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4章 第二十二章(1 / 2)

但是想到那個產量——好在去年種的好,不然這種子怕是要將薛家名下大半的莊子都種上了。

但是今年再收了——薛謙就要想著要怎麼安排那些東西了。

雖說他們薛家名下有不少的酒樓和客棧什麼的,甚至薛謙還暗中控製著一家樓子,這些地方都可以消化了這些東西——就算是不行不是還有薛蟠的院子嗎!

但是誰讓這些都東西這裡沒人見過,入口的東西,一般很少有人敢嘗試。

他們倒是可以讓畜生或者是那些窮人先嘗試——但是如此一來這些東西可就掉價了。

因此,薛謙這幾天一直在考慮自己家莊子地裡的那些紅薯和土豆要怎麼安排。

要說薛謙前幾天可還在頭疼,覺得自己這次失策了。

之前看這樣東西產量那麼高,味道也很不錯,一時見獵心喜,除了自己家裡留了些嘗鮮,其他的全種上了,結果現在好了——可千萬彆砸手裡了。

原本薛謙都已經想著要不要將東西送內務府去,這種產量高的吃食,隻要確定了之後,可是大功一件。

可是如此一來就要通過內務府——內務府的那些人可都不好應付,而且這高產的糧食真要算起來,算是政績的,難保他們不會從中高點什麼小動作。

所說東西在自己莊子上,倒也不會讓他們沒下自己的功勞,但是這用口說的,總不如親眼看見的來的震撼。

薛謙也算是見過世麵的人了,但是第一次見到收紅薯和土豆的場景,還是驚訝的晚上都沒能睡著,真的——那畫麵太過震撼了。

而現在皇商竟然要南巡——到時候他們金陵必須是要來的,若是能夠在這個時候將東西呈上去——

隻是這東西讓誰幫著引薦——就不好說了。

原本甄家是最好的人選,但是薛謙眼看著甄家這些年來在金陵的一舉一動,總覺得心有些慌。

甚至從前幾年開始,薛謙就開始有意的跟甄家拉開些距離的,隻是這些年來甄家如同金陵的土皇帝一般,眼看著“花團錦簇”,有的是人捧著,而薛家畢竟是皇商,雖然豪富——但是甄家的銀子也是不少,倒也有些開始看不上薛家了。

若不是薛蟠之前考中了舉人,怕是不用薛謙做什麼,甄家自己就已經踢開了薛家了。

但是就是如此,這幾年來,也多是甄家的小輩們跟薛蟠相交,反倒是薛謙跟甄家的聯係是越來越少了。

所以這紅薯和土豆,薛謙是真的沒有想過讓甄家插手。

雖說甄家有“奉聖夫人”在,這些東西也不過是在皇上麵前提一句的功夫,但是薛謙卻還是防著他們。

最後薛謙想來——反倒是林如海是個合適的人選。

林如海管著揚州的鹽稅,皇上南巡的時候必須是要召見他的,到時候由他將東西奉上,倒也方便。

而且說不得還能幫林如海也在皇上哪裡得個好,到時候還可以讓林如海也得個“引薦之功”。

要說這些年來林如海也幫了薛謙不少,最起碼的因為林如海在,薛謙跟揚州的那些鹽商們做生意,沒人敢壓他這邊的利潤。

所以薛謙一直都承林如海的情,雖說他也知道林如海是因為最開始薛蟠發現了他幼子的不妥之處,這是回報自己。

但是不管如何,都可以看得出來林如海這人人品不錯,跟這樣的人薛謙也願意繼續相交。

所以這次有機會,他也願意給林如海這個好處,從而加深兩家之間的聯係。

在薛謙看來,自己兒子日後說不得就科舉入仕了,但是他們薛家在朝堂上是真的沒有什麼能力,現在交好林如海,日後也可以讓自己兒子在朝堂上有人幫扶一把!

他哪裡想到,他兒子雖然決定科舉,但是卻真的沒有打算入仕。

現在這一季的紅薯和土豆還沒有成熟,但是薛謙家裡還有上一季成熟的自己留出來的一些,給林如海哪裡送去的也不用太多,隻要有這麼個東西讓皇上嘗嘗鮮,也就可以了。

剩下來——皇上知道了有這麼個東西,肯定是要來金陵的,到時候自己這邊再來安排就可以了,無非就是用這兩樣東西做一桌宴席。

想到皇上就要來南巡了,到時候自己家裡這兩種高產參量的吃食就要遞上去了,這可是高產量的吃食,一畝地不知道比現在的糧食高出多少倍,這要是真的普及開來,可是造福民眾,功在千秋的大好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