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生物學,農學和醫學的地基(二)(2 / 2)

r />【提到細胞,我們又要開始提到顯微鏡。正是因為顯微鏡的麵世,才讓生物學進入到了微觀時

代。】

【之前我們說過,荷蘭的一個眼鏡商人詹森在1590年發明了顯微鏡。他和他的兄弟把放大鏡鑲嵌在了一個長的細管子裡,就成為了最簡易版本的單式顯微鏡。不過那時候的放大倍數不高,也就6-10倍,最多也就是可以把跳蚤和其他的小昆蟲放大,所以也被稱為跳蚤鏡。】

詹森將一個凹鏡和一個凸鏡小心翼翼的放在黃銅打造的長筒中。

這長筒看上去倒像是單筒的望遠鏡。

“來,我試試。”詹森的父親摘了一朵花放在這單筒鏡下麵,繼而驚訝的抬起頭, “哦,上帝!你成功了。"

詹森笑了起來,不滿意的打量了這個單筒鏡: “但它還太素了一點點,要賣給那些貴族,得加上一些精致的雕花和珠寶才可以。"

將作監的工匠皺起眉,他們見過後世的顯微鏡,因此也是將磨好的琉璃鏡鑲嵌在了長筒內。的確有放大效果,但是大概也就在幾倍的範圍內。

“你看他們用兩個鏡片,一個是中間薄,邊緣厚,一個是中間厚,邊緣薄。”有人眼尖的發現了不同,

“那我們下次試試再多做組合。”有工匠道,隨即皺起眉, “若是能知道那種無色透明的琉璃是怎麼燒出來的就好了。"

現在他們用的琉璃都是從西域胡商那裡買來的,西域的琉璃透明度更高,聽說再往西邊走,應該就是仙畫所說的歐洲了,那裡出產的琉璃還要更好。

"少監已經讓胡商去搜羅了,也讓工匠去試驗了,或許過段時間就有。"“哎,希望如此吧。”

而一些豪富和權貴們舒服的倚靠在榻椅上,笑道: "然也。這鏡筒要是做得更好看一點,我等是很願意購買的。"

誰不愛稀奇事務呢?拿著它看看花看看草不好嗎?

也有因為苦讀而感到眼睛模糊,要湊近書本才能看清楚上麵文字的士人們怦然心動: “這東西好,如果出了我肯定買!不過,要是能不用手拿著就更好了。"

手要用來翻書嘛。

【雖然這時候的顯微鏡還觀察不到什麼特彆的東西,但也是一個新鮮的玩意兒,

在上流社會很流行。磨製鏡片,製造儀器在當時都是很時髦的事情。很多科學家也樂於用顯微鏡去觀察一些細節。比如提出了自由落體定律的伽利略,他自己做的顯微鏡,據說可以放大30倍,第一次觀察到了蒼蠅的複眼。】

一隻蒼蠅被放在了現代的高倍顯微鏡下。

鏡頭不斷的放大。

它的一雙眼睛的微小構造呈現在天幕上,纖毫畢現。它們在鏡頭下顯現出金屬的光澤和均勻整齊排列的幾千個小眼,猶如精密的科技造物。

……

天幕下響起了一片吸氣聲。

“老天爺!” “我滴個乖乖!”蒼蠅的眼睛居然長這個樣子?!

小孩子們紛紛將嘴巴張成圓形,這也太有趣了!

【還有英國皇家學會的羅伯特·胡克。對,是胡克,不是虎克,製造了雙鏡片的顯微鏡,還出版了一部《顯微圖譜》。】

【這本書裡麵記錄了他觀察到的一些細節和一些小東西,就好像,跳蚤,還有虱子。】一位穿著優雅裙裝的貴族小姐正在翻看《顯微圖譜》。

她翻到了跳蚤和虱子的那一章,書都掉到了上,她輕拍胸脯,發出了驚人的尖叫聲: “天啦,跳蚤居然長得如此醜陋!"

現在網上還能找到《顯微圖譜》裡關於跳蚤和虱子的插圖。

胡克的畫也畫得不錯,很生動,可以清晰的看到跳蚤和虱子的節肢,甚至是腿部上的毛刺。路小柒索性又放了跳蚤和虱子的實際放大照片。這下就看得更清晰了。

原本蒼蠅的複眼出現時的吸氣聲直接變成了尖叫聲。

尤其是女人們。

因為這跳蚤和虱子放大後,看上去實在是太惡心了點!而這兩樣東西又非常的常見,在頭發裡,在稻草裡,誰家尤其是農家沒幾隻跳蚤呢?

有剛出嫁的新媳婦緊緊抓著自己夫君的胳膊,顫抖著說: “待會兒燒點水,我要再洗個澡。”想想這些可怕的蟲子有可能在自己的身上爬過,汗毛都要立起來了。

也有主婦暗自決定,要把家裡的物件都好好的洗一洗再曬一曬,即使再忙再累再費柴禾也要——仙畫無意之中竟然改善了古代的個人衛生習慣!

