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一想到那個板栗溝那麼窮,要是這一季的板栗賣出去的話,估計今年過年都過不好,蘇大公子想了想,還是答應了唐新嵐可以出鏡一次,販賣一下他的盛世美顏。
這下輪到唐新嵐吃不下飯了,自戀成這樣,怪不得看不上相親對象,這貨哪裡還需要相親啊?自攻自受吧!你這個人間海兔!
第二天一大早,匆匆吃完早飯,唐新嵐就帶著昨天的原班人馬趕去了板栗溝,一起過去的還有鎮上扶貧辦的工作人員。
不去不行啊,板栗溝是他們雙彎鎮排名倒數前三的貧困村,外麵看著這大片大片的板栗林像是很富有的樣子,其實種板栗真的不賺錢,主要是一年隻產一季板栗,批發出去一噸□□千,按照畝均產量500斤的話,四畝地才能產一噸板栗!
這麼說吧,板栗溝的老百姓勤勤懇懇忙一年,可能家庭年收入還不到三萬塊!請注意,這是“家庭年收入”,平攤到每個家庭成員頭上,人均年收入隻有幾千塊,也難怪板栗溝好多已婚的女人都去省城給人家做住家保姆了,這幾年住家保姆待遇好,又是包吃包住的,勤快點一年能攢個七八萬,要不是這一行男人不好做,板栗溝好多壯勞力都想去做住家保姆了。
即便一年隻有不到三萬塊的收入,也是板栗溝很多人家一整年的生活費,就像蘇大公子猜測的那樣,要是這一季的板栗賣不出去,彆說好多人家年過不好,孩子的學費都成問題,也難怪鎮上的扶貧乾部急的嘴上都起燎泡了。
“唐總!蘇總!咱們現在就開始嗎?”
“不急,咱們先把腳本對一下吧。”唐新嵐從包裡拿出了連夜寫好的三張腳本。
彆以為直播就不需要寫腳本了,專業主播都知道,直播期間要想持續增加直播間熱度,節奏和環節設計是非常重要的,更何況,這次直播,唐新嵐還把小沈給叫來了,請他幫忙拍下直播過程,到時候剪輯一下給本地各大媒體投稿……
她這是做好了兩手打算,要是線上銷售數據好,這篇報道就感謝一下為扶貧助農事業做貢獻的熱心網友們,貼上直播間銷售數據截圖,誇誇帖也要寫起來!
要是直播賣不動,那就自動切換成賣慘模式,在本地媒體上把這次直播的慘淡銷售數據曬一下,吸一波本地群眾的憐愛,到時候再聯係縣、市級的公益助農組織,爭取促進一下本地銷售。
可以說是一個腳本達到了三重效果,就連蘇彭這個同樣新聞係專業畢業的,也不得不佩服這位老同學在做自媒體方麵的天賦。
唐新嵐給蘇彭設計的角色也很討巧:讓他負責試吃和展示產品。
不得不說,蘇大少不開口說話懟人的時候,這張臉還是挺能吸粉的,而且因為從小養尊處優,手也特彆好看,捧著板栗的時候,感覺展示的不是幾塊錢一斤的板栗,而是某種價值連城的藝術品。
手控黨看到他這雙手當場就瘋了,唐新嵐就看到,每次蘇大少一捧起板栗,下單量就蹭的一下上去了。
下一秒,蘇大少拿起筷子開始試吃桌上用板栗做的菜,又是唰唰一陣下單的,還有點名要給助理小哥哥打賞的,居然還有人在彈幕裡問小哥哥這雙手的鏈接在哪裡,他們想去下單搞個同款……
手模同款是不可能的,但是蘇大少同款板栗還是很便宜的——經過唐新嵐和板栗溝村的反複測算協商,最後定價是大果5斤裝的30元包郵,中果5斤裝25元包郵,比菜市場零售價稍微便宜點,還能包郵到家。不過,新疆內蒙西藏等偏遠地區的網友們再次受到了傷害——不在包郵範圍內。
“抱歉抱歉!做這次公益直播我們團隊是不收取任何費用的,所以給大家拿到的都是地頭批發價,太遠了郵費都比板栗貴了,總不能讓老百姓貼錢賣板栗哈哈~這次不在包郵區的就不要拍了哈,真的,網上買不劃算,還是去當地菜市場買點嘗嘗吧。”唐新嵐這邊極力勸退,還是沒擋住好些家裡有幾百頭牛羊的土豪們瘋狂打賞,不能買板栗是吧?那我給小哥哥打賞總行了吧?
