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第 270 章(2 / 2)

再說了,她這蘿卜也不止賺一茬錢呀,凍乾蔬菜廠還有她的股份呢,到時候蘿卜做成凍乾蔬菜賣出去,利潤她還能再分一筆呢。

哎呀,果然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下蛋的老母雞也不能放一起,這不,之前辛苦投資的產業,這裡一點,那裡一點,一不留神就又讓她小賺了一筆呢。

小唐老板賺大錢,村裡人也跟著賺小錢。

正月裡正好閒著無聊,每家包個幾畝地,就是拔個蘿卜,跟玩兒似的就把錢給掙了,一畝地三百塊錢的人工費,好些沒搶到的村民簡直懊悔得拍大腿:早知道就不去打牌了!

最高興的是村裡回來過年的年輕人,好些人手快,在群裡搶到了收蘿卜的名額,居然還在地頭上一邊拔蘿卜一邊拍短視頻,倒是意外為今年略顯枯燥的春節,平添了幾分樂趣。

唐新嵐這邊剛開始收蘿卜,那邊,蘇大少就迫不及待地連夏裝都給收拾打包好了,趁著蘇女士去市裡參加什麼女企業家聯誼會,一路從省城飆到了上唐村,看到唐媽媽的一瞬間,他眼淚都快掉下來了。

太好了!逃到唐家就安全了……

說不定等他媽發現他剛過完年就偷偷跑到唐新嵐家,會誤以為他真的和唐新嵐打算處對象了呢?

甭管小唐同學承不承認吧,反正他是決定單方麵強行捆綁一下了,為了自由!

再說了,他也不是單方麵捆綁呀,這不還有一層股東關係麼?他們這都是為了幫助老百姓共同富裕呀!

蘇彭回來的很及時,並且完全不用擔心和老同學強行捆綁炒cp的尷尬,因為——

“這一茬蘿卜的采收我已經幫你安排好了哈,這裡是根據生產線每周需求量製定的采收計劃,後麵附了每畝地的預測產量和人工成本之類的,你自己慢慢看,這邊我就交給你啦,省農大的專家團周五要去板栗溝那邊考察,聽說他們今年有幾個對口援助的計劃,我和陳書記都想替板栗溝爭取一下,這幾天我就不回來啦。”

說完,唐新嵐放下資料就急匆匆地回去收拾行李了,沈凱平沒做過項目申報資料,陳書記特意打電話過來,讓她和孫今妍去幫個忙,正好這事兒本來就是她牽頭的,板栗溝的林下經濟也是她起頭做起來的,倒是義不容辭。

沈凱平也沒想到新年剛上班,就從天而降這麼一塊大餅,正好砸在他懷裡,用陳書記的話說就是,他的運氣是真的好!

誰能想到呢?

一開始陳新平把他放到板栗溝這邊,確實是想給他一個下基層鍛煉的機會,板栗溝的集體經濟還在萌芽狀態,正是最有生命力的時候,最關鍵的是還有唐新嵐這個強力外援,隻要老老實實配合唐新嵐,幫著板栗溝把村集體經濟搞起來,那就是實打實的政績。

可是,誰也沒想到,這板栗沒火起來,倒是“副產品”林下香菇先火起來了。

起因還是唐新嵐讓陳歡歡拍的那幾段視頻。

秋收後的板栗林顯得有些荒涼,不過,很快這裡就變得熱鬨起來,板栗溝的老百姓用扁擔挑著菌棒行走在山間,給這片寂靜的山林帶來了一片歡聲笑語。

菌棒種下之後,因為溫度濕度適宜,才一個月就陸續有小香菇冒出來了,頭茬采摘的香菇數量不多,但堆在一起也挺有畫麵感的,看著村民們一擔擔的把摘下來的香菇挑到收購點去,網友們就好像看到了自己種的香菇豐收了,嘴角不由自主就揚起來了。

正所謂外行看熱鬨,內行看門道。省農大專門研究大型真菌領域的孫一飛教授看到這幾段視頻後,這個年都沒怎麼過好,他沒想到,就在他眼皮子底下,距離農大不過一個多小時車程的地方,居然藏了這麼一個適合大型真菌培育的山林!

孫教授當時就給唐新嵐打了電話過來,聽說她一口氣搞了二百畝板栗林做試點,孫教授頓時倒吸了一口涼氣:這麼大的種植規模,已經完全符合省農大每年的一對一專項扶貧項目立項條件了,這丫頭是不是傻?

唐新嵐確實傻眼了。

她單知道項目搞大點,產生效益之後可以通過鄉鎮向縣裡申報項目,申請各種專項扶貧補助和稅費減免之類的資金補助,可卻沒想到,省農大居然也有這樣的項目可以申報?

要知道唐爸之前搞生態養豬基地的時候,為了能得到省農大的技術支持,還特意花了一筆錢才掛了個對口技術支持的牌子呢,咋的養豬要給專家錢,種蘑菇還能從專家們手裡賺錢啦?

“你以為農大的老師們能有多少錢給你賺?”聽到唐新嵐的咕噥,孫教授沒好氣地在電話那頭提醒她,“你去我們省農大官網看看,就新聞那個版塊去找!咱們學校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每年都會從各個學院的對口援助項目裡選出幾個優秀項目重點扶持,其實獎金倒是其次,最主要的福利是能免費得到農大的專項技術支持,還有,入選項目之後,以後你買菌種,起碼能比現在便宜一半的價錢!”

“哦,對了,如果能成為我們的實驗基地,以後那塊基地的菌種都是免費的,還有我們農大的學生定期去養護,怎麼樣,想不想試試?”

“想!!!”小唐老板可恥地心動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