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數學,不會就是不會(四)(2 / 2)

人們激烈的討論。

BBC邀請了圖靈去做一檔節目,圖靈在節目裡麵提出了一個具體的想法: “我們可以讓計算機和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進行交流,如果有超過30%的人認為和自己說話的是人而不是計算機,那麼我們有理由認為,這台計算機擁有

了智能。"

這就是著名的圖靈測試。

【於是,在一些科幻作品中,我們經常能夠看到人工智能為了騙過人類,故意表現得低能甚至是犯一些錯誤。】

【這簡直就是科幻片的經典橋段。】

天幕上,路小柒剪輯了一係列科幻片,包括《終結者》和《黑客帝國》的橋段。

可以看到人類在機器人以及人工智能的追殺下倉皇逃命。

【可惜,因為自己的性取向,圖靈在四十多歲的時候就自殺身亡。2009年的時候,英國首相代表英國政府對圖靈送上了遲到的歉意。】

英國首相對圍著他的記者和媒體道:

“圖靈所受到的對待是駭人聽聞的,也是完全不公平的。英國對這位傑出數學家有著巨大的虧欠。"

“我代表英國政府對此表示歉意,並且為能作出這份道歉而感到自豪。”

【剛也說了,圖靈機隻是一種計算模型。】

【咱們現在在用的計算機,其雛形架構是馮·諾依曼在1945年所提出來的。但馮·諾依曼自己也認為,他的“儲存程序”的思想同樣來自於圖靈。】

【因此,圖靈被譽為“計算機之父”當之無愧。】【現在,計算機科學領域的最高獎項,圖靈獎,就是為了紀念他。】

科幻大片的場景固然好看,但也看著挺驚悚。那些追著人開槍和開戰的東西是什麼?妖魔?鬼怪?

"人工智能?"天幕下的觀眾都在儘力理解這個詞。

不得不說,漢字的魅力與奇妙之處就在於,很多聰明人乍一聽這個詞覺得有些奇怪與拗口,但是細品細想一下,卻能懵懂的知道這大概是什麼意思。

然後,想著想著就倒抽了口涼氣。

是他們想象的那樣嗎?

“你激動什麼?”沈括的妻子有些不解的問。

沈括激動之極,好不容易平複了心情,想了想之後才回答她:“這樣說吧,如果你隔著屏風和一個人對話,結果發現它都答得上來。"

沈夫人: “又不是傻子,怎麼就答不上來?”

沈括又道: "結果,撤掉屏風後你發現那是一隻狐狸。"

沈夫人睜大眼睛:“那是狐狸精吧?”

沈括大笑,撫掌道: "所以,你就可以簡單的理解為,仙畫中說的那些機器也成精了。"沈夫人這才理解這個概念,這下也覺得神奇不已。

“況且,”沈括的眼神變得深幽起來, "這東西還是人類的造物。"所以,後世之人是不是放出了一頭猛獸?

或者是,當科學發展到一定地步的時候,就一定會走到這樣的階段?

沈括隻覺得渾身像是被電流通過,每個毛孔都在戰栗——這真是讓人難以想象的一個世界啊!

帝王們和文武百官們也覺得那真是一個讓人難以想象的世界啊——怎麼會讓一國之相對著一個已死的人道歉呢?

這不是負荊請罪,也不是肉袒牽羊。

前者是個人對個人,而後者是戰敗的投降儀式。更不是罪己詔。

罪己詔是對整個天下,到了後麵,更是變得形式化,無關痛癢。但現在,卻是以國家的名義公開來承認,說朝廷虧欠了你。這份坦然的認錯態度,還是讓他們有一些些震驚的。

唐朝。

李世民對旁邊已經沉穩了不少的李治道: “雖說要維護君王顏麵,但是該認錯的時候千萬不要犯倔。"

他又看了看下麵坐著的魏征。

就像他,該認錯的時候就認錯,這不就君臣相得了嘛。李治立刻懂了,輕聲道: "兒臣知道了。"

李世民又道: “以往的罪己詔,其實是寫給上天看,但既然仙畫說天災並不是懲罰,那以後就不要再來這一套了。"

"罪己詔,還是要寫給自己看,寫給天下百姓看!"

