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9 章 一切都與錢有關(二)(2 / 2)

又開始了,又開始了!

至於什麼獨尊儒術,現在董仲舒想都不敢想。

不過他倒是對現在還沒有發生的“鹽鐵之議”有了幾分興趣。

到底發生了什麼,才會成為轉折點?

……

【鹽鐵之議,就是討論鹽鐵到底要不要收歸國營的一場會議,會議的核心人物是霍光和桑弘羊。我們現在一提到鹽鐵專營都會覺得這是漢武帝時期桑弘羊提出來的,但實際這是管子的首創。】

【這個和他向齊桓公提出“鬼神稅”應該是同一時期。】

【畢竟,就要那麼一點穀子和小魚乾,可撐不起一個強盛的霸主國家。】

【還是得落到鹽和鐵,這兩樣天下人都離不開的大宗商品上。】

齊桓公在殿內走來走去,對管仲道:

“寡人想要按人頭收稅,你

說子民會與寡人離心離德,寡人想要收樹木和牲畜稅,你說這是伐生殺生。可如今,國庫空虛,可如何是好?”

管仲胸有成竹的道:

“君上不要擔憂,在下自有對策。”

他微微揚起頭,對齊桓公道:“唯官山海為可耳。”

齊桓公一愣:“官山海?”

海王之國,謹正鹽莢。

將山林湖泊以及其中的礦產資源都納入官營,自然可以充盈國庫。

這裡麵,最關鍵的就是鹽和鐵。

管仲向齊桓公舉例:“每個人都要食鹽,十口之家就有十人食鹽,百口之家就有百人食鹽。一年下來,一個成年男人食鹽五升少半,女人食鹽三升少半,少年人食鹽二升少半。君上,您算算,如果將鹽收為官營,可以得到多大的利!”

“鐵,亦如此。”

齊桓公的眼睛越來越亮。

【到了西漢,漢武帝愁著打匈奴沒錢,於是,他讓他很信任的臣子桑弘羊給他想辦法。】

【桑弘羊呢,本身就是商人之子,對經濟和商業比較有天賦,他自己爭氣,小小年紀就因為聰慧而聲名遠揚,從而被漢武帝他爸給選中成為了劉徹的陪讀,君臣感情很不錯。】

【他後來就成了大漢的財政官員。】

【桑弘羊接到任務後想啊想,要怎麼才能給國庫摟錢呢?】

【他想起了管仲的這個做法。】

【不過呢,和咱們現在的國企央企的形式不同,他主要是鼓勵民間老百姓可以自行生產,然後朝廷按統一價購買,禁止私自出售。】

【想想也正常,畢竟那時候朝廷也沒有企業,而且產鹽的效率也很低。】

西漢各個郡縣都有設鹽肆。

每日都有人將自己煮好的鹽挑到這裡來賣,鹽官和他手底下的人查看無誤後就稱重收下,錢貨兩訖。

賣鹽的人出門後被旁邊等候已久的人喊住,向他打聽。

“我們也想要煮鹽來賣,就是不知道這事情靠不靠譜,想要問問您。”

賣鹽人見他們穿著破舊,臉上掛著忐忑而帶著點諂媚的笑容,心中憐憫,知無不言:

“你們去鹽官那裡登記,可以領到工具。煮鹽就是累,然後價格也不高,朝廷規定的統一價,而且煮好的鹽隻能賣到這裡,不允許私自販賣,否則就要被處以重刑。”

“他們這些鹽官鹽吏,雖然也有所克扣,但總的來說不敢做得太過。”

“利潤雖微薄,但好歹有個進項不是?”

詢問的人不停的彎腰:“多謝小哥。”

心中打定主意,等會兒就去找鹽官也領一副工具。

【鹽鐵專賣的政策立刻給大漢的國庫帶來了巨額收入。打匈奴也不用擔心沒錢了。】

……

自鹽鐵專營提出來之後,漢朝往後的朝代基本都是這樣操作的。

因此帝王和君主們很是感激管子和桑弘羊,想了個好辦法呀!

