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拐走英蓮的這個拐子,最開始的時候,也不是什麼拐子,他當初也不過是一是走投無路,然後在看到帶著英蓮出來看燈的霍啟竟然隻顧著自己玩,而忘了英蓮,然後起了歹念,將英蓮給抱走了。
後來他雖然也害怕,但是孩子已經在自己懷裡抱著了,難道還能送回去不成?
他也隻能硬著頭皮,將孩子抱走。
然後或許是自己沒有被發現,讓他的膽子越來越大了,也就慢慢的乾起了拐子這一行。
但是他沒有自己的門路,拐來的孩子想要出手,卻不知道要往哪裡買,賣給人牙子——他又嫌賺不到多少。
畢竟他就自己兩口子,平日裡他出去拐孩子,自己婆娘在家裡看著那些小崽子。
但是因為隻有一個人,也不是每天都能在街上“撿到”肚子一人的小孩子,所以這些年來,這個拐子並沒有拐到多少孩子。
其中“香菱”——也就是甄英蓮是所有孩子裡長的最好的一個,所以,那個拐子就將她留了下來,想要養著,日後買個好價錢,畢竟她也算是自己拐來的第一個孩子,也是養的最久的孩子,因此,那個拐子的婆娘倒是對乖巧的英蓮有些心軟,沒有讓拐子將她跟其他孩子一樣,賣到那些見不得人的地方去。
但是那個拐子養了她這麼多年,也想要賺一筆,所以才會再收了馮淵的銀子之後,又將她賣給了薛蟠,兩家收錢。
隻是這次,沒有了薛蟠,那個拐子還沒有等來馮淵,就先遇到了封氏。
那個拐子想要將香菱給搶回來,但是封氏好不容易見到女兒,突然爆發了前所未有的力量,那個拐子竟然將她拉扯不開。
而一旁的嬌杏又鼓動旁邊看熱鬨的老百姓,所有人都圍著那個拐子不讓他走,最終等來了衙門的捕快。
一行人到了衙門之後,溫安派來的人先上前交給現在的金陵知府一封信,然後溫安的人就不再多管什麼,退到外麵等著看案子的審理。
那金陵知府見到溫安的親筆信,嚇得差點從椅子上掉下來。
要知道溫安是誰?那可是皇上的心腹好不好,雖說溫安現在是戶部尚書,但是他管著的——可從來都不隻有戶部的事情,朝堂上很多事情他都插得上手,這麼些年來不過是因為隻有他在戶部,那些亂七八糟的人才從借不出國庫的銀子,因此,皇上才讓他一直擔任戶部尚書的。
現在溫安都過問了這件案子,那金陵知府自然是要好好的審理。
其實事情也簡單,英蓮眉心的那點朱砂痣實在是太有特色了,雖然甄家老家那裡一條巷子都因為“葫蘆廟”的大火給燒了,但是原來的那些人到時都還找得到,他們衙門就有一個從前在“葫蘆廟”出家的小沙彌,所以很容易的就確定了到底誰才是英蓮真正的家人。
如此,甄英蓮終於找到了自己的家人,也改變了自己的命運,日後不也不會再成為薛蟠的妾侍。
封氏終於找到了自己的女兒,但是因為之前女兒被人拐走了的事情,老家和自己娘家哪裡都不能去了,而金陵也是不能留的。
畢竟女孩子被拐,這對一個女子的名聲來說可是很大的打擊,為了自己女兒的未來,她們必須要找一個沒有人認識、知道她們的地方。
但是她們三個女子,老的老、小的小,也就是一個嬌杏還算是頂事——但是嬌杏也不過是個丫鬟,有些事情也不方便她出麵。
畢竟現在這個社會——可不是那麼太平的,甄英蓮和嬌杏都漲了一副好相貌,而封氏年紀也大了,她們這一樣一家子老弱婦孺,可不就是隻有被人欺負的份。
封氏也想到了這些,所以在想了一天後,封氏決定跟著之前給她送信,助她找到女兒的人走——怎麼說那人之前肯助她,想來是個好人,最起碼的對她們應該沒有什麼壞心思。
而封氏會跟著自己派去的人上京的事情,溫安之前也猜到過一些。
所以早在之前,他就吩咐好人,若是封氏她們想要跟著上京——就讓她們跟著。
隻是京大不易居,她們三個上京來,倒是沒人認識她們,封氏可以帶著女兒重新開始生活,但是這日後的日子要怎麼過——卻也是個麻煩問題。
當然,這些現在暫時還不用溫安來考慮,封氏既然真的決定跟著上京來——就肯定考慮過這些。
等到封氏她們終於到了京城的時候,溫安給薛寶琴找的嬤嬤也找到了。
宮裡最不缺的就是嬤嬤,雖說每年都會放人出去,但是每年也都會進新的宮女、太監。
那些太監自然是不會出宮的,畢竟他們這樣身體有缺陷的人,在宮裡有同類,大家都一樣,誰也不用笑話誰,但是出宮了——周圍都是正常的人,就他是個有缺陷的,且先不說如何生活,但是這差距——也足夠那些心眼小的憋屈死自己。
反倒是那些宮女、嬤嬤,若是有機會,她們都是想要出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