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第100章(1 / 2)

說實話, 如今“楊澤”的行為很有些出格, 天下側目, 野心昭然若揭。

若楨泉軍和濟王真被引到平陽,魏景與之大戰,軍士疲乏軍備大耗。這當口,皇帝再下旨怒斥楊澤不臣,而後命北軍安王合兵圍剿,恐大幾率能打魏景一個措手不及。

措手不及還不是最關鍵。

最關鍵是魏景來不及造勢,將在大義上完全落於下風;另外益州道狹, 增調軍隊和軍備很不方便,剛大戰一場還沒來得及補充的魏景,恐處境堪憂。

最大程度削弱魏景實力,趁機一舉殲之。

不得不說, 這戰策不錯, 齊田等人連續多天紮根皇宮,也不是沒有效果的。

隻是, 魏景怎麼可能讓自己落入這般困頓的境地?

他冷冷一笑。

“伯言所言甚是。”

趕在皇帝出手之前, 將身份公告天下,是目前己方最佳的破局之法。

其一,傅皇後母子的冤屈天下皆知,檄文寫得好了, 大義上完全不落下風。

其二, 楨泉軍和濟王。

這兩方如今實力雄厚, 故而皇帝才打著讓其削弱魏景站力的好主意。但這主意吧, 前提得是二者不知魏景身份才能用。

敵人的敵人即使成不了朋友,存在也是利大於弊的。

毫無疑問,楨泉軍和濟王一旦知悉魏景真實身份,必然會選擇坐山觀虎鬥。

少了這二個勁敵,即便皇帝召天下諸侯來援,效果也差得遠了。

不齊心,不儘力。

魏景壓力將大減。

他本是此意,之所以前兩日沒提出來,概因邵箐母弟未曾安全抵達,他不欲刺激魏顯。

魏景沉聲道:“我意,即日擬檄文,三日內布告天下。”

……

對策議定,魏景卻不急著討論檄文內容,他垂目撚起一紙信箋,盯了片刻。

邵箐一看,正是那張匿名信。

她問:“也不知這送信者,究竟是何人?”

是啊,究竟是誰呢?

說實話,這封匿名信來得太及時了。

若非它,他們固然能從蛛絲馬跡之中抽絲剝繭,繼而推測真相,但到底需要時間,很容易就晚了。

檄文造勢,需要醞釀過程;傳信回益州,增兵和糧草的籌備,都得消耗時間。

一步慢,步步慢,一旦失去先機,形勢必將更加嚴峻。

這究竟是誰?第一時間就送來了這麼一封準確的情報,他是出於什麼目的呢?

邵箐為什麼會用“他”?

因為她看過很多次這紙信箋,其上筆勢開闊,剛勁有力,透於紙背,隨意揮墨不過短短十來個字,屈金斷鐵的氣勢躍然而出。

不是邵箐長他人誌氣,一般女子寫不出這麼一手力道氣勢皆十足的字。

這也正正切合當初的猜測,這人應當時身處安王大營,而且不是個尋常兵卒。

問題回到原點,誰?

張雍忍不住說:“呃,會不會是徐蒼?”

當年張雍認識的徐蒼,也是個能托付於後背的好兄弟。義薄雲天,鐵骨錚錚硬漢子,拋頭顱灑熱血。往昔情誼絕不摻假,對方愧疚難忘舊主,偷偷通風報信,可能性不小。

且除了徐蒼,張雍也實在是想不出還有誰了。

他們在安王陣營中真不認識多少人啊。當初北軍中上層遭遇大清洗,是有那麼幾個人僥幸不死被貶往西南。後安王奉旨接手荊州南陲兵馬,這幾人順理成章就成為他營下武官。

但其中,益州諸人熟悉的就一個徐蒼。

畢竟當年越親近魏景者,下場就越糟糕,不是人人都有徐蒼背景的。徐家中立且樹大根深,他這才幸運不但沒死,貶謫後還能繼續當武官。

“我認為並非徐蒼。”

接話的是季桓。

就是因為徐蒼這背景,所以季桓認為不是他。

徐家五代同堂,一府上下數百口。當初徐蒼會因為家族不得聽從安王之令,在黔水兩岸搜捕魏景。那到了今時今日,他還能在這個風口浪尖,冒著滿門傾覆的危險,給魏景傳信嗎?

在朝廷立場,魏景是逆王,一旦消息走漏,觸動洛京皇帝那根敏感的神經,徐家必遭滅門之禍。

益州等人已知曉徐蒼曾協助搜捕魏景了,因為這是安王當初啟用徐蒼的最大理由,在安王大營那是人人都知,無任何隱秘可言。

張雍季桓各執一詞,兩人辨了幾句,張雍撓撓頭: “呃,那先生你說,會是誰啊?”

“我也不知。”季桓搖搖頭。

不過他道:“隻是,這世上任憑是誰,所作所為總不會無緣無故。此人心思不出三種。其一,不滿安王;其二,不滿皇帝朝廷。其三,……”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