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道庭真的坐不住了。
很快一個拜訪出使小分隊就組出來了。這是由三個道主組成的小分隊,代表了道庭如今的最強的三方勢力。
本來道庭對於產生道主的勢力,就跟對待其他冒出頭的神靈勢力一樣,都是采取無形擠壓它們生存空間的做法。
可是長生道主不僅勢力比較遠,而且壓根也不用他們擠壓。
人家幾乎啥都不缺。
反而是道庭,慢慢的看出來了長生道主的強大。想要跟人家交流交流。
說不定還能混點好處啥的。
本來海水倒灌,陸地隻要靠近災區的地方都是一片混亂,難民的流入給當地勢力的生存環境造成的了殘酷的打擊。
很多城池,鄉鎮,村莊都直接關閉,不允許難民進入。
沒吃沒喝也沒處討食的難民們自然不同意,於是各種偷襲,入侵,搶劫,霸占等廝殺打的如火如荼。
誰都不想死,可是資源有限怎麼辦?
隻能是混亂,然後是席卷各地的混亂。
原本還算安靜溫順的流民們經過海水倒灌的生死大逃殺,一個個也凶狠起來。
殺人和被殺,在他們這些看不見明天和希望的人眼中都太稀鬆平常了了。
道庭的拜訪隊伍,一路走過混亂區域,順手還需要解決一下周邊不斷靠近的暴徒們。
隨著他們的隊伍走過混亂區,逐漸靠近海洋。
反而走入相對平靜的地區。
至少這裡的人流都是朝著海邊走的,尤其是望著大型碼頭集中。
這裡曾經是一處巨大的城池。現在被拆建成了一處巨大的碼頭。周圍無數的人流,貨物流在不停的上船下船。
也這裡顯得一派的生機勃勃,大量的百姓哪怕破衣爛衫一個個也眼中帶著希望。
碼頭附近的海岸上,聚集了不少的百姓群體。
他們各自打著招呼,隻要有人來的,就會流入某個群體之中。
一個穿著普通清灰粗袍子的滿頭銀發的踩著木屐的老頭帶著身後的倆個年輕小子走到一群等候在這裡的襤褸百姓身邊。他尋了一個年歲頗大,滿臉褶子的老人問“老大哥,你們一起坐在這裡是做什麼呢啊?”
“我們在等船。”老人笑著道,雖然他餓的皮包骨頭。但是眼底還是留著希望的光亮的。
“你們這是要坐船出海啊?”雖然穿著粗布的袍子,但是眼前的老頭衣袍上可是一個補丁都不見。哪裡是正常的百姓人家。
這老頭非富即貴。
“是的,老弟,等會兒有大船過來接我們。”老人道“如今在陸地上,生活太艱難了。還總有海水倒灌的天災,年年威脅我們的性命。這老天爺簡直是不讓人在陸地上活命啊。
我們都是接了先過去的那邊的家裡人的信兒過來登船帶我們去臨海州那邊的島嶼上生活的。
到時候租賃上幾畝地,一家人都能活下去。”
“可是我不是聽說,臨海州那邊又倆座島嶼已經因為什麼變故覆滅了嗎?”老頭說道。
老人聽了繼續點頭道“嗯嗯,我們就是去那兩座島嶼的。現在林海洲能讓我們百姓生活的島嶼不多了。
有地方能住人就好。我們不挑。
再說那邊的變故都處理完了,在那倆座島嶼前,臨海宮自己還修建了三座大島嶼。還駐軍入島,負責鎮守邊的海流。
有了他們頂在前麵,我們也不怕了。”
老人沒說,再出事也是人家臨海宮軍士先出事兒。他們還有的是時間逃跑呢。
就像黑珊瑚島和黃珊瑚島後麵的島嶼一聽說這裡出了變故,那嗚嗚跑了一大堆人。結果人家臨海宮還沒等局勢惡化就把問題給解決了。
那些跑路的人虛驚一場,又跑回去了。
因為臨海宮處理的及時,所以大家對臨海宮可以在這個惡劣的環境下生存下去的信心大多了。
邪神難不倒他們,變故也難不倒他們,還有什麼地方有臨海洲安全啊?
“我看很多人都去臨海洲,這臨海州好去嗎?”老頭又問。
“好去啊,隻要你在這邊等幾日,就有專門過來接滯留在這裡的百姓的大船。坐著大船百姓們就可以去臨海州了。一路上還有大船給我們提供吃食。”老人道。
“啊?接人還負責你們的吃食?”老頭明明奇妙的問“那為什嗎?他們那邊缺人在海島上耕種做活?”
“好像也不缺,那邊的各處島嶼上都是人。”老人道“大概是長生道主祂老人家憐憫百姓,所以才讓臨海州的大船經常過來接百姓過去生活。”
咳咳咳,老頭震驚的看著老人家。
“長生道主?老大哥你也是信徒?”
老人一聽這話,立即咧嘴笑道。“長生道主不收信徒。我們就自己說說,然後在家裡給祂擺個排位。說來長生道主真是一個極好的神,從來不弄什麼神教收刮我們的錢財,也不求我們天天念叨它信奉它。
但是人家讓我們活命確實實打實。
真是一個好神。”
“我聽說長生道主是一尊古神,古神不在意是不是在人間有信徒。”老頭道。“祂們之在意自己能不能掌握規則,執掌權柄。”老頭給眼前的枯瘦老人解釋道。
老頭心中暗想:再說據說古神都是極為富裕的,個個家底豐厚。
人家也不缺什麼信徒那點獻祭。
“我懂,香火有毒嘛。這誰不知道啊。”枯瘦老人繼續笑道。
阿噗,聽了這話,老頭忍不住樂了。“以前可沒人說什麼香火有毒的事情。現在因為邪神之亂一下子炸出來不少神靈一起跟道庭地域邪屍和邪物們,到是讓不少有關神靈的事情傳播了出來。像香火有毒這種,居然連你們都知道了。”
“我們雖然是小老百姓,但是整日裡聽那些來南北往的人說什麼香火有毒之類了,自然也知道了不少天下事兒。”
“爹爹,快彆聊了,趕緊起身,咱們去排隊了,船來了。”一個年輕小夥子跑來拉人。
“哦哦,好好,你地爹我這就來。慌什麼,肯定有咱家的位置。”
老人說著不慌,但其實飛快的把自己的東西收拾了,抱起走的慢的五六歲的小孫子就跑走了。
那速度……簡直不像是他這個年紀能有的。恍如二十來歲的小夥子。
跑來打聽事兒的小老頭:“……”
不遠處三艘大木船緩緩停入了碼頭。
他們一邊卸貨一邊招呼百姓們上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