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4 章 一切都與錢有關(七)(2 / 2)

他總不能飛天上去把仙畫給關掉吧?

......

【除此之外,劉晏還減輕了加在老百姓頭上的賦稅,不僅惠及了農戶,還有小工商戶。有人算過,在他改革之前,小工商戶要交的稅賦是4000文左右,改革之後,降到了500文左右。】

【這樣以來,工商業自然會變得更加發達。】

【隻可惜,劉晏在唐德宗李適登基後,被楊炎構陷,李適偏聽偏信,賜死了劉晏。】

【他的死,讓全天下都為之喊冤,一些鎮守一

方的節度使也心生不滿,來信譴責。】

楊府。

楊炎的下屬將一封信交給他,麵色凝重:“大人,淄青節度使李正己寫信來,要求朝廷和您公開劉晏謀反的證據。()”

;()”

可惜,事情並不如他所願,民間和朝廷上為劉晏伸冤的人越來越多,輿論四起。

幕僚給楊炎出主意:“劉晏主管財政大權多年,雖然號稱廉潔,但絕不可能做到全然的清白。大人不妨去抄了他的家,定能發現巨額財物。到時候再將他虛偽的真麵目公之於眾,輿論自然會換了風向。”

但抄完劉晏的家之後,所有人都很沉默。

“如何?”楊炎焦慮的在室內來回踱步。

前來複命的下屬顫顫巍巍,情緒複雜的道:“隻有......隻有兩車書和幾斛米而已......”

楊炎癱坐在了椅子上。

【一位掌管天下財政的丞相,卻清廉得讓人覺得心酸。】

【唐德宗知道怕了,不久後又賜死了楊炎。】

【隻是,劉晏一死,大唐再度陷入到了經濟危機之中,唐德宗隻能公然派宦官到各地去索取財物,藩鎮也逐漸與朝廷離心。】

【好不容易逐漸回到正軌的大唐,又開始一蹶不振,加速了衰落的步伐。】

......

天下一片嘩然。

“這樣的好官竟然被人誣陷!還有沒有天理了!”

唐朝的老百姓們更是不滿的嘟囔:

“這接下來的皇帝是個昏君吧!怎麼能相信奸人之語!”

宮中。

李世民狠狠的拍了一下禦椅的扶手,開始痛罵不肖子孫!

不用仙畫說他都能想到,在經曆了安史之亂後,劉晏好不容易把滿目瘡痍的大唐給整治得像模像樣,結果你一登基把他給殺了?

那江山怎麼辦?!

能乾出這樣事情的人,怎麼看都不像是個有本事的明君啊!

李二鳳好不容易平複下去的怒氣又翻湧了上來,簡直要吐血。

而在劉晏所在的時空。

楊炎,和還沒有當上太子的李適,腦子裡隻有一個念頭:

完了!

徹底的完了!

尤其是李適,他幾乎能看到那張龍椅已經離自己越來越遠了。

反倒是劉晏,除了起初有些失落的嗟歎了幾下之後,立刻又淡然了起來。

“還未發生的事情,不要多想。”

身邊的幕僚倒是趁機勸道:“大人,您該考慮收幾個弟子,將您的本事給傳下去了。”

彆每天從早忙到半夜,事必躬親,遲早會身體出問題的。

他的這個提議讓工作狂的劉晏一愣、旋即點頭:“你說得有道理。”

() 最起碼要給後麵的朝廷留下點火種(),

......

⒎()_[((),

劉晏和桑弘羊一樣,同樣做到了“民不益賦而國用饒”。】

【這就是曆朝曆代,每一個正直的有野望的財政官員的理想啊!所以,也難怪後世如王安石以及張居正等變法改革者都將桑弘羊以及劉晏視為偶像!】

【民不加稅,但國庫卻變得越來越富有。】

【靠的是什麼?當然靠的是工商業啊!】

【現在大家都知道,稅收的主要來源就是來自於工商業,正因為咱們改革開放之後工商業逐漸發達,所以才能做到免除掉農業稅,以工補農。但是在經濟學概念和知識框架還沒有建立起來的古代,桑弘羊和劉晏才是先行者。】

【而且,還是不被理解的先行者。】

北宋。

蘇軾正在與人論道,談及到西漢的桑弘羊、司馬遷等人之時,他憤而起身:

“自漢朝以來,所有飽學之士都恥於商鞅和桑弘羊,但實際上,君王們卻都心折於這兩者,不過表麵上忌諱實際上卻一直都在用著這二人的理論!”