想一想,其實還是很佩服後世的做法。

哪個君王願意在全天下麵前承認自己和先祖所犯下的錯誤呢?李治略一思索,這次的語氣更鄭重: “兒臣明白了。”

明朝。

朱棣嗤笑道: “昔日武穆元帥被冤死,寫下‘天日昭昭’的絕筆,後來大宋明知他是冤枉,卻也隻是追封了他和他的後代。"

至於什麼道歉,那是沒有的。

朱棣如今還不是皇帝,還沒那麼多包袱,最近幾年受到仙

畫影響也頗深。他覺得自己以後一定能做個知錯就改,絕不剛愎自用的明君。

【從電子管計算機到晶體計算機,再到我們現在的超級計算機,計算機領域在這不到百年的發展裡可謂是突飛猛進。】

【超級計算機,更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標誌,玩得起的也就那麼幾個國家。】

【咱們算是其中一個大玩家。】

【咱們的“天河一號”,六十億人算一年的計算量,它一秒鐘就可以算完。】超級計算機擁有占地極大的機房。

上麵的燈時不時的閃爍,充滿了科技感。

專家們很驕傲的接受采訪: “從氣象到社會上的各種數據,再到石油開采等等等等,都需要它的幫忙,它現在一天有著8000多項運算任務。"

“算天、算地、也算人。”

【互聯網出來後,計算機更是成為了將所有人和信息緊密連接在一起的必不可少的工具。】【人類進入到了信息時代。】

【數學,在這其中發揮了關鍵的作用。】辦公室裡每張桌子上都有的台式電腦。在機場和咖啡店經常能見到的筆記本。

還有幾乎人手一台的智能手機。

文字、圖片等等信息如洪流一般在這些機器裡麵進行著交換。

而如果探究本質,就會發現在這些表層之下的所有的代碼其實都可以用數學裡的二進製,0和1這兩個數字代替。

這其實就是一個數學的世界。

落下閎、劉徽、祖衝之、郭守敬、王貞儀等數學家都被那句話給驚到了。“算天、算地、算人!”落下閎忍不住道: "好大的口氣!"

不過再想想,一天做8000多項運算,而且肯定還不是簡單的那種運算,忽然又覺得這句話並不誇張。

他搓了搓手,感歎了一句: "真想去見識一下啊!"東漢。

劉徽挑了挑眉: "厲害是厲害,但若是全部的計算都被這東西給代替了,那還有什麼意思?"他迷戀的就是計算的那個過程啊。

他的學生默默的離他遠一點,總是為自己跟不上老師的思路而覺得和他格格不入。他忍不住問: “老師,您看懂了嗎?那計算機的原理。”

劉徽理直氣壯的搖頭: “自然沒看懂。這可是領先了我們幾千年的知識,若是如此好懂,豈不是說明也沒什麼厲害的?"

"不過,若是能將其中的數學原理講得更清楚一些就好了。"劉徽還是有點遺憾的。他的學生小聲道: “如此厲害的東西,若是能講得那麼清楚,那豈不是也能是數學家?”他看那路小柒,麵對數學題就和自己見過的那些笨學子一樣,充滿了怨念呢。

劉徽:"……"

竟無言以對。

和數學家的遺憾不一樣,普通的學子們心生豔羨。“要是咱們這兒也能有計算器和這計算機就好了。”"對啊,彆讓手算心算了,好難啊!"

至於信息交換、互聯網這些,他們就看了這麼一段,實際上還領會不到其中的先進和宛如天方夜譚一般讓人震撼的地方。

【當然了,很多數學家們的研究其實並不能像圖靈一樣,立刻就應用到實際生活中。愛因斯坦在提出相對論的時候,給他提供強有力支持的是黎曼數學的幾何定理。】

【後者,比愛因斯坦早出現五六十年,似乎早早的就在等待著他。】

【還有很多數學發現,至今可能都沒有找到現實中的應用,但卻神奇的揭示了世界的一些規律。】

【這個世界的底層邏輯,似乎是數學。】

【我們再來看看之前一直在說的圓周率,π。】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