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開之後,算了算春耕需要雇的人手,小唐老板毫不猶豫地把拉黑了她的王者小夥伴們全部拉到了另一個臨時工作群裡。
嗬嗬,敢把金主爸爸踢出去試試?
清明過後,天氣漸漸熱了起來,往年這個時候,村裡早就忙起來了,不過今年,村民們都在等候小唐老板的召喚——村裡好多人家除了留下一塊菜地,剩下的水田旱地全部租給唐新嵐了。
也不能怪他們偷懶不肯種地,實在是這些年糧食的價格低的令人心酸:一畝地去掉種子、肥料、農藥、除草、灌溉等成本,不算這期間的人工成本,一年的純利潤可能隻有幾百元。
以前每年到了收麥子割稻的季節,村裡都要鬨出這樣的笑話:家裡老人忙不過來,隻能把在城裡工作的兒子閨女叫回來幫忙,結果假也請了,錢也扣了,再加上來回路費,一家人的吃喝,收麥子割稻賺的那點錢,還不夠請假扣掉的工資和全勤獎呢。
這也是為什麼一聽說唐新嵐在租地,村裡人都迫不及待把地租出去的原因——不是他們不孝順,實在是吃不消每年夏秋兩季回來收麥子割稻啊!割的滿手水泡就算了,動作略慢點,還要被家裡老人念叨說他們忘本了……他們哪裡忘本啦?還不是因為城裡壓根就不需要收麥子割稻?
不過,村裡的年輕人大概怎麼也沒有想到,他們好不容易把家裡的地租出去了,好日子還沒過半年呢,這疫情一反複,他們又被困在家裡走不脫啦!
如今還要被老支書的大喇叭喊出來,給小唐老板打工,他們打工人的命怎麼這麼苦?
“苦個屁!往年農忙的時候,忙起來隻能啃白饅頭就涼白開,現在這日子你瞅瞅多好?”
“人家嵐嵐多麼厚道!花錢請我們幫忙,一天管一頓飯不說,還熬了涼茶送過來,我看你這是在城裡過慣了鬆快日子,都忘了咱們農民的本分了!”老人們一麵念叨著,一麵催著自家孩子搞快點。
想當年大生產運動那會兒,就這速度,怕是連分饅頭都隻能分到個雜糧的!
再說了,現在全村人都在一起乾活,老人家也是要麵子的,自家孩子乾活慢吞吞的,比彆人家孩子慢下來那麼一大截,他們這麵子往哪裡放?
小唐老板用鐵一般的事實告訴所有人,千萬彆把老板踢出王者群,否則她會讓所有人都玩不成!想回峽穀搞團建?行呀,趕緊乾活吧親!
春耕的活兒可不輕鬆!
上唐村的地和北方那種大片規模化種植的不一樣,它是呈狹長的條狀,一塊塊不規則的土地沿著河流開墾出來的,這樣的土地不適合大型機耕,隻能依靠小型農機和人工耕作。
光是把地裡那些長得已經有膝蓋高的紫雲英給砍出來,就花了好幾天!
好在村裡養豬的人家多,唐新嵐又不是小氣的性子,趕在耕地前幾天就跑到村委借了村裡的大喇叭,跟村裡人說好了,過幾天他們就要耕地了,誰家裡養豬要割紫雲英草回去做飼料的,趁這幾天還沒耕地,趕緊自己去割!
還有這種好事?
原本今年把地租出去之後,村裡養豬的人家還在發愁,以後打豬草就要往山裡跑了,現在好了,有現成免費的豬草,那還等什麼?
人家嵐嵐都說了,地裡那些紫雲英都是不要了的,現在不割,過幾天也是要翻耕到地裡做肥料的,家裡養豬的這幾天都樂死了,背著竹筐拿了鐮刀,去地裡沒一會兒就能打一筐新鮮豬草,紫雲英這玩意兒家禽家畜都愛吃,多割點回去,家裡的豬羊雞鴨鵝都能搭著吃,倒是省了不少飼料錢。
唐新嵐也很開心,本來這些紫雲英長得太高了,耕地之前還要花錢請人拿鐮刀割倒了,現在好了,上麵一截嫩的都被村裡人搶回去喂豬了,下麵剩下的杆子都不必另外花錢找人割,直接下旋耕機,連杆子帶根翻出來,曬兩天之後再耕一次,這樣耕下去的紫雲英很快就能腐爛變成純生態無汙染的綠肥了。
老掉的紫雲英被村裡人來回割了兩茬後,唐爸去鎮上雇了十幾輛小型農耕機和旋耕機回來,帶人先把地給耕一遍、耙一遍,種野菜不像種稻穀那樣,需要把地整的那麼精細,隻要略微平整就行了。
即便如此,唐家一家三口也是忙的人仰馬翻——
唐爸自不必說,赤腳跟著旋耕機下地耕了好幾天,晚上回來,腳上、腿上都是曬乾的紫雲英枝條擦破的口子,因為耕地的時候要低著頭,脖子那塊都曬脫皮了。
唐媽也沒閒著,這幾天家裡的小賣部白天都是關著的,請了村裡幾個會做飯的奶奶,給請來幫忙耕地的人做飯。農村農忙的時候都是這樣,不像城裡還能叫個盒飯啥的,農村就隻能自己請人來做飯,而且因為做的是賣力氣的苦力活,還不能吃的太差。
這幾天唐媽都是一大早就開著家裡的電瓶三輪車去鎮上買菜,人多的時候,每天都要用掉半扇豬肉,有時候是筍乾燒鴨子、土豆燒雞塊,或者是鰱魚燒豆腐,總之每天的飯桌上必須要有兩道肉菜,其他的什麼虎皮蛋啦、青椒肉絲啦、豆腐乾燒肉啦,總之油水一定要足,不然下午乾活都沒力氣。
大魚大肉吃多了,有時候唐媽也會加幾個素菜,像是拍黃瓜、蒜泥蒸茄子、酸豆角炒肉末之類的,唐新嵐的作坊這幾天也空出來了,擺上了借來的桌椅板凳,充當臨時的食堂,唐媽在家裡把飯菜做好就搬到這裡,請來幫忙的人吃完飯還能在這裡喝杯茶歇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