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後,八皇子終於打敗了七皇子,登基為帝。
但是就像是王子勝原先預料的那樣,新帝登基,雖然有功勳世家的支持——但是現在建朝這麼多年,很多功勳世家早就已經從裡麵開始腐爛了。
除了老祖宗留下的人脈,很多功勳世家已經沒有可用的人才,就如同曾經一門雙國公的賈家,現在在朝為官了也不過就是賈政這個工部的五品員外郎。
登基之後,新帝才發現自己之前想的太過簡單,手裡沒人,他的很多命令更不都發不出去。
或者說是發出去也沒有人會理會自己的命令。
又一次在早朝上被朝臣們給懟回來的新帝在下朝之後,回到乾清宮就砸了自己龍案上的所有東西。
新帝的外祖父跟進來就看到滿地的狼藉,慢慢的撿起了自己腳邊的奏折,放到了龍案上。
“皇上這養氣的功夫,還是不到家啊!”
“外祖父——那些朝臣實在是欺人太甚,朕是皇帝,他們不過是拿著朕發給他們的俸祿辦事的下臣而已,憑什麼反駁朕的命令。”
“皇上年紀還小,皇上上麵的幾位皇兄早了那麼多年入朝,朝堂上的哪點人脈早就被他們瓜分乾淨了。皇上現在手裡沒人可用,隻能先忍他們一時。一朝天子一朝臣,這些事情——隻能慢慢來。”
“慢慢來——慢慢來——朕還要忍他們到什麼時候。朕是皇帝,是天子,是天下之中,憑什麼還要忍他們這些朝臣。”
“現在太上皇還在,朝堂之中還有不少太上皇的人——剩下的那些——也多被皇上的皇兄瓜分了。皇上現在必須要現有自己的人脈,能夠跟他們抗衡,才能圖謀其他。”
“可是——外祖父也說了,那些朝臣早就被瓜分乾淨了。父皇——父皇現在心裡隻有大哥留下的那個兒子。朕都已經登基了,可是父皇還是捏著自己手裡的那些權利不肯給朕,明顯就是留給那個小崽子的。朕——朕除了外祖父和皇後娘家的人,那裡還有什麼人可用。”
可是自己外祖父和承恩公家也多是有爵位在身的功勳世家,家裡已經沒有幾個子弟入仕了,他——真是手裡沒人可用。
薑家老太爺心裡也明白自己外孫的難處,可是——現在的功勳世家也幾乎都處在這樣一個隻有爵位沒有官身的尷尬之地,他就算是想要幫忙,也不知道要怎麼辦。
“皇上可還記得——景瑞太子?”
“大皇兄?”
新帝的年紀跟當年的太子相差了不少,他開始記事的時候,也正是太上皇打壓太子最關鍵的幾年,講真的——當年他們這些小皇子對當年的太子還真沒有什麼記憶。
那個時候,他們母妃都拘著他們不讓他們跟太子有太多的接觸。
後來太子**,太上皇心裡又對太子充滿了愧疚,所以在後來還給了太子一個封號——景瑞!
“現在朝堂上除了太上皇的人和其他幾位皇子的人,還有不少中立的。而這些中立的人多是當年景瑞太子的人。”
要說當年的太子,確實是個人才,想來當年若是景瑞太子堅持下來,現在登基——絕對會成為一代明君。
也不知道當年太上皇是如何想的,那麼拚了命的打壓太子,最後竟然逼死了太子。
然後又在太子死後,表現的那麼一副傷心欲絕的樣子。
或許就是報應吧!
太子死後,下麵的皇子接二連三的出事,最後鬨得皇上拖著病體,又硬撐了兩年,然後選中了八皇子。
雖說他們家是這一係列事情的受益者,但是——也還是有些搞不明白當年太上皇的心思。
“外祖父的意思是?”
當年新帝還爭奪皇位的時候,功勳世家給了他不小的幫助。
但是其實新帝自己心裡明白,最開始的時候功勳世家都是支持自己的大皇兄的。
畢竟元後娘娘也是出身功勳世家。
元後娘娘的娘家可不是自己外祖家可比的,人家家族是真的有勢力的家族。
可惜誰讓後來大皇兄撐不住了,那些功勳世家前期的投入都打了水漂了。
隻是就算是後來那些功勳世家改為支持自己,但是他們也並沒有像當年支持大皇兄那般,拿出自己全部的籌碼。
為此他也惱怒過,但是現在他根基不穩,還要依仗著功勳世家的支持,所以就算是心低惱怒,也不敢表現出來。
“皇上若是你能夠收攏了當年景瑞太子的人——或許就有可能跟其他人一爭了。”
“隻是——當年大皇兄的人這多年來,就是父皇都沒有收攏了他們——朕——可以嗎?”
“皇上自然是可以的。要知道當年景瑞太子最後會走上絕路——說句大不敬的話,全都是太上皇逼迫的。他們是景瑞太子的人,若是投了太上皇,不就是背叛了景瑞太子。但是皇上您不同,您畢竟是天子,而且您跟當年景瑞太子的事情完全沒有關係,他們來投您本來就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您說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