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個年代,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件事!】
王貞儀寫了《地圓論》之後,有很多士子十分不服,前來與之論道。
有士子問道: “假如地真的如同你所說是圓的,那為什麼我們放眼望過去卻不能發現拱弧,而是一眼平川?"
王貞儀回答道: “那自然是因為地體太過巨大。即使我們能瞭望到百裡之外,也不能看清楚地球是圓的。這也正是我們的目光所局限的地方。"
有士子冷笑一聲:"如果地球是圓的,那為何我們站在其上的人並不是傾斜的?如果地球是圓的,那站在我們腳下那一麵的人,為什麼不會摔倒?"
王貞儀不假思索的道: “對於這個宇宙空間來說,任何地方的人頭頂上都是天,腳下都是地。就像是我們腳下那一麵的人,或許也覺得我們在他們的腳下那一麵也會摔倒,但我們摔倒了沒?沒有。自然,他們也不會摔倒。"
士子們的刁鑽提問都被王貞儀——的駁回了。
最後有人甚至憤而摔袖離場: "伶牙俐齒,果然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不錯,婦人女子,當以操持家中酒食縫紉為重,而不應該操管握牘,吟弄文史翰墨!"
/>
而這些辯駁不過就氣急敗壞的士子,遠遠稱不上英雄。
·… …
"的確是這樣啊,每個人頭上都是天,腳下都是地。憑什麼你是正的,我就要是歪的?我還覺得你是歪的,我是正的呢。"
天幕下的百姓們也探討起了這個問題。有人卻不能苟同:“這是詭辯!”
沈括凝神思考很久:“可是地球真的是圓的,既然所有的人和事物都沒有飄起來,那……或許是有一種力量讓所有的事物都可以安然的站立在地麵上。"
他無意識的在紙張上記錄:那麼,這種力量作何解釋?
清朝。
“我記得!”王貞儀的母親含笑的看著自己的女兒,想起這一段來, “當時你可沒少被那些男人罵。"
那段時間她憂心忡忡,連覺都睡不好。
出去走親訪友,也常有人在旁邊譏諷,覺得他們養出這個女兒來實在是丟人。
要不是實在撐著一口氣,又有丈夫安慰,她都得急出病來。
現在想一想,實在是覺得揚眉吐氣。我女兒寫的詩真是好!
王母問女兒: “要不咱們家明日宴客?請些親朋好友們來家裡坐坐?”王貞儀啼笑皆非:"您喜歡就好。"
她娘為了她這些年也沒過過幾天舒心日子,若是能讓她高興高興,隨便她折騰好了。那些人的想法其實也不在她的關心範圍之內。
王貞儀看向仙畫,心裡浮現出一個念頭:到底是為什麼,地球是圓的,但是人卻不會跌倒或是浮在空中呢?
她自己的回答是用了邏輯上和空間上的概念,但客觀上的原因,王貞儀覺得肯定另有玄妙,而且在後世這應該不再是一個高深的問題。
好想知道!
【當然了,渾天說也不是沒有缺陷。它本質上還在地心說的範圍,而且沒有如蓋天說的《周髀算經》一樣的權威性著作。張衡雖然後來寫了《渾儀圖注》,但更多的偏向於渾天儀的使用經驗之類。在理論指導上還差了那麼一點點。】
【或許,這也是渾天一直都沒能全力壓製蓋天的原因之一吧。】
【既然提到了儒學對天文宇宙觀的影響,那就順便說一嘴在西方神學對天文的影響
。】
【《聖經》認為地球就是宇宙的中心,因此教會將其視為神之言,不容悖逆。】
【1327年,意大利的天文學家切科·達斯科裡被燒死,因為他試圖論證地球是個球形,並且想通過查看星象來判定基督的誕生。】
【1519年,探險家麥哲倫開始率領自己的船隊進行了環球航行。】
麥哲倫對友人道: “如果地球不是圓的,為何當船隻從遠洋返港的時候,總是先冒出桅杆,隨後才是船身?"
友人無法解釋這個現象,憋了半天隻是說: “你這個隻是猜測,完全沒有證據。”
“證據?”麥哲倫沉思了一下,隨即高興的說:“我有方法,我要安排一場環球旅行。眾所周知,現在去印度必須要往東走,那我決定往西走。"
"如果地球是圓的,那必然往西走也能達到印度。"
麥哲倫的環球船隊真的從港口出發了,他們的方向和地圖上的印度截然相反。
但麥哲倫覺得他們最終還是會到達印度的。
當船隊繞過南美洲的時候,船員們跪下來祈求上蒼的保佑,他們覺得自己的船隻即將駛向儘頭的深淵。
但是航行了一段時間後,太平洋和遙遠的大陸真的出現在了他們的麵前。
麥哲倫興奮極了,他揮舞著自己的帽子: "你們看,我們果真到達了印度!地球真的是圓的!"4
東漢。
鄧綏問張衡: “太史令又寫新書了?本宮怎麼還沒看到?”
