹軍軍營裡做著自己的截肢手術的時候,張仲景正在嶺南興建自己的醫院。

也不能說是醫院,他原本就收容了一些附近鄉鎮的病患,如今隻不過是打算仿照後世,讓整個病區看上去更合理了一些。

如今他名聲遠播,遠近不同的勢力都來相請,包括東吳和蜀漢等等,但張仲景都——的婉拒了。

他覺得嶺南就挺好。

不過現在大家都知道交好一位醫生的好處,即使張仲景拒絕了,也都饋贈了大量的錢物,這些張仲景倒是沒有拒絕。他要興建醫院的確是要需要用到錢。

他還計劃招一批附近的仆婦,沒有護士,就自己培養護士吧。

現在這個醫院已經多了許多的竹舍房間,病人住的也不再是大通鋪,而是按照後世醫院那樣三四人一間房,另外打了更多的水井,以供清洗之用,嚴格要求病人和醫護洗手。

"多撒一點。"他交代徒弟們。

徒弟們正在往竹舍四周和房間的角落裡撒一種白色的粉末,叫做堊灰。嶺南這邊蛇蟲多,當地人就用堊灰來防蟲。張仲景發現後心中一動,覺得可以用在醫院裡,既然能殺蟲,說不定也能殺菌。

隻能說他歪打正著,堊灰就是石灰,的確有殺菌的作用。

br />總之,在滿是戰爭到處都不太平的這個亂世裡,嶺南的這一處醫院,倒是成為了避世的好地方,後來引得了世間不少良醫甚至是名士前往。

此乃後話。

… …

唐朝。

孫思邈如今已經成為了將作監的常客。

他發現自己之前沒有意識到工匠竟然如此有趣實乃一大失誤,每次和這些工匠們聊一聊,他都會冒出許多新的靈感。

而如今的將作少監閻立本,實在是位妙人。

閻立本拉著孫思邈讓他看自己畫的大明宮的一處新宮殿的建築效果圖:“這是我融合了仙畫中出現的歐洲宮殿,還有現代樓宇的一些特色,設計出來的禦苑。孫道長看看如何?"

孫思邈一看,既有著華夏特有的典雅又有著歐洲宮殿的一些石頭元素和紋樣,倒是頗為特彆,不由得誇讚不已。

就在兩人賞畫點評的時候,工匠來請: "少監,孫道長,之前說的蒸餾器具已經做好了。"

孫思邈趕過去一看,嘖嘖稱讚: “果然是能工巧匠!”

這是他在仙畫中看到的那位叫什麼名字的德國化學家用硫酸和乙醇蒸餾得到乙/醚時看到的器具,他聽仙畫說是“蒸餾”,於是就直接取名叫了蒸餾器。

孫思邈對這個比較上心,來到將作監一看,發現他們果然有圖紙,就提出來能不能先做這個東西。

“我們還做了不同材料的,”工匠指著眼前的幾套器具, "這個的容器是木製的,但是銜接的地方用了琉璃……"

還有用銅製的,以及鐵和陶製的。

孫思邈大喜過望: "多謝諸位。"

"這個是做什麼用的?"閻立本好奇的問。

將作監裡仿照仙畫的這些東西,其實很多他都不知道具體的用途,但想著先做了再說,說不定後續仙畫會再提起呢。反正他們將作監彆的不多,就是工匠和材料多。

“具體的老道現在也說不上來。”孫思邈道, "隻是隱隱有個猜想,或許要等老道驗證過幾次後才能說給少監聽。"

“無妨,無妨。道長有什麼要求儘管提。”閻立本笑嗬嗬的讓人將這些東西送到孫

思邈的府上去。

孫思邈已經不住彆院了,李世民在長安城中賜了一個院子給他,他這次沒有推辭。畢竟接下來要在長安城中長駐,的確是要有個落腳點。

走的時候閻立本向孫思邈打聽太醫署的醫學院這次招生的事情, "實不相瞞,我家中侄女,自從看了仙畫之後一直在家中吵鬨要去當醫生。"

家人一開始肯定也是反對的,但是冷靜下來之後卻覺得現在小娘子去學醫未必就不好。倒不是一定要讓她去出診行醫,最起碼學點醫學知識以後自己也用得上。而且這一次據說可是孫思邈孫道長親自教導!

孫思邈自然知道他的用意,嗬嗬笑道:"少監自可去太醫署為令侄女報名,現在名額還未滿,但之後可就難說了。"

“多謝孫道長!”閻立本拱手行禮道。

孫思邈和他道彆,去了太醫署。

太醫正正在醫署中抱怨: “那國公家的小娘子也來湊什麼熱鬨,就算是她學了醫,會真的去出診嗎?做夢吧!"

孫思邈一問,這才發現自己一段時間沒來,醫學院的女醫班竟然已經成為了長安城中的香餑餑,幾家勳貴和武將們都把家中的小娘子送了來,引起了一時潮流。

他和太醫正相視苦笑。

這些貴族小娘子們,即使學成大概率也不會真的去當醫生的,但又不好拒絕,而且人家也真的起到了帶頭的作用。但是若女醫班招來的全是她們這樣的,那等於是白費!

太醫正愁得連胡子都揪下來幾根。

“再開一個班吧。”孫思邈略一思索道, "這個班隻招收民間的平民小娘子,而且必須簽一個契約,學成後要在朝廷的醫院內坐診滿多少年才可以。"

他知道陛下正在醞釀開設官方醫院。太醫正一愣,拍手道: “這個主意好!”

