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代善也是希望自己家能夠改換門庭的,兩兄弟還算是有遠見,知道日後是文臣的天下,武將會慢慢的變得不再怎麼受重用,所以——日後若是想要讓自己的家族繼續這麼輝煌下去,改換門庭是他們唯一能走的路。
甚至賈代善已經想好了,日後也要給自己的兒子找一個文臣家的女兒。
賈敬的妻子崔氏就是文臣家的女兒,賈敬運氣還算是好,他自己努力,小小年紀就有了功名。
再加上哪個時候,本朝建朝時間還不是很長,武將還算是受到重用,賈敬因為自己哥哥去世,他成為繼承人,哪個時候有些被嚇到的賈代化早早的就給賈敬訂婚——訂婚的時候崔氏才十三歲。
所以哪個時候賈敬其實還是很容易就找了一個文臣家的姑娘。
可是這兩年,天下太平了,武將的作用越來越小了,反倒是文臣更加的受重用,甚至文臣跟功勳世家之間也開始發生摩擦了,而賈赦想要成婚——怕還要再等兩年。
所以——等到賈赦成婚的時候,賈代善想要給他找一個文臣家的姑娘,怕是很難。
就是不知道到時候賈代善會怎麼做。
而想要讓自己家改換門庭的賈代善對於自己堂哥行要建立族學的事情,也是很支持的。
但是再聽了之後賈代化說的那一條條的,賈代善覺得——
“又必要嗎?族學隻是讓家族重的子弟去讀書的,這——一個月隻能回家一趟,是不是有些過了。還有——他們是去讀書的,不是去享受的,這每人配個書童——”
“我覺得很有必要,讓他們都留在族學裡,是為了讓他們更好的用功。不用回家,他們也就不用操心家裡的事情。而每個人配個書童——除了讓他們更加用心的讀書,其實也是給他們一個動力。有人伺候著的日子自然是好過的。若是他們日後一直都想要過這樣的日子,那麼就用功讀書。等到他們考中了進士——我會將哪個書童的一家子都給他們。而想要日後也帶走哪個書童,就必須要從族學裡畢業。而族學畢業的規矩就是必須要舉人的功名!”
賈代善對自己堂哥說的那些——受教了。
他覺得就這些——打死自己也行不到,在他哪裡,族學就是個讀書的地方,找個小院子人,收拾幾間屋子,然後再請個先生,就足夠了。
可是現在聽自己堂哥說——原來裡麵還有那麼多的名堂。
“但是找個女子學堂——”
“代善啊!你家哪三個庶出的女兒現在如何了?可請了教養嬤嬤教導規矩了?”
“這些都是史氏在安排的,她之前說那三個庶女讓她們姨娘教導的性子有些懦弱,實在是有些讓人看上眼。我之前也她們的時候,她們每次見到我都怕的發抖——哎——不過是庶出,日後也不過是一副嫁妝嫁出去。就這樣吧!”
“胡鬨!你聽聽你這說的是什麼話!她們三個雖然是庶出,但是卻也是你的親生女兒,你怎麼能這麼說!而且我們這樣的人家,就是姐兒也是尊貴的,日後可都是能夠聯姻給家裡帶來好處的。她們雖然是庶出,但是你是國公,你國公爺府上庶出的女兒那也是有的是人來求娶的。你怎麼能什麼都不管,還說什麼‘就那樣’!你的腦子呢?留在邊關了!你也不想想,就你剛從邊關回來的時候,那一身的煞氣,不要說女孩子了,就是敬兒哪個時候都已經中了進士,進了朝堂了,看到你還不是一樣的有些害怕。她們沒怕的暈過去已經算是不錯的了。還有就是——誰家的庶出女兒在麵對嫡母的時候不是小心翼翼的。你之前這麼多年不會來,她們在賈史氏手底下討生活,日子過的怎麼樣還不知道呢!你隻聽賈史氏的話來判斷她們,不覺得對她們不公平,也不覺得武斷嗎?”
“大哥,我之前在邊關那麼多年,都是史氏在照顧家裡,照顧母親。”
“她做人媳婦的,照顧家裡,孝順婆母難道不是應該的嗎?怎麼——什麼時候做這些事情也成了功勞了。就算是沒有她,你娶的是彆人,她們也一樣會將家裡照顧好的。”
而且就賈史氏做的那些事情——真當他什麼都不知道。
賈代化對自己府裡的事情並不怎麼關心——因為他知道兒媳婦會照顧好寧國府。
但是因為之前自己堂弟在邊關,他對榮國府反倒是非常的關心。
而且他早年母親死得早,後來一直都是嬸娘在照顧他,所以他對自己嬸娘也是非常的孝順的,關心自然就多一些。
這麼多年賈史氏一直都在跟嬸娘彆苗頭,這個賈代化是知道的,但是畢竟是弟媳,還是隔房的,他自然是不好說什麼,也不好做什麼。
就想著自己堂弟回來後情況會好轉,但是——後來堂弟是回來的,但是那腦子好像是留在了邊關了,回來沒幾天就被自己媳婦籠絡了過去,之後就是媳婦說什麼就是什麼。
賈代化見也沒什麼大事,又不是自己家的事情,他也不好多管什麼,最後也隻能自己多孝順一下嬸娘。
就是可憐了赦兒哪個孩子,打小就不得自己母親喜歡,現在連帶的父親也更加疼愛弟弟。
不過好在他是嫡長子,日後家裡的一切都是他的,熬幾年——也就過去了。
隻是賈代化是怎麼也沒有想到,賈史氏那麼能活,最後不光熬死了賈代善,還又多活了那麼多年,最後更是作天作地的將寧榮兩府都作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