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遇事不決,量子力學 (六 )(2 / 2)

莫裡森回頭一看,靜電早已經消散,那些金屬導線又全部老老實實的垂了下來。

"……"他失望的歎了口氣。

【這就是最早的電報機的雛形。創意很好,但在當時的條件下,完全不實用。】【直到伏特電堆和電磁感應出來後,有人靈機一動,這倆東西都可以利用上啊!】

【靜電電量小,那就用伏特電堆來供電。】

【用字母紙條那麼繁瑣,那就利用電磁感應的原理來設計磁針指向特定的字母。就這樣,俄國的一位外交家叫希林就提出了這麼的一個設想。】

希林正在舉行一場科學講座,在這場講座裡,他透露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我意識到,如果電流可以影響到磁針的偏轉,那我們是不是可以設計出一種新的電報機?”“控製電流的強度和大小,讓磁針發生不同角度的偏轉,再用不同的角度代替不同的字母。”"這絕對會是一個精妙而跨時代的發明!"下麵坐著的人聽得津津有味。

【可惜他死得太早了,沒有實現自己的構想。】

宋朝。

原本聽到莫裡森的想法之後,沈括的眼睛都亮了。

這個主意好像挺好的啊。

不過他立刻一細想,也就察覺到了這其中的不靠譜。沈括妻子問: “為何不靠譜?”

沈括拿出梳子

來,像那位小女孩一樣演示了一番靜電: “這靜電吸附起紙條,不一會兒就消失了,但若是電流太大,紙條估計就直接被燒焦了。"

還有距離長遠的問題。

倒是希林的那一番演講給了他更大的啟發,隻是一時半會兒還想不明白,索性記下來打算等之後再慢慢想。

然後又歎了一聲: "可見歐洲從一開始,對這些東西就很重視。"

他很羨慕那邊的學術氛圍,感覺能夠吸引很多聰明人,大家都在研究一個東西,然後就可以層出不窮的出新成果。

不像是他,這幾年還好,之前的時候想找個誌同道合的人說說話都找不到。他的妻子有一個疑問: “為什麼這位希林卻這麼傻,直接將他研究出來的東西公布了?”

沈括思忖道: "之前很多科學家也發表論文或者是公開自己的實驗日誌,感覺他們獲得的是名,類似於咱們這兒的文名。"

書生們必須要揚名,名氣上來了,無論是科舉也好,交際也好都會更加順暢。這就是個圈子。

或許,那邊也有著類似的圈子。

沈括想起一事,不知道蘇軾要辦的報紙辦得如何了?他也想辦個報紙或者是雜誌,專門發布最新的一些新奇東西,和一些新的發現,新的學術理論。

就,也跟著叫“論文”罷!

他覺得,必須要給現在的對這方麵有興趣的人一個揚名的渠道。

【英國的查爾斯·惠斯通和威廉·庫克聽到了他的講座,他們看到了電報機光明的前景,義無反顧的一頭紮了進去。】

惠斯通和庫克一拍即合。

他們根據希林的理論發明出了一種五針式電報機。

磁針放在刻度盤上,刻度盤上有著字母,操作人員控製電流的強度與大小讓磁針停在相應的字母上。

可惜因為磁針偏移的角度以及計算的問題,隻能傳遞20個字母,還有6個字母無法顯示。

他們鋪設了2.4公裡的電線,舉辦了第一場實地實驗。

惠斯通在一頭,庫克在另一頭。

惠斯通用電報機向庫克那頭發出了一條訊息: “今晚倫敦有雨。”五分鐘之後,庫克就收到了這條訊息。

是,在場的人們似乎並沒有那麼激動。

他們竊竊私語:

“應該是串通好的吧?”"肯定是,不過又是一種騙人的小把戲而已。"

【大家並不相信它。不過,惠斯通和庫克沒有心灰意冷,他們還得到了一位貴族的讚助,將電線延伸到了25公裡。】

【直到有一天,倫敦發生了一樁謀殺案。】

倫敦的警察正在街上死命的追著犯人,但就差那麼一點點,嫌犯上了一輛火車。火車噴著白汽,轟隆轟隆的開走了。

警察局裡,大家都愁眉不展。

"這輛火車是去哪裡?"

