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蟠回去之後就在想著新帝登基的事情,畢竟本朝還沒有過“太上皇”,所以禮部現在要先辦“太上皇”的退位大典,然後再辦新帝的“登基大典”。
不過這些跟薛蟠都沒有關係,薛蟠現在在意的是新帝登基之後的恩科。
若是按照現在的時間來算,明年就會開恩科,比他之前準備參加的下一屆會試提前了一年。
薛蟠現在也有些猶豫,按理說新帝登基第一年的恩科出來的進士可是跟之後科舉入仕的進士代表的意義不同,新帝登基第一年的恩科進士入仕之後也比之後科舉入仕的進士更加容易升官。
薛蟠雖然沒想過做官,但是若是有機會得到更好的——他自然是希望得到更好的。
隻是他現在有些不確定自己能不能高中進士,若是落到了同進士裡——那丟人可就丟大了,還不如等到第二年再考,還可以多讀一年的書。
但是說真的,雖然他是文科生,還是學的古典文學,但是對於“四書五經”,讀了這麼多年,他也真的有些讀夠了。
還有八股文,真的是很折磨人。
他們家現在有了爵位,日後不用他再去拚什麼出路,就他們家現在的銀子也足夠自己一輩子吃喝不愁不說,給他日後養兒子也足夠了,他自然是想要享受一下生活了。
要知道他上輩子過的多麼苦逼——他上輩子可是過勞死!
最後思來想去,薛蟠決定拚一把,就去考明年的恩科了。
所以在新帝登基大典之後,薛蟠就再次“閉門謝客”,對外宣稱自己要參加恩科,每日都用功讀書了。
好在薛蟠的努力終究是有回報,薛蟠最後考中了二甲,而且名次還算是不錯,中上遊,倒也還算是拿得出手的——最起碼的勳貴世家裡,薛蟠這樣的可以稱得上是“青年才俊”了。
這邊薛蟠高中,薛家在請客慶祝之後,照舊過著自己的小日子,隻是薛蟠開始被催婚了。
“我的親媽,不是兒子我不行成婚,你這裡隻要有人選——我都可以的!”
“你還說,我之前有沒有給你提過,你是怎麼說的?”
“媽,我的親媽!我就是要成婚,也要找個我看得上眼的吧!”
“我之前給你相看的那個不好了?”
“好——我不說,你讓寶釵來說!咱們先說崔家的姑娘——這家的姑娘不通文墨的,日後娶進門,你讓我跟她說什麼?胭脂水粉,還是衣裳首飾?既然是兒子的媳婦,總要挑一個跟兒子有話聊的吧,這是要過一輩子的,這要是娶進來一個沒話說的,你讓兒子怎麼過?”
“崔家的姑娘管家理事是一把好手,我這不也是希望幫你找個賢內助!”
“咱們這樣的家底,能夠跟咱們家結親的人家,誰家的姑娘是不教管家理事的?”
“那好——崔家的你不喜歡,那麼顧家的呢?”
“顧家的姑娘是讀書,但是讀的都是什麼‘女四書’,不是什麼‘烈女傳’,就是什麼‘女則’、‘女戒’的。媽媽也說了,咱們這樣的門第,日後娶進媳婦來是來幫我的,就這麼一個以夫為天的女子,她日後怕是事事都要靠我,又能幫我什麼?”
“這個也不好,那個也不好的,那麼你自己說,你想要找個什麼樣的?”
現在自己兒子也成了進士了,薛王氏心裡是真的高興,唯一苦惱的就是兒子的婚事,可是兒子是個不聽話的,她之前也給兒子相看了不少人家的姑娘,可是回來一提,兒子竟然是那個都看不上。
自己兒子現在也不小了,翻過年就要十八歲了,這樣的年齡,在彆人家裡孩子都已經滿地跑了,可是他——連個著落都沒有,這薛王氏如何不著急?
“我就想找個跟我有話說的,日後能夠跟我一起撐起家裡的。媽媽,我們家現在跟以前不一樣了,我的妻子日後就是侯府的少奶奶了,自然不能隻會管家就可以了。出門交際什麼的——能跟咱們這樣的門第結親的人家的姑娘都會,管家理事自然也不用說,但是隻會這些是不夠的,她總要能夠幫我才可以。”
“這個也不好,那個也看不中,真不知道你日後要娶個什麼樣的天仙。我是不管了,你自己跟你父親商量去吧!”
將薛蟠趕出去之後,薛王氏就跟薛寶釵抱怨了起來。
“真是不知道他要找個什麼樣的,也不看看自己現在的年齡,哪裡還要讓他挑的資格。”
“媽媽這就是氣話了,且先不說咱們家的門第,除了公主、郡主的,其他人家哪家哥哥配不上?就憑哥哥自身的才華,也從來都是哥哥挑彆人的。”
“我這不是著急嗎?不說他了,你現在的年齡也不小了,他是長兄,他不要說成婚了,隻要他定下來了,我再來給你相看也好說些。他這邊還沒有個著落,你的婚事——還不知道要拖到什麼時候。”
“女兒這裡不著急的,哥哥的婚事是因為哥哥要參加科舉才耽誤的,彆人誰家也說不出什麼的。”:,,.,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