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第 98 章(1 / 2)

馬齒莧這種東西很皮實,隨便撒點種子在野地裡,隻要彆被其他野草荒了,適當給點水肥就能長得非常好。

唐新勇和唐爸承包的這兩個小山頭因為長不出大樹,之前還被村裡人嫌棄,三十年前村裡分山頭的時候,誰家也不肯要這裡,最後隻能留在村集體,沒想到風水輪流轉,到了唐新嵐這一代,居然因為這裡適合馬齒莧之類的野菜生長,一下子火了起來。

不過他們今年種的晚,所以最多隻能收兩茬,夏末一茬,秋天一茬,要是種得早的,聽種子站的技術員說,這種馬齒莧一年能收四到五茬呢。即便如此,這兩茬馬齒莧的利潤也是不低的——就是采收的時候人比較辛苦。

最重要的是,馬齒莧這玩意兒還能自己打籽兒,隻要種過一次,第二年不需要再撒種子,它自己落下的籽兒就會發芽,種植成本可比其他蔬菜低得多。

唐新嵐種馬齒莧的時候就去種子站谘詢過,鎮上的技術員居然也是她的粉絲,給了她很多建議,其中一條就是:為了保證馬齒莧的賣相,采收的時候,務必要提前一天給地裡灌一遍水,先讓馬齒莧吸足了水分,看起來挺拔肥嫩,第二天采收的時候,也要趕在上午十點太陽太大之前,這樣采收的馬齒莧才不會發蔫。

采收馬齒莧是個辛苦活兒,得蹲在地上,拿割豬草的小鐮刀,先把馬齒莧薅起來,沿著根部向上三個指頭寬的位置割下來,這樣割下來的馬齒莧基本都是能吃的,不會出現客戶拿到手,發現下麵都是老根不能吃的情況,而且人家技術員也說了,這樣給馬齒莧留下3~4個側芽,接下來能發出更多側枝,下一茬能采收的馬齒莧鮮葉的產量就更高了。

雖然要求高,但唐新嵐給的工資也不低,早上五點鐘上山,采到上午十點多,五個小時,隻要采滿五個編織袋,就有一百塊錢,村裡人養豬的多,經常去打豬草,割野菜的手速都不差,小唐老板乾脆搞了個不設上限的田間小競賽——核定的五袋以外,多摘一袋子,工錢額外再加20塊錢。

這下好了,還沒到五點鐘,就有心急的村民迫不及待戴著頭燈上山采收馬齒莧了,手腳快的,半天就能采滿十幾袋。

“桃花姐,今天摘了多少錢啊?”上午十點鐘,拿到了當天的工錢,村民們擦著汗往家走,一邊走一邊還要battle一下各自今天的收入。

“今天穿錯衣裳了,胳膊伸展不開,就割了11袋,才掙了220塊錢。”桃花嬸子嘴上這麼說,嘴巴卻高興的都快咧到耳朵邊了。才半天就掙了220塊錢,這比她們在家種地賺的可多得多了。

“我也不行,穿的太厚了,明天少穿點,今天才割了九袋。”

“說起來還是新勇他媽手腳利索,不愧是一個人帶大了兩個孩子,她這一上午掙了260塊錢吧?”

“可不!她呀,以前就是鬼迷了心竅,不曉得兒子的好,現在看到兒媳婦要給她生孫子了,這不就醒過來了?”

還真彆說,從山上下來才十點半,吳三妹拿著剛到手的工錢,轉頭就去唐媽小賣部裡給兒媳婦買了一袋紅豆沙餡兒的麵包,兩瓶黃桃罐頭,還稱了一把香蕉,說是媳婦兒最近老是喊餓,怕是肚子裡的大孫子要吃呢,一張臉笑得都快看不到眼睛了。

“能吃好哇!能吃是福!霜霜肚子裡的孩子是個有福的!”見她如今變好了,唐媽也挺開心的,雖說以王霜霜的性格,再奇葩的婆婆她也收拾得了,但,一家人好好的過日子,誰願意鬨得跟烏眼雞似得?

“哎呀不說了,我還得去起網子呢,昨個我們霜霜就說了,整天不是豬肉就是雞肉都吃膩了,連雞湯都喝不下去,這咋行?昨晚我到田裡下了幾張網子,看看能不能網點泥鰍黃鱔回來給她補補,不說了,弟妹我先走啦,回頭你要是去進貨,記得給我帶點土紅糖呀,我要好點的。”吳三妹提著一大袋東西美滋滋地回家了。

采收工下山回家了,唐家人卻依然忙碌——剛收下來的馬齒莧,要先倒出來,一捆一捆紮好,上稱,再分成一斤、三斤、六斤的分彆打包,唐媽估計的不錯,一家三口基本都是買三斤的,人口多的直接買六斤,因為買六斤還能再送一斤。

“嵐嵐,這幾袋馬齒莧不對勁,割得太狠了,下麵都是老根。”負責質檢的盛五姑擰著眉頭,叫人把幾個做了標識的編織袋搬到了一邊。

“我看看。”唐新嵐心裡咯噔一聲走了過去。

盛五姑把袋子口撐開,把手伸進去,從裡麵抓了一把馬齒莧出來,唐新嵐一看火就冒了出來!這幾天她一直在山上轉悠,自然知道這批馬齒莧的長勢如何,這些馬齒莧,明顯就是被人從根部直接割下來的,而且還故意塞在一堆合格的馬齒莧中間,擺明了是想渾水摸魚。

幸好唐爸熟悉集體經濟吃大鍋飯時候的套路,叫人收馬齒莧的時候,在各家的編織袋上拿記號筆做了記號,不然村裡的編織袋都長得一樣,收過來根本就分不清到底是誰摘的。

“把這幾個人名字記下來,明天不要請他們來幫忙了。”唐新嵐是想帶著全村人共同致富,但也不想做冤大頭。再說了,把這種根本就不能吃的老梗發給客戶,她也做不出這種坑人的事情。

“真是糟蹋東西!這老梗不能吃,摘起來也麻煩得很。嵐嵐,這事兒是我沒管好,你扣我工錢吧!”盛五姑也很懊惱,剛才收貨的時候人擠人,大家都急著早點交了東西拿錢,檢查的時候就不夠仔細。

“這哪能怪你呀?明天我再多派兩個質檢員給你。”唐新嵐讓人把這幾袋馬齒莧拎著到一邊,打算帶回去晚上自己家摘一下,嫩的拿來曬乾吃,老的還能喂豬,幸好他們村大多數鄉親還是厚道的多,後麵的複檢中再沒有發現這麼奇葩作弊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