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昕竹認得少翡。
在炎顏尚未把她和孟華宗的女弟子們帶回來之前,在招親擂艾香出麵揭穿炎顏女兒身份的那次。
少翡當眾甩艾香的那個耳光,包括她這個人,都給暗中關注的虞昕竹留下了很深的影響。
後來聽阿桂說炎顏收留了少翡和她的女弟子,虞昕竹便也選了許多禮物贈送給少翡和她的女弟子們。
其中就有每個女孩子兩身上乘絹絲的修士服,另外還有許多天悲島特供的上好丹藥。
又因為少翡當日帶走艾香,為炎顏解圍之舉,虞昕竹還特地將自己用的一鼎丹爐贈與少翡。
虞昕竹的丹爐,是赫赫有名的名鼎,其名“嬰垣”
《山海經》中有載,又西七十裡,曰羭次之山,漆水出焉,北流注於渭。其上多棫、橿,其下多竹箭,其陰多赤銅,其陽多嬰垣之玉。有獸焉,其狀如禺而長臂,善投,其名曰囂。有鳥焉,其狀如梟,人麵而一足,曰橐?[其實應是非巴(上下),讀音同“緋”],冬見夏蟄,服之不畏雷。
虞昕竹的丹爐鑄造的材料,便是經中所載的“嬰垣之玉”
嬰垣的本意是佩戴的飾物,其意便是形容此玉色澤形態細膩溫潤,適合佩戴在身上作為裝飾,另外也體現出其稀缺的昂貴價值。
其實嬰垣之玉還有一個特殊的性質,就是其質地堅硬無比,悍不畏天雷。
“有鳥焉,其狀如梟,人麵而一足,曰橐?[非巴(上下)],冬見夏蟄,服之不畏雷……”
如果隻讀這段經義原文,會誤以為隻是這種長的像梟是鳥獸不畏雷。
但當虞頌當年闖蕩西方大陸時,真正登上羭次之山方才發現,不光是山中鳥獸不畏雷,其實是整座“羭次之山”上長的玩意兒都“不畏雷”
虞頌收集山中特產的“嬰垣之玉”帶回來交由天悲島攢寶閣的老閣主幫忙鍛造,終於煉製出虞昕竹贈給少翡的這鼎丹爐。
丹爐堅固異常,不畏天地人三火,熔金鍛玉輕而易舉,煉丹絕對沒有炸爐的風險,還能幫助丹師彙集仙藥氣息。
是難得一遇的好鼎。
當時虞昕竹把嬰垣鼎放在少翡麵前的時候,少翡都不敢置信虞昕竹竟將如此寶鼎贈送自己。
少翡當時說什麼也不肯收。
可是當時虞昕竹就說了一句話:“我贈你重器,一是你當日之舉不光幫了阿顏,也是幫了我。”
“其次,我贈你此物自然也因有阿顏這一層關係。雖然你覺得這鼎貴重,但阿顏在我心裡,比這鼎貴重要千百倍,你安心收著,在我這兒它就值。”
少翡那日就明白了,這位小閣主把炎顏同她親生的姐妹一樣看待,這樣的情感已經超出了靈石珍寶能衡量的範圍。
在虞昕竹的心裡,隻要她能給的,為了炎顏她都能送。
所以,當少翡看見虞昕竹坐在這廂院子裡的時候,剛才還緊張的心緒陡然就放鬆下來。
虞昕竹看見少翡,溫和一笑,亦招呼她師徒倆過去說話。
少翡領著餘真走到跟前,一齊同虞昕竹行了禮,少翡往黑洞洞的樓上看了一眼,正要開口,虞昕竹先笑著倒了一盞茶遞過來:
“阿顏也不知上哪兒頑去了,害我等她任久,我一人等的無趣,你師徒來的正好,咱們就著茶說說話。”
少翡看著虞昕竹眨了眨,沒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