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早在之前,王子勝也曾想過,若是小殿下能成事,說不到日後推了小殿下上位也好。
雖然難了些,名聲上不好聽,但是——隻要小殿下有心,也不是不能辦成這事。
隻是小殿下那性子——實在是不成事,那樣隻知道風花雪月的性子如何能夠治理好這個國家。
當年太子跟太上皇關係還好的時候,太子跟著太上皇處理奏折,王子勝也曾經跟著太子看過奏折,也知道皇上每天要處理多少事情。
更是知道皇上的每個決定對這個國家有多麼深遠的影響,一個不少——說不得就要造成生靈塗炭。
景瑞太子是個心懷天下百姓的,王子勝也不說多麼愛民如子,但是卻也不是那種不顧天下百姓人。
因此,在確定了小殿下確實不適合上位之後,他還是決定按照之前的計劃來。
隻要讓皇位回到景瑞太子的血脈手中就好。
現在新帝後宮已經有幾位嬪妃都身懷有孕了,怎麼也會有皇子出生。
而他打的注意就是日後讓小郡主的女兒嫁給皇子,然後他就會權利拱那位皇子上位。
然後等小郡主的女兒生下皇子,再拱那位皇子上位,這樣最後在皇位上的皇子,身上也就會有了景瑞太子的血脈。
在之後——還可以讓小殿下未來的孫女嫁給後來那位皇子,慢慢的加固景瑞太子的血脈。
隻能說王子勝終究還是這個時代的人,謀逆——他想過——但是不到萬不得已,他卻也不會做的。
畢竟那是一個賭,成了自然是最好,若是不成,那可就是誅九族。
所以跟其他盼著孫子出生的人不同,王子勝更加盼著王仁給他生孫女。
雖然他自己更愛孫子,但是孫女——關係到日後他的計劃。
他花費了這麼多的心裡,拉攏了那麼多朝臣,還望其他人後院裡塞人,可不就是為了在日後方便他拱他挑中的那位皇子上位。
當然了,這些辦成了還不知道要多少年之後,現在王子勝要忙的,是王熙鳳的婚事。
“張家?張家不是賈璉的外家嗎?聽說賈璉現在還在張家讀書!”
這要讓鳳兒嫁去張家——若是再遇到賈璉——
“師傅跟師娘早就沒了不知道多少年了,之前張家三位師兄是因為在老家那邊——畢竟是被貶出京城的,住在一起也好互相照應。現在回京了,也要開始考慮分家的事情了。畢竟三位師兄孫子輩的都好幾個了,甚至張家長孫都準備要開始相看了。再這麼住著——實在是不方便。我說的是老三家的小兒子,而賈璉是跟著大師兄他們的,等到日後分家——三師兄他們是要搬出來的,自然也就見不到了。而且我也跟三師兄說好了,風兒嫁過去,就在他們家住一年,然後他們家也分家。”
“這父母在,不分家,師兄身體可硬朗著呢,你好好的去跟人家說是什麼分家。”
“分家怎麼了?我這也是為了他們家好。看看榮國府那鬨騰的事情,滿京城的誰不知道。若是當初賈代善死了,榮國府能夠接著分家,也不會鬨出現在這些事情來。我們家也就是隻有仁兒一個兒子,若是再有一個——我也會等著他們都成親了,就直接給他們分家。趁著我們還在分家,也省得日後他們為了點東西鬨得跟烏雞眼一樣,丟人。”
“張家——是很好,隻是因為之前賈璉的事情,我就怕日後鳳兒嫁過去,張家人會不會心裡不舒服。”
雖說他們都知道當時沒發生什麼事情,但是事後王雲露還傳了一會流言。
流言這東西——是解釋不清楚的,不然他們鳳兒的婚事也不會拖到現在。
那樣的事情,誰家不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跟他們家家是相當的人家都不愁婚嫁,聽到之前的那些流言,就算是有聰明的覺得當時肯定沒事,怕是也不會選擇他們鳳兒。
又不是沒有彆的選擇了,何苦就選了張家。
“哎——其實選擇張家,我也是考慮過的。彆的不說,張家家風好,但這一條‘四十無子才可納妾’就足夠讓不少疼女兒的人家向往的了。而且——之前的事情,畢竟有流言傳出,現在我還在,有我們給鳳兒撐腰,日後鳳兒不管嫁到誰家去,都不怕那家人會欺負了她。但是——人總有時運不濟的時候,當年我們兩個誰能想到我們會有那麼狼狽的離開京城的一天。張家人厚道,不像榮國府那樣的人家,看著人家娘家遭難,就害了人家的女兒。”
說道這裡,陳欣湉想起了曾經的張氏,心裡也挺不是滋味的。
“還有就是,張家雖說是賈璉的外家,但是也正是因為這個,他們對當時的事情更加的清楚,知道賈璉跟我們鳳兒沒什麼,不過是王雲露亂傳的流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