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寶玉是個很聰明的孩子,這點是誰都不能否認的。
而且賈史氏一直都會賈寶玉寄予厚望,就想著日後賈寶玉能夠出人頭地,給她長臉,給她撐腰。
雖然每次看到賈寶玉哭鬨著不想要去族學讀書的時候,很是心疼的隨他去了,但是賈史氏心裡其實一直都沒有放棄讓賈寶玉好好讀書的想法。
畢竟——-總不能大房的已經長大的兩個孩子都是自己科舉入仕,到了賈寶玉這裡,就要靠裙帶關係——這樣會顯得自己很不會教孩子。
在賈史氏看來,賈寶玉不願意去族學,肯定是族學裡教的不好。
畢竟賈代儒自己才是個一個秀才,他的學問又能好到哪裡。
現在聽說林黛玉自己帶了一個進士出身的先生,賈史氏就想著讓賈寶玉跟著林黛玉一起跟那個先生學習。
隻是——這件事情還要慢慢的來,賈寶玉那邊——賈史氏也決定要好好的跟他說,不能讓他在跟之前一樣的任性了。
賈寶玉還是比較怕賈瑚的,所以在賈瑚來了之後,賈寶玉就表現的很乖,比在賈政麵前表現的還要好。
緊接著,賈瑤和賈探春也來了。
賈史氏幫三人互相介紹了一下,三人互相見禮之後,賈史氏就讓張巧曼帶著林黛玉先去見賈赦,然後再去見賈政。
賈瑚本來也是跟著其他人要走的,但是卻被賈史氏留下了。
賈史氏將其他人都趕走了之後,就問起了賈瑚顧先生的事情。
“確實是一位非常有才華的先生,其實我之前也曾聽說過他。但年他考中了二甲第六名,是個非常不錯的成績,進了翰林院,但是卻在三年後就辭官了,說是不適合官場。之後他就離京了,沒想到竟然被姑父請去教導表妹,姑父也真是大麵子。”
“瑚兒,你也知道寶玉平日裡在族學哪裡學的並不順心,你代儒叔祖父自己也不過是個秀才,如何能夠教導好寶玉。所以——我就想著送寶玉跟你林妹妹一起讀書,你覺得如何?”
賈瑚看著賈史氏,心裡都有些佩服她打的好算盤。
顧方知是真有真才實學,為人也非常的圓滑,當年他其實也並不是不適合官場才辭官的,而是因為他發現有人準備拿他頂罪,可是他自己隻是“寒門學子”出身,並沒有多少人脈。
雖說有幾個同科、同年——但是那個時候這些人顧方知都不怎麼相信了。
最後他思來想去,唯一的自救辦法就是辭官,徹底的躲出去。
然後在林如海的幫助下,顧方知辭官,然後將之前那些人準備要拿他頂罪所收集的證據也都暗地裡毀掉了,他也算是安全了。
顧方知家裡其實也算是個小地主。
尤其是在他當年考中了秀才、舉人之後,家裡可以免稅,有了多餘的餘錢,就立刻都買了地了。
可是後來,顧方知的父親病重,家裡的餘錢都花光了,沒辦法甚至還買了幾畝地,但是他父親還是沒有被就下來。
緊接著他父親去世後,他母親的身體也不怎麼好了。
顧方知是家中的長子,之前父親還在,所以家裡也沒有分家,之前他讀書的時候,是全家供養他的,後來他考中了秀才,讓家裡免了稅務,還慢慢的讓家裡多置辦了不少地,也算是回饋了家裡了。
現在父親去世了,母親身體也不好,總不能讓家裡繼續賣地。
地是農民的命,不到萬不得已,是沒有人願意賣地的。
所以,最後思來想去的,顧方知找到了林如海,然後成為了林如海的幕僚。
家裡的產業也都跟他的幾個弟弟給分了,母親則由他來贍養。
畢竟之前家裡為了供他讀書,也確實是花費了不少,這麼多年來,父母也是最偏疼他,現在由他來贍養母親也是應該的。
林如海很欣賞顧方知,所以給他的費用也確實不少。
這些年來,顧方知也陸陸續續的置辦了不少的產業。
畢竟——他也有自己的孩子,老大已經是舉人了,老二人也考中了秀才,他還有一個小女兒,再過兩年也準備出嫁了,一大家子的生活跟女兒未來的嫁妝,這些都需要銀子。
同時若是老大日後考中了進士,做了官——他怕是也不好在再林如海這裡乾下去了。
所以這次他才會選擇來京城,幫著林如海提前打點,順便照看這林黛玉,就是想著現在多幫林如海一些,日後自己要走了的時候,林如海怕是也要多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