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這樣的事,幫廚的事沒法繼續談了。
鄧家二伯扶著悲痛的鄧家二嬸往二叔公家去。
兩個兒子鄧江,鄧海連帶倆人的媳婦全得跟著過去。
畢承看向炎顏。
炎顏:“咱們也過去看看。”
二叔公同住在莊子裡,沒多遠就到了。
他們趕到的時候,族裡的本家親戚已經去了一些,站了滿院子人。有些紅著眼圈,有的麵無表情。
屋裡頭傳出女人嚎啕的聲音。
鄧家二伯,鄧家二嬸和鄧祥伯三個長輩進了堂屋。
鄧江,鄧海就陪著炎顏和畢承站在院子裡。
現場氣氛雖凝重,可因炎顏和畢承不是本族人,看穿戴打扮就知是城裡來的,且炎顏的樣貌又格外出眾,引來族中不少人偷偷打量的目光。
畢承跨步擋在炎顏身前,隔開那些粘在她身上的眼神,低聲問鄧江:“人沒了怎不見設靈堂?”
鄧江解釋:“俺們族裡有規矩,凡是死因不吉的,都不準設靈祭悼。俺眼下還不清楚堂妹到底出了啥事兒,不過看這情形,多半不好。”
鄧海歎了口氣:“像俺妹子這情況,往後連牌位都不能進祠堂,也不能葬在祖墳裡,就在荒郊野嶺隨便找地方埋了。真是可憐啊,那麼好個孩子……”
炎顏突然問了句:“你這位堂妹人在這莊裡住麼?”
鄧江搖頭:“她在城裡劉官人家做事。”
“去年劉官人家做壽喜,她堂弟,就是剛才上家裡喊人的那孩子,上劉官人家幫臨工。當時劉府還缺幾個女臨工,桂月就跟著去了。官人娘子相中了桂月,就把她留在了府裡頭。”
他們這邊正說話,鄧祥伯從屋裡出來了,把畢承幾人領了出來。
出了院子,鄧祥伯先陪了個不是:“裡頭說話不方便,隻好委屈二位。”
畢承:“家裡出了這樣的事也是意外,二伯大約也不得空閒,我們就不叨擾了。”
鄧祥伯趕緊道:“我這外侄女的事兒不用大辦,隻明日辦一頓白席,後日他們爺仨就能跟你進城,就是不知道你二位等不等的及?”
畢承:“我們倒不急這一半日。”說完,看向炎顏:“咱們是在這兒等著,還是先回城去?”
炎顏:“既然人家的事就辦一日,咱們就在莊上等也無妨。”
畢承見炎顏答應留下,便向鄧祥伯道:“那我們就留下候著二伯他們,還勞煩鄧祥伯幫忙安置下處。”
鄧祥伯趕緊道:“這個便宜,我二哥家裡就有現成的空屋。”
這邊說妥了,鄧祥伯讓鄧江進去把他媳婦喊出來,帶畢承和炎顏回自家安置。
炎顏跟著鄧江媳婦往回走,見鄧江媳婦悄悄拿袖子拭眼角,便問:“桂月姑娘出了什麼事?”
¥¥¥¥¥¥
偶談
(聽說有的站看不到作者說,玉簫暫且把偶談放在正文末端,為方便更多讀者看到。目前還是免費期先這樣,等開始付費,玉簫會挪到作家說裡去(* ̄︶ ̄))
關於炒米,有南北區分。
在汪曾祺老先生的故鄉江蘇高郵,就有做炒米的習慣,先生在其作品中曾提到過。
老四川有炒米糖開水,以前的車站碼頭都有賣,價錢便宜亦可果腹。
北方尤其是內蒙古,當地的炒米其實並非大米製成,而是用一種黃色的叫做糜子的粗糧製作而成。蒙語叫做“胡日阿巴達“,就是蒙古米的意思。
內蒙的炒米最有特色,尤其像現在這樣寒冷的冬夜,用熱奶茶泡一碗炒米,那個味兒……不行了,我得去泡一碗。
噸巴找到的古幣猜著是什麼了嗎?猜對的小夥伴玉簫贈送奶茶炒米哦,書坪區獎品美圖已上傳,小夥伴們可以先過下眼癮,嘿嘿~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