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昕竹能默誦下來虞頌完親手撰寫的劍道講義就有一百多卷。
這一百多卷講義裡,記載的關於虞頌個人領悟的觀點闡述有數百之多。
虞昕竹對這些父親親筆撰寫的劍道闡述倒背如流。
她之前想過,父親如此多對劍道看法中,有一兩條未闡述分明的,她或可拓展講解,或將殘缺補全,這些在父親高屋建瓴之上填補的小漏洞,嚴格意義上也算她自己領悟的成就了。
畢竟父親的講義廣博精深,想超越父親對劍道的認知,就算老島主親自來便道,也未必能發掘新意。
至少算她自己悟到了些東西吧,她本身就站在父親的肩膀上,起點高度自然比一般劍修不同,能填補一點點,在彆人看來,也已經不容易了。
在登上問道壇之前,虞昕竹就是這麼打算的。
可是當虞昕竹幾乎把父親的道義全部闡述過一遍的時候,她才驚覺,父親建立起來的這些道義不僅精妙,且論證闡述詳儘完備,幾乎嚴絲合縫毫無破綻。
自其中足見父親行事之嚴謹,治學之苛刻。
父親的精神讓虞昕竹佩服不已。
同時也讓虞昕竹痛苦不已。
這就意味她根本就沒辦法見縫插針展開屬於她自己的論述。
也就是根本沒空子讓她鑽!
儘管,此刻下方前來觀摩問道的修士們聽得異常認真,整場氣氛仍舊肅然安靜。
但是虞昕竹心裡清楚,大家聽得認真的原因是被父親這些精深的道義內容吸引,跟她自己完全無關。
她講的再精彩,天道無回應,就證實了這些內容是劍閣已經有的,是父親的,非她的。
講了大半個時辰了,她頂多隻是個搬書匠。
但是講完了這些,她就需要真正拿出屬於她自己領悟到的新東西,唯有這樣才有機會問道成功。
可是,越敘述父親的道義,虞昕竹的心境越絕望。
父親居然是如此完美的劍修,這不光讓毫無心意的虞昕竹心情焦慮,更讓她自慚形穢。
虞昕竹不光心情沮喪到了丁點,就連自尊心都被父親的優秀打擊地支離破碎。
更糟的是,劍閣最精妙的那些講義馬上就要講完了,儘管聽過了這些講義,下麵來觀摩問道的修士們已經算不妄來一趟了。
可是她如果沒有自己的東西講出來,這場問道就算一敗塗地。
如果輸了這場問道,她不光再無前途可言,還會連累父親,連累劍閣。
虞昕竹都能想到,一旦這場問劍道敗北,戎莫愁不光有充足的理由把她趕出劍閣,趕出天悲島。
他甚至還會以此為契機刁難父親,刁難劍閣!
這個後果虞昕竹之前不是沒想到過,隻是她覺得憑借父親浩如煙海的道義為基礎,她自其中參悟一點點自己的東西應該不難。
她還是太天真了。
當真正站在問道壇上,把父親的道義誦於天下修士的時候,虞昕竹才真正幡然醒悟。
她要講出來的東西,應是與父親的道義比肩的義理,才能叩開天道法門。
可是,眼看父親的道義就要講完。
眼看對麵的時香越燃越短。
可是她卻一點頭緒都沒有,還因為太過緊張,心緒也越來越亂……
虞昕竹的喉口有些乾澀,因為心急,她都忘了用靈炁滋潤,發出的聲音也有些沙啞。
劍閣眾弟子緊張地仰頭注視著自家的小閣主。
一直麵無表情的虞頌,放在膝蓋上手早已收緊,手背青筋暴起。
長生閣裡
走了耿通,隻剩一人獨坐的戎莫愁,目光落在虞昕竹越來越明顯焦躁不安的臉上,再也不掩飾心中的得意,肆無忌憚地笑起來。
虞昕竹啊,這全是你自找的!
僅剩十分之一的時香,又落下一截灰燼的時候。
就在眾人已經因為隱約猜到今日問劍道恐怕要黃,再一次開始竊竊私語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