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我統管全家2 養老生活安排上(2 / 2)

李家田地每年的產出,光是交稅和留夠家裡人吃的糧食,就要五分之四,剩下的可以賣錢,再加上其他雜七雜八的收入,一年至多不過十兩銀子,甚至更少。

如果李豐雪沒出息,還一定要讀下去,李家勒緊褲腰帶供著他,結果就是全家都吃不飽穿不暖。

如今家裡的活計大頭都在李豐收和李豐餘身上,不忙的時候,他們要去鎮上打零工,還要輪換著每年服一個月徭役,那比在地裡勞作一年還累,能生生把人身子骨折騰壞。

他們可以供弟弟十幾年,但不可能供一輩子,他們也有自己的家要養。

李豐雪有良心,他知道自己花的是家人血汗錢,才會做下如此保證,要知道,二十多歲才考中秀才的,可比少年天才多上百倍,多的是傾家蕩產在供一個讀書人,如果始終沒有功名,家破人亡就是結局。

可惜的是,他們這樣的農家,除了在土地裡刨食,唯一的出路就隻有讀書,而讀書又要錢,惡性循環,自然寒門難出貴子。

崔近月不用想都知道,這孩子壓力有多大,畢竟他也不知道,自己兩三年後能高中。

她也不會把所有希望都放到李豐雪身上,就這麼放任不管李家人繼續吃苦。

原身看重李豐雪,可李豐收和李豐餘兩兄弟也是她身上掉下來的肉,等著李豐雪兩年後考中秀才太遠了,秋收過後就會征勞役,崔近月決定今年就用錢抵役,不在此之前找到賺錢的法子,全家都不能安心。

便宜女兒在旁邊打著小呼嚕,崔近月則默默想著能做些什麼賺錢。

夏日裡勞作非常辛苦,少有人能抵得住大太陽,因此,他們隻能天蒙蒙亮起床下地,日頭高了回來,等到傍晚太陽不烈了再去一回。

如今地裡的活除了除草就是澆水,崔近月不需要跟著去,卻也是一大早就起來,去屋後的菜地忙活,而李小蘭則帶著李延昭上山打豬草。

忙到日上三竿,崔近月就回了屋,沒一會兒二兒媳包歡歡也挺著肚子回來了,今兒輪到她做飯,兩人一通忙活完,一家子才終於吃上了早飯。

彆誤會,他們這家庭是一日兩餐,早上九十點吃一頓,晚上五六點再吃一頓,除了秋收的那一個多月可以吃三頓,其他日子想都彆想。

餓肚子是所有人習以為常的感覺。

崔近月一天都沒過完,就不想再過這樣的日子了,她想了想,決定先到山裡搞點吃的。

原身是村裡的土著就這點不好,誰都知道她和她家裡什麼情況,不管是秘方還是手藝,她都不能輕易拿出來,把彆人都當傻子,必定翻車。

小河村位於南方,從這裡到府城都是群山環繞,還有一條白水河分流至各個鄉鎮,形鐘靈毓秀之勢,是可以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不過有這種本事的不多,大多數人都選擇了更安全的田地刨食。

畢竟不管是上山打獵,還是下河撈魚,都有一定的危險性。

小河村四麵抱山,每家每戶都依山而建,可以從幾個大衝口入山,也能從自家屋後麵上去,不過除了家裡的男丁,婦女小孩平日裡挖野菜打豬草什麼的,都是在山坡矮地裡活動。

李家後邊是一大片竹林,穿過竹林就有條踩出來小路能上去,也就上山砍柴時走走,再往裡是不敢的,沒有獵戶的本事,沒人敢往深山裡去。

崔近月卻是敢的,第二天中午,她就拿著鐮刀進山了。

家裡人都以為她隻是上山撿些野菜果子,並不知道她走完那條小路,仍然往深處而去。

山裡物產非常豐富,然而崔近月沒管,她隻盯著活物,靠著這兩天練出來的一點氣感,在山裡悄然橫行。

等到天快黑了,累塌了肩膀的李家人從地裡回來後,才發現娘竟然不在家,包歡歡都等了好一會兒了,隻以為婆婆在彆家。

李豐收察覺不對,“娘中午說進山弄些吃的,從山裡回來了嗎?”

其他幾人都不清楚,便又問兩個小孩,李延昭一問三不知。

倒是李小蘭,有點兒害怕地道,“大哥,我一下午都沒看見娘,等沒太陽就和小昭去玩了,娘不會還在山上吧?”

李豐收和李豐餘聞言都臉色大變,什麼都顧不得,就要順著後院往山上跑,然而還沒等走進竹林,就見對麵迎來一個人,不是他們娘是哪個。

柳小果和包歡歡也氣喘籲籲地跟了過來,李小蘭李延昭緊隨其後,然後六人齊齊愣在原地。:,,.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