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一來對魏雪念的名聲要好一些,日後也能少些人拿這些來說三道四的。
之後的事情就簡單的多了,林母本來就很喜歡魏雪念,所以在林子君回去說起這事的時候,林母並沒有什麼不同意的。
至於說魏雪念的名聲——就算是不為彆的,單憑她跟魏母一輩子的朋友,她也是相信魏雪念的。
尤其是魏雪念也算是她看著長大的還在,對於魏雪念她哪裡有什麼不清楚的。
林子君是真的喜歡魏雪念,所以就算是對著林母,他也是說自己是在出京的時候就遇到了魏雪念,之後魏雪念是比他帶著去了蘇州。
至於為什麼沒有往京城裡送消息,是擔心那些綁架了魏雪念的賊人還不死心。
畢竟敢綁架朝廷重臣的賊人——肯定不會是簡單的劫匪。
所以為了避開那些劫匪,他們再怎麼小心謹慎都不為過。
對此——林母自然是相信的。
“你這個還在,雖說你的心是好的,但是這事也不是這麼辦的。彆的不能說,我跟你師傅師娘他們總要送個信來說一聲。還有你說說你——其他人又不知道念兒在你哪裡,你派人回來捎個信怎麼了!哪裡就這麼巧的劫了你的信件去了。好吧——你怕信被人劫走了,那麼派個人回來帶個口信總可以吧!”
“這個——這個——兒子不是當心擔心過了,沒想到嗎!”
“你啊——我這個當娘的還不了解你,也就是念兒的事能夠讓你這麼上心。不過——你這次倒也算是得償所願了。”
林子君對魏雪念的心思,彆人或許是不知道,但是林父、林母還有魏父、魏母都是清楚的。
隻是之前魏雪念跟賈代善已經定親了,所有他們也就都沒有再說什麼。
而這次賈代善娶了史家女,自然也就跟魏雪念沒有關係了。
之前賈源還為了此事特意上魏家說明了情況,將一輩子脾氣都很好的魏父給氣的直接將他打了出去。
之後魏家就跟榮國府算是撕破臉臉了。
隻是賈源畢竟是開國功臣,魏家在大慶朝隻能算是“新興家族”,哪裡能夠鬥的過賈源。
尤其是後來寧榮兩府和保齡候府合力拱賈代善上位,讓賈代善能夠原爵承襲。
那時候賈代善就成為了“四王八公十二候”的代言人,短時間內魏家是沒有辦法報仇的。
但是後來,賈赦竟然隻繼承了一個“一等將軍”的爵位,還有榮國府竟然敗落的那麼快,若說沒有魏家動手——怕是沒人會相信吧!
而且賈代善去世的時候,以他習武和他的年級來說絕對算的上是“英年早逝”了,這其中到底如何——又有誰知道呢!
林父哪裡自然是有林母去說。
要說林父——也是個“可憐孩子”。
林家是有侯爵的爵位,傳到林父這裡隻是第三代。
要知道賈源還活著,而林家的爵位已經傳到了第三代——這個其實也是有原因的。
第一代文淵候是蘇州林家的嫡次子,上麵有一個病弱的哥哥,下麵有一個活潑的弟弟,所以被夾在中間的文淵候雖說聰明好學,但是卻也還是最不受重視的哪一個。
或許是因為打小不得重視,嘴說他也稱得上“學富五車”但是最後總是被忽略的那一個,因此,在當年太·祖·皇·帝起義的時候,他就投靠了過去,慢慢的成為了太·祖·皇·帝手下的第一謀士。
那個時候太·祖·皇·帝手下並沒有什麼文臣,為文淵候也確實是有才華,因此恨得重用,連帶著他的兒子也在太·祖·皇·帝麵前很是得臉。
後來——第一代文淵候積勞成疾,在大慶朝還沒有建立的時候,就病死了。
他的兒子接了他的位置,依舊還是太·祖·皇·帝身邊的第一謀士。
後來大慶朝建立,其實最開始被封為侯爺的,是第二代文淵候,但是第二代文淵候念著自己的父親,所以就上折子要將自己的爵位讓給自己的父親。
太·祖·皇·帝念著跟第一代文淵候之間的情誼,也念著第二代文淵候的孝心,所以就同意了第二代文淵候的折子。
就這樣追封了第一代文淵候。
而第二代文淵候早年在戰場上也是受過傷的,再加上他是文臣,早年嘔心瀝血的熬壞了身子,所以早早的也就去了。
而第三代文淵候——也就是林如海的父親他當年出生的時候,他父母也不過才十六七歲,父母年小,身體都沒有長成,生下了他天生就有些弱症。
後來父親也不在家,家族早在當年他爺爺追隨太·祖·皇·帝的時候就將他們這一支給除族了,留著他和母親在家裡整日裡提心吊膽的,身體如何能夠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