長達兩個小時的直播,唐新嵐全程幾乎沒有催單,有時候還要勸粉絲們理性消費,然而大概是蘇大少直播到後麵被迫強行營業的表情實在是可憐又好笑,後麵截單的時候居然又衝了一波銷量,唐新嵐連著補了三次貨,總算是把這次直播給扛過去了。
直播結束,一看後台銷量,鎮上的扶貧乾部都驚呆了:“小唐,你們這是,賣出去兩萬多單?”
“是啊!所以,接下來能不能按時發貨,就看大夥兒的了……”小唐主播再一次對著後台數據愁眉苦臉起來,粉絲們願意相信她,支持扶貧助農,她當然高興,可是,五天時間就要湊夠十幾萬斤板栗,這是要打板栗打到手軟吧?
“打板栗的事情你就彆管了,不就是五天要把板栗溝的板栗都打下來嗎?我們來想辦法!”扶貧乾部大手一揮,忘了疫情期間咱們的黨員乾部助農誌願者隊伍了?
鎮扶貧辦的乾部們忙著回鎮上報喜兼搬救兵去了,唐新嵐和蘇彭也沒閒著,蘇彭開著自己的大越野,帶著唐新嵐去了鎮上合作的幾家快遞網點,這種超過一萬票的大客戶,各家快遞公司報的價格都是不一樣的,因為板栗耐儲存,路上遲兩天也不會壞,為了最大程度地保護農戶的利益,唐新嵐最後選了一個不是報價最低、但之前合作的時候客戶投訴最少的快遞網點。
這種大單快遞網點都是可以提供□□的,雙方約好了後天上午開始派車過去裝運,唐新嵐火速帶著蘇彭去了鎮政府——她得找陳書記問問看,這個板栗溝的板栗能不能也打造個土特產品牌出來,倒不是說這個品牌多值錢,隻是這次的線上銷售數據實在是太漂亮了,要是能注冊個品牌出來,說不定鎮上還能額外給板栗溝爭取一筆產業扶持金什麼的呢?
“陳書記,我帶了點烤好的板栗過來,您嘗嘗看,我覺得板栗溝的板栗雖然樣子不漂亮,但是真的好吃!口感粉糯,回味甘甜,就算是涼了也很好吃。”
“咱們鎮上以後不是要發展鄉村旅遊嗎?那得提前多挖掘一些本地土特產吧?就像這個板栗,我問過村裡人了,其實保存時間還是比較久的,到時候也可以作為咱們鎮上的土特產,可以在景區賣一些糖炒栗子啊、栗子糕之類的,還能推出季節性的板栗宴,開發一些用板栗做食材的菜譜。”
陳新平拿起一顆已經冷掉的板栗,剝開來嘗了嘗,仔細咀嚼之後,果然軟糯甘甜,尤其是吃下去之後,嘴裡還有回甘,這種板栗生吃也很好吃,他之前去板栗溝那邊的時候在老鄉家吃過,但是,那時候他們估計都沒想到,這小小的板栗,有一天居然會被包裝成當地的土特產。
是的,陳新平已經心動了,這段時間他也確實讓鎮上的人在挖掘各個村裡的土特產,看看有沒有可以包裝的價值,沒想到摸底工作還沒結束呢,就已經有一個符合條件的項目可以包裝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