"帕丁頓,還有幾個小時應該就到站了。""這下難了,等火車一到站,我們就很難再找到他的蹤跡。"

“帕丁頓……”這時候有一位警察忽然站了起來, “我記得倫敦到帕丁頓正好有一條電報線路,不如我們拍一條電報去帕丁頓,讓那邊的警察協助抓捕?"

“電報?這玩意兒有用嗎?”

"對啊,騙子吧?"

警察局長思索片刻: “死馬當成活馬醫,就這樣,去發電報吧。”

他們把嫌犯的姓名和身體相貌特征都發了過去,帕丁頓那邊的收報員立刻就報告給了當地的警察。

那名原本以為自己可以逍遙法外的嫌犯在一下車之後立刻就被聞訊而來的警察給逮捕了。這件事立刻登上了倫敦各大報紙的頭條。

《這是科學的勝利!》

《是神奇的電報抓住了殺人凶手!》電報,沉寂了幾年後一炮而紅。

【電報機得到了回報,惠斯通和庫克的投入有了結果,他們一年可以獲得幾十萬英鎊的收入。但他們的電報機具有很大的缺陷,那就是隻能指示出20個字母。】

【待到幾年後,美國人摩斯發明出了摩斯電碼,電報機的風頭才真正的一時無兩。】【電報的出現徹底的改變了人們的通訊方式。】

【在很長很長,將近幾千年的時間裡,人與人之間的聯係隻能靠馬匹、信鴿等方式。而現在,即使在幾百裡之外,隻要擁有了電線,人們就能夠通過電報迅速的聯係上。】

【大到

政治、商業、軍事,小到家庭、感情等等等等,可以說是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

軍營裡麵。

焦慮的主帥每過一段時間就要問一下自己的副官: "有消息了沒?"

他正在等待著後方糧草的消息,也不知道朝廷派出來了沒有,現在到底是到哪兒了。副官搖搖頭: "還沒有。"

主帥羨慕的看著仙畫裡的那些通訊工具,重重的歎一聲。

想要!!

天幕下。

老百姓們看電報機從剛開始的備受冷落到最後的聲名鵲起,看得十分的投入。沒辦法,這過程實在是很跌宕起伏而且很有戲劇性。尤其是那段追凶犯,看得人簡直是捏了一把冷汗,轉折很刺激。

"的確是科學的勝利!"

“我們也需要這種神奇的電報!”

“這東西真的能讓人馬上就聯係上幾百裡之外的人嗎?哎喲,我兒子在府學讀書,要有了這東西,豈不是可以馬上把信給送到他手裡?"

大家都激動了起來。

家裡有在邊疆參軍入伍的,更是淚水漣漣。“我都兩年沒有收到過兒子的信了,也不知道他是不是還活著!”

現在的一封家書,短的話要幾個月,長的話甚至一兩年,收不到更是常事。乍然一聽有信發送居然這麼快,一個個都覺得不可思議。

更是內心充滿了向往。

“老天爺,可千萬保佑這東西被發明出來。”

全天下的豪商們也都興奮起來。

有人召喚來自己天資聰穎的子侄: "這原理你可聽懂了?"

有人已經開始在腦海中盤算有哪些熟悉的工匠可以擔此大任,試試嘛,試試又不要命!甚至還有人已經開始幻想自己要是發明出了這東西,要怎麼收費?這還不得賺得盆滿缽滿。然後,大家一致認為:

"哎,如今看來,這專利律法的確是很有必要啊!"

不然,也就是賺前麵那一段時間,之後就要麵臨其他人的惡意競爭和排擠,可不敢貿然的投大錢在這裡麵。

【後來,無線電報、甚至電話的出現更是讓整個世界都處於同一時間。】先

是有線的電報,需要在各個地方鋪設線路,設立收發室。

然後變成了無線電報,電報機甚至也變小了不少,即使在海洋上也可以即時和陸地上的人取得聯係。這也讓遠洋運輸與戰爭進入到了新階段。

再然後,電話出現了,人們拿起聽筒,播出號碼,立刻可以聽到對方的聲音。最後,是大哥大、小靈通、手機。

走在大街上,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都能頻繁的看到人們從口袋裡拿出手機來聯係他們散落在世界各地的親朋好友。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這句話成真了!】

【不過,這些並不算是電磁感應原理給世界帶來的最大的變化。】【發電機的出現才真正宣告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開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