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人是沾了兩手雜糧麵粉的李氏,她橫眉怒目,用力瞪著站在院子門口的斯文少年,“誰讓你來這的?你們劉家又想出什麼幺蛾子?”
劉誌宏苦笑,“嬸子誤會了,我並不是來找茬的,隻是許久未曾收到家中來信,所以想跟您和葉叔打聽一下我爹娘妹妹的事。”
葉安瀾打了個哈欠,轉身去找蘇小禾要熱水了。
她剛起床,正打算洗漱完了就帶著大家練武,劉誌宏就找上門了。
葉安瀾知道,李氏恨不能劉誌宏這輩子都彆再出現在葉安瀾麵前,以免他勾起葉安瀾的傷心事。
為了不讓自家養母過分擔憂,葉安瀾決定主動避開一些。
果然,她一走,李氏的神經就變得沒那麼緊繃了。
不過就算如此,她也沒給劉誌宏好臉色,“你們家如何了和我們葉家有關係嗎?虧你有那個厚臉皮,來找我們一家打聽!”
劉誌宏上門之前就已經預料到了不會得到什麼好臉色,他苦笑一聲,“還請葉嬸子告知一二。”
李氏瞪了他好一會兒,“你不是去府城了?怎麼又跑漁陽縣礙眼來了?”
劉誌宏作揖討饒,“因為之前的那場戰亂,我妻弟在漁陽縣失蹤了,我們是過來找人的。”
昨天他帶著小廝到處打聽,卻恰好在巷口那裡看見了葉安瀾,因為惦記父母和妹妹,又怕妻子知道了會胡攪蠻纏,所以今早他特意避開人,找上門跟葉家打聽情況。
李氏聽了,倒也沒有繼續為難他,“你爹娘和妹妹都被亂兵抓走了,在過年那天。”
劉誌宏身形微晃,他臉色慘白,強撐著問李氏,“您、您說什麼?”
李氏知道他聽清楚了,所以並沒有再一次重複自己的話,她對劉誌宏道:“我聽村裡人說,你爹娘報了你嶽家的名號,那些亂兵就沒有殺人,隻是把他們全都一起帶走了。”
錢家經營多年,底蘊深厚,就算那些亂兵不把錢家那些秀才、舉人、進士之類的讀書人放在眼裡,估計也會貪圖錢家的萬貫家財。
帶走劉誌宏的親人,李氏琢磨著,他們應該就是為了借機敲上一筆。
“多謝嬸子告知。”劉誌宏朝著李氏鄭重行了一禮,然後又問:“嬸子一家拖家帶口來到漁陽縣,可是村裡出了大事?”
李氏點點頭,“村裡一次又一次被亂兵洗劫,被抓、被殺的村民很多,被搶走的糧食、銀錢更多,大夥兒日子過不下去,隻能各想各的法子另謀出路。”
劉誌宏眉頭緊蹙,“那我叔叔嬸嬸......”
他走之前,也給他叔叔嬸嬸留了他在府城的住址,他現在想知道的是,他叔叔嬸嬸是出事了,沒顧上聯係他,還是雖然給他捎信了,但卻因為中途的種種變故,沒能把信給他捎到府城的宅子。
“我隻知道人沒死,其他就不清楚了。”
自從葉安瀾和劉誌宏退親,劉氏族人看到葉家人就都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
李氏雖然能夠理解他們和自己有出息的族人同仇敵愾的態度,但理解是一回事,把自己的臉送上去給彆人當墊腳石就又是另一回事了。
人家找她的茬兒,她當然也不會非要湊過去自討沒趣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