隻有博物學家和有好奇心的士人以及大夫們在觀察跳蚤和虱子的形態。原來它們竟然像

昆蟲一樣是有口器的。

所以才能咬人。

更有聰明的,立刻反應過來,在鼠疫中,或許就是攜帶了病菌的跳蚤用口器將這些臟東西注入了人體內。

所以真的要滅鼠滅跳蚤!

【這本書裡還第一次記錄了“真菌”的發現。】

正在專心研究的羅伯特·胡克伸手摸向一本書,入手的手感有些奇怪。他抬頭後才發現可能是因為天氣潮濕,皮革的書封皮上起了一層白色泛綠的毛。

胡克皺眉,想要拿手帕把這層毛擦掉,但鬼使神差的他卻停住了動作,然後似乎是想到了什麼,他飛速將自己製作的顯微鏡拿出來,然後小心翼翼的用鑷子從書皮上夾了一些毛絮放在鏡子下麵。

他看到了一副神奇的場景——這些毛絮在顯微鏡下長長細細,有的頂端頂著一個圓球,有的卻似乎頂著盛開後又殘破的花朵。

胡克被這個場景吸引住了,趕緊拿素描本畫下來,然後在草稿上寫道: “通過這次的觀察,我認為植物和動物腐爛後或許就會產生這種低級的、不複雜的生物。"

趙過重複這句話: “植物腐爛後就會產生……”他主動忽略了句子裡的“動物”。

孫小羊忽然想起來,興奮的道: “我在爛掉的豆稈上看到過這種。”

毛茸茸的,像是春天時候的柳絮,一團一團,灰白中泛著綠或者是藍。這就是真菌嗎?趙過點點頭,臉色有些凝重: “我也看到過。”

但不是在已經死去的植物上。

有的農作物,本來長得好好的,但忽然之間葉片上或者根莖上就會長出這樣的一團,然後它們就會慢慢的死去。

所以這些就是“真菌”嗎?

為什麼真菌會出現在活著的植物上,是它們導致了植物的死亡?

孫小羊好奇的問: “都尉,之前說生物是活著的物體,那這些真菌為何也被稱為‘生物’?它們也是活著的?"

話音未落,卻看到身邊的趙過陡然站了起來: “對!因為是活著的,所以它們在‘吞噬’!”它們吃掉了那些農作物,或是吃掉了一部分!

趙過終於搞懂了這個問題,高興得手舞足蹈,但轉瞬卻又變得垂頭喪氣起來。發現了也沒用?他現在還想不出

來要如何殺死這種真菌。

【《顯微圖譜》上還第一次出現了細胞這個詞。】

【這個生物學上麵最重要的名詞之一。】

【胡克觀察了一塊從軟木上截下來的薄薄的截片。】

天幕上,他將木片放在顯微鏡下。

一個形似蜂巢的,一小格一小格緊密挨在一起的世界出現在了他的眼前。胡克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又重複的鋸了好幾片下來,不管是什麼木頭,依然是這樣。

"細胞是木頭上有的東西?"張仲景的學生迷迷糊糊的問。

張仲景想了想,搖頭道: "應該不是,不然仙畫不會用‘最重要的’來形容它。"他停頓了一下,提出一個猜想: “或許它在生物裡,無處不在。”就好像氣一樣。

【胡克將自己觀察到的這些結構命名為“細胞”,當然,人家用的是英文,Cell。不過,後來細胞學成熟之後,大家才知道這些小房間一樣的結構體並不是生物細胞,而是細胞死了之後留下的細胞壁。】

【這是“細胞”的第一次麵世。但是,這還不夠,胡克的顯微鏡倍數還是不夠,對細胞的觀察隻能到這裡為止。因此,在《顯微圖譜》裡,胡克還對製造更高倍數的顯微鏡提出來了一些構想。】

胡克對友人說: “我有一種設想,如果製造出更高倍數的顯微鏡,或許我們可以發現一個新的世界。”

他將一根細細的玻璃棒放在火焰上麵,玻璃棒在火焰的灼燒下慢慢的融化,最終末端被熔成了一個小小的玻璃球體。

胡克將玻璃棒好好的放起來,等到它冷卻之後再把它掰下來,於是它就成為了一個帶著小柄的玻璃球。

當然,這個玻璃球並不是標準的圓珠,而是有點像是小扁豆一樣的形狀。

胡克將小柄磨掉,再將這顆小扁豆一樣的玻璃球鑲嵌起來,成為了一個新的顯微鏡。"怎麼樣?"友人問。

胡克有些沮喪的抬起頭: “比之前的倍數高一些,但高得不多。”

【可惜,胡克用這個方案並沒有得到自己想象中的高倍數顯微鏡,大概停留在30倍左右,而同時期的有一個名字讀音和他很像的荷蘭人,一個和科學毫無關係

但是和胡克卻有點關係的布料商人卻做到了這件事情,他做出來的顯微鏡,最大可以放大到266倍!簡直是階梯式的飛躍。】

【這也就是現在大家熟悉的列文虎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