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遇事不決,量子力學(2 / 2)

而這種關於利益與道德的爭辯,不僅僅隻發生在唐朝,也不僅僅隻發生在朝堂之上。書院內、民間、各種場合...

甚至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它都是民眾所關心的大議題。

當然,這也是後話。

現在,民眾們對英國朝廷的無恥震驚了。這就是明著搶地,然後趕他們去工廠啊!

他們不知道工人具體是做什麼,待遇怎麼樣,但身為農民,土地是他們安身立命的東西。沒有土地,即使是賺錢了,心裡也會感覺不踏實。

因此,紛紛替英國的農民們唾罵起他們的政府。

"不乾人事的一群黑心鬼!"

"心可真臟啊!"

"這招高明啊,”有官僚嘖嘖稱歎一聲, "這些種地的農人,隻要餓不死,有一口飯吃,其實就不會反。"

"此計頗為惡毒,但還真有效。"

… … …

【如果說珍妮紡紗機的出現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開端,那瓦特的蒸汽機就宣布著它的高潮來臨。】

旁白響起了紀錄片《大國崛起》中的一段話——

"牛頓,他準備了一把工業革命的鑰匙,瓦特用這把鑰匙打開了工業革命的大門。"

【瓦特之前與蒸汽機的故事,我們也曾經講過。】

【這個東西的理論基礎就是牛頓力學與熱力學。】

【熱力學和牛頓力學一樣,是物理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它研究物體的熱和溫度,大名鼎鼎的能量守恒定律就是出自於這裡。】

路小柒放了一段小動畫演示能量守恒定律。

當插著電的咖啡機正在運作的時候,產生的是電能。煮好的咖啡冒著熱氣,此時是熱能。當人喝下熱咖啡之後,身體會增加熱量。這個過程中,這三個能量是可以劃等號的。

“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能量不會憑空產生,也不會憑

空消失,它隻會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另一種形式,或者是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其他物體。”③

【當然,蒸汽機那會兒還沒有能量守恒定律,物理學家們研究的東西還隻是溫度和熱量。】

【譬如物理學家約瑟夫·布萊克。】

早在1593年,伽利略就用熱脹冷縮的原理製造出了溫度計。

後來,荷蘭的一位工人用水銀代替了酒精,讓現代溫度計的雛形出現了。

人類開始認知到溫度。

十八世紀,約瑟夫·布萊克在做實驗。

他將零度的冰塊和五十度的水混合在一起,然後插入溫度計。

冰慢慢的融化,變成了水,但在這個過程中,溫度計一直顯示是零度。

他的助手大為驚奇: "為什麼一直是零度?溫度計壞了嗎?按理來說應該會得到二十五度的水才對。"

他們又做了好幾次,換了好幾支溫度計,但效果都是一樣。助手疑惑不已: "溫度不變的話?那水的熱量都跑哪兒去了?"

布萊克最後推測: "或許,它們一直還在,並沒有消失,隻是變為了潛在的一種能量。"他把這些能量稱之為“潛熱”。

後來,科學家們將潛熱的概念更加細化了,即為物體在固態、液態和氣態之間轉化的過程中,吸收或者放出的熱量。

【對了,這位約瑟夫·布萊克是瓦特的朋友,還曾經為他的蒸汽機做出過技術指導。而瓦特本人,深受《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一書影響。】

布萊克去瓦特的工坊中看他正在研發的蒸汽機。

蒸汽機的雛形就放在那兒,瓦特正蹲在地上,有點愁眉苦臉。布萊克問他怎麼了。瓦特指著蒸汽機道: "之前的蒸汽機,效率太低了,可是我也沒想好要怎麼改。"布萊克聽了他的話,也蹲下來細細的研究起來。

他這一看,還真看出點門道: “我最近做了一個實驗,感覺和這個現象有點關係,我說給你聽聽。"

布萊克將他所發現的潛熱的實驗和原理告訴瓦特。

/>

布萊克點點頭: “但具體怎麼設計機械,那就要靠你自己去想了。”

瓦特冥思苦想,最後,他設計了一個氣缸分離的冷凝器,冷卻水不再噴濺到氣缸內,這樣冷凝的水蒸氣始終是冷的,而工作的氣缸始終是熱的。

這就達到了布萊克所設想的效果:讓熱量不流失。

北宋。

沈括迅速的用樹枝在院子裡的沙地上畫下蒸汽機的結構圖,因為有點緊張,所以連手都稍微有些

顫抖。

畫出來後,他盯著這個結構圖開始發呆,陷入到了神思之中。

"蒸汽………推動……冷凝……"一邊發呆一邊嘴巴裡還要念念有詞。

他的夫人雖然之前凶悍,但看到他這個樣子卻是知道不能打擾他,開始小聲和自家貼身丫鬟說話。

"這冰塊和熱水放在一起,居然溫度還那麼低?難道不應該是溫水嗎?"這難道不是幾歲兒童都懂得的道理。

丫鬟也很茫然: “要不,夫人您明天試試?咱家裡還有冰塊呢。”

這時候,旁邊的沈括忽然開口道: "冰水和熱水放在一起,冷熱會中和,但冰塊和熱水,就不一定了。"

他決定待會兒就試一下。他的夫人看著他春光滿麵: "怎麼?你想到了?"