“這就是司馬遷的一大罪!”

“他誇大了商鞅和桑弘羊之功,將秦國和漢朝富強的理由歸於這兩者,讓後人皆以為是他們的功勞。但實際上,秦國富強是因為秦朝幾代君主修身明典,秦孝公致力於農耕,所以才產生的變化,並非商鞅之功。”

“至於桑弘羊,更是氣量狹小、見識淺陋之輩。”

“這兩人在天下的名聲,猶如蛆蟲蒼蠅糞便汙穢之物,簡直有汙我等口舌!”

他洋洋灑灑,和在場的人辯論數輪,回家後還覺得不過癮,索性揮筆寫下了文章。

文章名為《司馬遷二大罪》。

【據曆史學家們考證,在商業發達的巔峰朝代,宋朝,非農業稅的比重已經高達了70%。這個結構,即使在晚清的時候都沒有達到過。】

【蘇大詩人在罵桑弘羊的時候,有沒有想過,假如沒有這70%打的財政收入,大宋會變成什麼樣子?】

......

西漢。

桑弘羊:“……”

原來後世罵自己罵得這麼狠嗎?

有些失落。

司馬遷:“……”

反應過來之後氣憤至極:“罵人乾嘛?”

還司馬遷二大罪!

這蘇軾也是史官嗎?是他清楚還是我清楚?商鞅尚且不論,桑弘羊不加稅卻讓國庫豐饒的事情是他親身經曆的,怎麼就變成吹捧了?

怎麼就變成詭辯之術了?

真是豈有此理!

司馬遷憤憤不平的時候,北宋,蘇軾也在自己府中十分羞愧。

“竟然是我無知淺薄了!”他對王朝雲汗顏道。

蘇軾之前認同司馬光的理論,那就是覺得天下的財富都是有數的,不在朝廷就

() 在民間,像桑弘羊這樣不給百姓加稅卻能讓國庫豐饒的事情絕對是司馬遷編造出來的謊言!

多出來的錢從哪裡來呢?

但此時他意識到,或許是自己的認知出了問題。

原來商業那麼重要!

甚至在後世還因為商業發達甚至惠及到了農業,取消農業稅是因為發展了商業!

這完全出乎了他的認知。

天知道,他原本不喜桑弘羊並不是因為他頑固,而是因為覺得桑弘羊的政策的確是傷民。

現在看來,桑弘羊的執行過程雖然出了問題,但理念是對的,是有遠見的。

短視無知的是自己!

他有些五味雜陳。

王朝雲問他:“那大人打算後續怎麼辦?()”

;⑿()_[(()”

隻不過,他對經濟還有些疑問,因此將心中各種情緒收了收,繼續平靜的看下去。

......

【大宋呢,在經濟上真是苦情又輝煌的一個朝代。】

【因為沒有了幽雲十六州,所以失去了絲綢之路的重要商貿線。在古代,這條商貿線可以說是極為重要的。】

【但也因為沒有了幽雲十六州,所以隻能將經濟重心向南轉移,然後開拓了海運,將整個南中國的商業做得氣象萬千,簡直可以稱得上是經濟奇跡。】

【有過研究,大宋當時的經濟總量,占到了全世界經濟總量的80%!】

【這就與他將商稅固定下來成為國家律法製度,從上而下的支持商品經濟,並且將鹽、鐵、茶葉、礬這些戰略性的大宗資源控製在朝廷手上有關。】

【但現在我們不說這些,我們來聊一聊,在大宋曾經出現過的一個東西。】

一張上麵印有圖案的薄薄的紙張出現在天幕上。

有認出了的老百姓驚呼出聲:

“交子!”!

()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