明朝。

張居正感慨道:“世人皆道他為亂國酷吏,但我卻認為他是興利之臣。”

他的案頭上常年擺著桑弘羊的《鹽鐵論》,每看一次,都能夠有新的感悟。

張學顏是張居正的追隨者,兩人的觀點自然相同。

他道:“可見即使過了幾百年上千年,隻要做的事情是對的,後世之人依然能給出公正的評價。”

張居正默然。

半晌之後才對張學顏道:“子愚,我們要做的事情和昔日桑弘羊何其相似,都要得罪一大批人。”

但變法革新,迫在眉睫。

張學顏站起身,深深的躬身到地:“大人,卑職早已做好準備,就算前方是刀山火海,也願隨大人一起闖一闖。”

漢朝。

桑弘羊沒想到自己還真的登上了仙畫,一時之間眉開眼笑。

他的同僚們,落下弘、趙過、衛青、霍去病等等都被仙畫提起過,沒想到現在輪到了他自己。

這才能明白那種飄飄欲仙的感受。

周圍的臣子們都上前來道賀,甚至連劉徹都高興給他賞了金銀。

“桑弘羊,你這次的確是做得極好!”

現在不僅是鹽鐵專營,海邊的大鹽場也進入到了正軌,這些都是桑弘羊的功勞。

劉徹很滿意,又得意於自己的識人有方。

……

【除此之外,他還提出了把鑄幣權收歸國有。是的,那會兒的錢,和咱們現在不同,是個郡國甚至是地方豪強都能造,而且造出來的貨幣吧還輕重不同,各有規格,也是挺奇葩。】

【漢武帝剛上任,不,剛登基的時候就想拿這個開刀,搞了三種官方樣式的貨幣。】

漢朝,一王爺府上。

管事手上托著一個漆盤,匆匆走向室內。

“王爺,這就是朝廷新出的錢樣。”

托盤上擺放著三種不同的錢。

“最左邊這個叫做皮幣,據稱是用上林苑的白鹿皮製成,用於諸侯王覲見陛下時的賀禮。”

“中間這個是三銖錢,半兩錢取消了,現在改為這個。”

“還有這種,叫白金,是用少府庫存的銀和錫做成的,有幾種麵值......”

王爺揉了揉太陽穴:“怎麼搞得這麼麻煩!樣式如此之多,”

管事介紹完之後問:“那咱們......”

王爺指了指白金:“咱們鑄這個吧,價值更大。”

【漢武帝推出的這套幣製成效很一般,品類複雜不利於平時使用,所以過了兩三年後就□□橫行。他沒辦法,就讓桑弘羊開始打假。】

【桑弘羊作為咱們曆史上數得著的經濟學家,那還是有幾把刷子的,立刻就出台了一係列的措施。】

還是豪強府上。

管事依然匆匆前來:“恩主,恩主,大事不好了。”

主家問:“出了何事,如此驚慌?”

“那桑弘羊建議陛下收回各郡國的鑄幣權,不僅如此,郡國內的所有舊錢都要運到長安去銷毀。以後,所有的錢都由上林苑的水衡都尉負責,統一鑄五銖錢。”

“並且,所有的原料都不允許再私自持有!如有私鑄,便是大罪!”

這裡的原料指的是銀、銅、錫等。

王爺疲憊的點了點頭:“知道了......”

他看了看天邊,長安的方向,知道大勢已去,隻能接受。

【桑弘羊的幣製改革和鹽鐵專營都非常的成功,大漢的國庫也逐漸的豐盈起來,可以給打匈奴、治理西北西南提供大量的資金。就算是司馬遷這樣不喜歡桑弘羊的人,在《史記》裡也不得不說,“運籌則桑弘羊”。】

【但是!】

【有沒有發現,他的這兩條主要的政策,其實都是和地方豪強和高門大戶搶生意搶錢?】

【普通老百姓誰能做得起鹽鐵生意?誰能自己去鑄幣甚至敢鑄□□?】

【就這樣,桑弘羊將一大批人得罪得死死的,這也為他之後的命運埋下了禍根。】

【他的命運的轉折點,同樣是“鹽鐵之議”。】

……

劉徹和桑弘羊同時在心裡咯噔了一聲。

等等……這聽上去似乎有種不好的預感啊。!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