沈括舒坦的長舒一口氣: “還沒有,不過也有些眉目了。夫人,我和你說,之前我不是一直在琢磨那燒水的壺,原來如此…"

製作溫度計,然後再研究蒸汽機,沈括立刻就決定了接下來自己的工作。至於熱量、潛熱什麼的原理,等他把東西做出來再慢慢的研究吧。

有意思,沈括看向仙畫,心中浮現起滿足感,這些東西可實在是太有意思了。這不比寫文章什麼的好玩多了?

【蒸汽機出來之後,第一個意識到它的優勢和巨大作用的,就是紡織行業。】

【到了1807年的時候,蒸汽機被美國人富爾頓應用在了輪船上,十幾年後又出現了蒸汽火車。這個新型交通工具的應用,讓整個世界的連接變得更為快捷迅速。】

紡織工廠開始購買瓦特的蒸汽機,自動化的曲軸、連杆在蒸汽的推動下,帶動機器運轉。而蒸汽輪船

和蒸汽火車在海洋和大地上馳騁,冒出白煙。

“轟隆轟隆”的聲音,開始回蕩在天地之間。

後來,有專家評價這段曆史:

"從那時候起,工廠不再被交給無知的工作者;相反,在他們中的大多數人中,有非常有知識的人,有受到良好教育的物理學家們。”④

"為了促進有用技藝的進步,我們必須指望他們。"【應用物理學開始初具雛形。】

漢武帝劉徹站起身,眼中帶著一點癡迷之色。

看機器的眼神甚至要比他看宮中美人的眼神還要更加的專注。想象一下,這機器甚至可以征服自然,可以讓人在海洋、在天空中馳騁。

心中的豪情似乎就更加激昂了。

不過,他也很敏銳的抓住了這一段的重心: “人才!還是要有更多的人才!”

那時代的工人似乎階層也不高,但顯然,他們很多都是受過教育的,更彆提忙活著這些事的甚至還有物理學家,那絕對是飽學之士。

將這些東西交給飽學之士,才能得到發展。

這不就是和他一直所提倡的人才選拔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嗎?

想到今年就要實行的科舉製,劉徹的嘴角往上翹了翹,頗有些“一切竟在掌控之中”的嘚瑟。“董卿,大考的事可準備妥當?”他問隨侍在一旁的董仲舒。

董仲舒連忙答道: “陛下放心,一切都在按計劃進行。”他對這件事情也是很支持很上新的,君子有教無類,人才選拔一事也應如此。

而且因為有仙畫壓著,所以遭遇到的壓力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大,隻有一些完全可以忽略的小波折,以摧枯拉朽之勢開始執行。

劉徹: "好!此事關乎我大漢國運,切不可有失!"

“臣遵旨!”

劉徹心喜不已,迫不及待的想要看到他大漢的優秀人才!若是此法可行,以後人才必是源源不斷!明朝。

沿海港口的海商們看著這些船隻垂涎三尺。

"東家,這船感覺是鐵造的,”管事細細看了之後驚歎道, "原來,鐵船搭配的就是這蒸汽機。"

"還要有更多的鋼鐵才行。”海商道, &#3

4;聽聞朝廷的冶鐵坊正在研究那轉爐煉鋼法,說不定到時候咱們也能想想辦法搞來一些。"

鋼鐵加上蒸汽機,才是縱橫四海的秘訣啊。

他又想了想: “上次不是有人說要建個工匠學院來著?把他的拜帖找出來,邀他到家中一見。”

這東西,必須要投錢支持啊!說不定發展著發展著,把蒸汽機也給搞出來了呢?

【機器,逐漸的取代了人力和畜力。】【人類文明,開始進入了新時代。】

【英國,也靠著工業革命,一躍成為了世界霸主。】倫敦的上空終日不散白霧,天空開始變得灰霾。

無數的貨物從這裡的工廠產出,然後運到世界各地,為英國賺取大量的利潤。飄揚著米字旗的艦船從英國的港口出發,駛向各個殖民地。

【當然了,進入到新時代的時候,總是有一批人因為沒有跟上腳步會被拋下。】

【像是被殖民的東南亞、南美、非洲,甚至還有咱們華夏,就是反麵案例,更是其中處境淒慘的一方。】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