張衡忙道: "太後,那《渾儀圖注》微臣還隻是隱隱有個想法,還未付諸於行動。等日後寫好一定送來給太後過目。"
鄧綏點頭:"本宮期待太史令的大作。"張衡謙遜的笑了笑。
他其實不善交際,也不善鑽營。若是換了個人,被太後叫到殿內一起看仙畫,少不得要多奉迎幾句,多討幾句歡心。但張衡就一直很專注的在看仙畫,求知若渴,直接無視了在一旁的鄧綏和班昭。
比如他現在就在想,自己目前思考的《渾儀圖注》好像的確是偏渾天儀的使用,或許得要改一改更好,
不對!
還寫
什麼渾儀圖注啊,當然是根據仙畫所講,直接全部推翻現在的理論啊!張衡一想到這裡,立刻興奮起來,隻覺得要做的事情還好多。
這時候,鄧綏又道:“太史令,若本宮的學宮建立後,或許太史令可以去給學子們講一講天文,說不得也教出幾位像是那王貞儀一般的能乾女子來。"
鄧綏有些遺憾。
她這輩子是不可能再成為這樣的女天文學家了,但她希望東漢也能出幾位這樣的女子。
張衡一愣,天文可從來不是學堂內要教的東西。
那麼這是?
他就算是再書呆,也能意識得到這是要重視天文學了,立刻應承下來。
"領太後旨意,微臣必將竭儘全力。"
明朝。
朱棣見朱元璋的情緒還是懨懨的,趁機挑起了新的話題:"父皇,聽聞南方的寶船已經鋪了龍骨,再過兩三年就可以下海,不若到時候讓人也去做一次這環球航行?"
正好也看看這世界到底有多大。
朱元璋精神振奮了一些: “這提議好。你手下那太監,叫鄭和的可還在?”
朱棣愣了一下,苦笑:"父皇,他現在還叫馬和,才二十二歲。"
朱元璋:……倒是沒想到這一茬。
“那就隻能另尋他人了。”
【麥哲倫的環球航海經曆證明了地球就是圓的。】
【這個時候哥白尼其實已經提出了日心說,但他在教會的壓迫下不敢發表。直到自己快死的時候,1543年,他才選擇把《天體的運行》這本書出版。】
翻開《天體的運行》,在序言裡可以看到哥白尼自己寫道: "在漫長的歲月裡,我曾經遲疑不決。"
能夠看出他當時的糾結與忐忑之心。
當他察覺到了生命正在離自己而去的時候,他覺得或許是時候了。
哥白尼用顫顫巍巍的手摸了摸自己剛收到的樣書封麵,當天晚上就與世長辭。
【在《日心說》裡麵,哥白尼認為地球和其他行星都是圍繞著地球轉的,還計算出了恒星年的時間,計算出了月球到地球的半徑,其結果都非常
精準。】
【在他之後,宣揚《日心說》的布魯諾被燒死。】
【UP主覺得如果不是麥哲倫死在了航行半路上,哥白尼熬到了人生最後一刻才出版《天體的運行》,這倆也肯定都是被燒死的命。】
【從這一點來看,當時的東西方屬於五十步笑百步,二哥也彆笑大哥。】
儒生們的臉都黑了,竟然將他們與那燒死人的勞什子教會相提並論,簡直欺人太甚!不過他們怎麼想,其他人可不管。仙畫的調侃自嘲,讓人群中響起了一些輕微的笑聲。
但天幕下觀看的百姓中不乏有聰明的,立刻有人反應了過來:“可是他們後來的天文學很先進!比我們還要先進很多……"
似乎都是從那幾百年開始的。那幾百年到底發生了些什麼?
【我們現在當然知道,月球是地球的衛星,而我們同屬於一個叫太陽係的星係。而太陽係又屬於銀河星係。】
【太陽係的九大行星都圍繞著太陽轉動。】
【哦對了,冥王星已經被無情的踢出了九大行星之列,降級成了矮行星。現在太陽係也就剩下八大行星了。】
所有人的視線都跟隨著天幕向上升。
跳出了地球,來到了宇宙之中,看到了圍繞著太陽而轉的行星們。他們看到太陽占據永恒中心的位置。
它也是太陽係裡麵最大的,體積是地球的130萬倍。
水星離得最近,其次是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木星巨大的環狀結構也給所有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影響。
在海王星的軌道外側,還漂浮著有著巨量小行星的柯伊伯帶。
有小孩子天真的問: “阿耶,這麼多星球,那是不是每一個星球上都有像我們一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