既然這樣,就分開來授課。貴族小娘子們傳授一點養生類的、孕產類的知識就好,而另外的班級卻是要更為嚴格的對待的。

當然了,後麵有一兩個真心是要來學醫的貴族小娘子來鬨,他們也隻能將人調去了另一個班級,

這些後事就暫且不提了。

有了這個新增加的規定,皆大歡喜。

孫英娘高興極了,她一

路跑回了家。

剛到坊內,就看到挺著肚子的隔壁鄰居家的李娘子,正慢慢的在踱步。

自從仙畫說了孕婦也要適量的運動後,原本可以躺一整天不下床的李娘子就也會每天在這坊內走上一圈,就怕自己難產。

孫英娘和她打了個招呼後就興奮的衝進家裡。“我通過了!上麵有我的名字!”

她成功的通過了太醫署的考核,成為了女醫班的一員。

“哎呀,這可太好了!”

孫家一片歡騰,就連晚膳都豐盛了不少,特意做了水盆羊肉來慶祝。

“不過,我們學成之後是需要去朝廷的醫院坐診滿五年才可以,要簽契約的。”她看向孫大夫,"所以阿耶,咱家的醫館還是你先照看著點吧,可彆在我坐診約滿前就倒閉了。"

孫大夫在她頭上敲了一記: “胡說些啥呢!你阿耶我接手這個醫館十幾年,好得很!”他看向神采飛揚的女兒,心中默默的點頭。

讓她學醫這一步看來是走對了。說不定,在朝廷醫院乾活,還比她回來接手自家這小醫館要好

呢!

另外一邊。

孫思邈看著好晚才從大理寺回來的徒弟,好奇的問: “今日如何?”

陛下讓大理寺和太醫院合作,在大理寺中設了專門的解剖室,將死刑犯剛被執行後的新鮮屍體交於件作和太醫院做解剖之用。

孫思邈讓自己的徒弟去觀摩了。

第一天回來的時候,神思不屬,用晚膳的時候嘩啦嘩啦的吐了一地。

第二天回來的時候,臉色蒼白,雖然不吐了但是依然不怎麼吃得下飯。

孫思邈倒沒有強求,覺得若是實在適應不了就不去了,外科醫生當不了但當個現如今常見的醫生還是可以的。結果徒弟的倔性子上來了,死活要去。

如今已經是半個月了。

看著倒是好了不少,至少可以正常的吃飯了。

徒弟臉上帶著點笑意: "今天我主刀了一次,感覺還行。"他開始吧啦吧啦的向孫思邈描述今天的見聞,感歎人體構造的神妙之處。孫思邈時而擰眉,時而

微笑。

>

宋朝。

王小娘子正在豬皮上練習縫針技術。

她會一些粗淺的繡花技術,但是從來沒有試過在這麼厚重的帶著膠質的皮膚上練習縫針,縫得歪七扭八,十分不好看。

但她已經算是一眾人裡麵縫得不錯的了,旁邊的表兄表弟們縫得更差。

"你的那麼醜!"

"你的縫得才醜!"

"哎,我一堂堂男兒,為什麼要學習繡花啊!""咳咳咳!"同伴瘋狂的示意他。

他轉身一回頭,發現自己的祖母正嚴厲的盯著這裡,立刻噤聲,認真的縫起來。王小娘子抿嘴一笑。

"繼續練,再多練!"張娘子來到他們背後,背著手查看。

這段時間她在自己的病患身上嘗試了一下從仙畫中學到的新技術,在割完疥瘡之後,用針線縫合了一下他們的傷口,結果發現傷口的愈合速度的確是變快了,而且恢複得也更好了。

張娘子立刻就讓自己的學生們學起了繡花,但不是在布料上麵,而是去買了很多的豬蹄和豬皮回來。

這縫合傷口的技術一定要學會!

這樣說不定後續還可以嘗試著治療一下除了疥瘡之外的外傷之類。

張娘子想起自己年輕的時候出入宮廷,在後妃之間周旋,為她們調配各種美容品,費勁了心思。又看看現在,雖然是和這些臟汙之物為伍,但不知道為什麼,心境反而要更平和了。

或許就像是仙畫中所說的,成就感。而在另外一個平行時空中的宋朝。

宋慈在自己的提點府衙中,正麵對著剛從刑場送過來的屍體,手裡拿著自己慣用的解剖刀,神情肅穆。

他的旁邊,是幾個仵作和兩個記錄繪畫的筆吏。

"好了,開始吧。"宋慈淡淡道,在眼前的屍首胸膛上劃下了第一刀。

明朝。

西晉。

在仙畫投放過的許許多多的朝代,不同的醫生做出了自己不同的選擇。有人選擇固守傳統,也有人選擇擁抱變化。

但不管選擇如何,時代的浪潮已經在悄悄的靠近,一浪接一浪。有人會在這樣的浪中被淹

死,有人會順著浪尖走到自己原本無法想象的位置。

而接下來的浪馬上又要來了——

就在所有人都嘀咕,仙畫這次怎麼沒有預告日期,怎麼還沒來的時候。在一個月朗星稀的夜晚,天幕沒有征兆的又一下子亮了。

熟悉的聲音讓所有人都感到親切而驚喜。

"仙畫又要開始了!"

“路小柒出來了!”

【大家好呀,我是你們的UP主路小柒,今天我們來聊一下和之前農學以及醫學都相關度非常大的一個學科,那就是生物!】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