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稀裡糊塗的太子就被定了罪——弑君、謀逆!
太子性子驕傲,在最開始的時候也為自己辯白過,但是皇上哪裡會聽。
或許皇上心裡也有一絲明白,這件事情跟太子沒有關係,但是——太子正值壯年,雖然在私事上“德行有虧”,但是在朝政上,他年輕有拚勁,朝氣蓬勃,確實比他已經要好的多。
雖然太子有時候行事還是有些不夠周全,但是太子學的很快,快的讓皇上有些擔心、害怕了。
因此,皇上並沒有聽太子的辯駁,就這麼認定了太子有罪。
然後——下聖旨、廢太子。
當天,太子並沒有接了廢太子的聖旨,而是將宣旨的人打了出去,關了東宮的大門——一把火燒了東宮。
那大火燒了三天,東宮裡一個人都沒有逃出去,太子、太子妃、太子的那些孩子們,還有哪些侍妾,東宮的宮女、太監全部都被燒死了!
皇上聽到這個消息之後,悲痛欲絕、吐了一口血,昏迷了一天一夜,醒來之後就下令徹查之前行刺的事情。
最後查出,事情跟二皇子和惠妃有關。
皇上雖說最後廢了賜死了惠妃,廢了二皇子,可是太子已經死了,而且他那一脈還都斷絕了,最後還是皇上從自己其他兒子那裡給自己的嫡長子過繼了一個,才算是沒有斷了香火。
可是——這過繼的兒子,又有什麼好用,而且還是過繼的太子的兄弟的兒子。
要知道在算計太子的事情上,他的那個兄弟沒有參與過——還真有一個,就是總是被欺負的,在宮裡跟個小透明一樣的四皇子。
這位四皇子的生母是個宮女,出身太低,而且還是皇上喝醉酒的時候爬床的,所以在皇上第二天醒來的時候,她就注定這輩子都沒機會得寵了。
不過這宮女也是好命,就那麼一次,就讓她四皇子。
孩子生下來後,她被封了個貴人,因為她這個孩子是注定被皇上厭棄的,所以也沒有妃嬪願意保養四皇子,四皇子就這麼名不正言不順的跟著自己的生母。
後來,四皇子進學之後,也沒少比其他的皇子給欺負了。
就這麼跌跌撞撞的,在宮裡長大了,後來到了年紀,還是因為他是兄長,若不成婚,會影響下麵的弟弟們,才在五皇子到了年紀時候,被五皇子的母妃提醒皇上,給隨便指了一個五品官的女兒。
可是這位四皇子也是好命,就是因為他出身太低,平日裡又是個性子懦弱,萬事不爭的性子,才沒有被死他皇子聯手對付,最後在其他皇子為了奪嫡鬥的你死我活的時候,讓他漁翁得利,最後繼承了皇位。
可是或許是因為小時候的事情,這位四皇子心眼真的是比針尖還小,而且也難伺候的很。
後來太上皇身體不行了之後,這位新帝終於掌權了,然後——所有朝臣的日子難過了起來。
或許是因為小時候的事情對他的影響太大了,新帝的性格是那種——極度自卑又極度自傲的人。
他不容易有人跟他的意見相左,也不容許其他人看著被他更加的有能力、有氣度。
現在這位皇上在最後的那幾年裡,因為皇子們奪嫡鬨得他心煩意亂,慢慢的就變得喜好奢侈,而且還變的喜好聽奉承話,變得喜好人順著他。
那個時候朝堂上被鬨得烏煙瘴氣的,在皇上退位成為太上皇之後,那戶部庫房裡的銀子加起來才幾十萬了而已。
說著的,都不如榮國府有錢。
新帝登基,或許是因為上麵還壓著個太上皇,所以最開始那段時間,他也算是勵精圖治了。
後來朝政被他理順了,太上皇有出來爭權了。
在後來——
頭頂兩聖的朝臣們好不容易盼著太上皇走了,新帝又鬨了起來。
先是排除異己的將太上皇的那些人都弄死了,之後——但凡是不順著他的,也都被弄死了。
那算時間——朝臣的日子難過啊!
新帝也不是很有能力的那種,畢竟從小他在宮裡真沒有學到什麼,其他的皇子拿他當個發泄的樂子,尚書房的師傅們也不敢為了一個皇子得罪了其他所有的皇子。
後來好不容易出宮了,他也多是躲在自己府裡,小心避禍,後來成為皇帝,絕對是天上掉餡餅了。
而當上皇帝後,最開始的時候,朝政也多是臣子們幫著處理的,後來他也學會了一些——可是這麼多的一個天下,哪裡是那麼好管的——
哎——
溫安想著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情,覺得自己日後要是伺候這麼兩位聖人——真是想想就心累。
而且自己還要照顧好邢家,解救十二金釵裡的那些女孩子。
再有這麼兩個聖人在後麵拖後腿——真的,分分鐘想要造反怎麼辦?
四皇子——還是乖乖的當他的小透明,就憑他皇子的身份,日後最次也是個郡王,他隻要乖乖的,想來日後不管是誰登基,日子都不難過。
剩下的其他皇子——甄貴妃的七皇子——說真的,就憑日後甄家在金陵的所作所為,再加上甄家跟賈家的關係,溫安都不能讓七皇子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