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第 87 章(1 / 2)

十一月初,超市盤點,陸林希拿到王延信送上來的報表。

每天營業額大致在21000至22000之間,上個月的電費是153021度,70名員工,每月工資是兩萬。

三岔路口的超市總麵積是1500平,是市中心的三倍。電費也是市中心的三倍,員工工資是兩倍,但是營業額卻隻比市中心高50%,扣除工資、電費每個月淨利潤隻有5.47萬,這還不包括房租和廣告費。這家超市的性價比嚴重不高。每個月賺得還不如市中心多。

陸林希生出一絲感慨,“超市麵積和營業額絲毫沒有關係,跟地段反而息息相關。”她坐直身體,“你有沒有什麼好辦法?”

王延信總結營業額不高的三點原因,“一、咱們這邊沒有開設班車。二、這邊人流量不如市中心。三、這邊隻有兩家工廠沒有倒閉。”

兩家工廠分彆是服裝廠和奶製品廠。服裝廠就不必說了,現在已經開始裁員,而奶製品廠因為附近幾大廠子倒閉,定牛奶的人家一日日減少,奶製品廠工人已經由原先的五百多名減到現在的五十,聽說已經有一個月沒發工資,看樣子倒閉是遲早的事。

陸林希看著數據表,“第一點可以解決,可以開一條鄉下到這邊的班車。”

王延信有些遲疑,“鄉下人的購買力能行嗎?”

他其實更想從市中心引班車過來。可是這樣一來班車路線就重複了。

“我以前去過鄉下,集市上賣的手工品都不錯。但是包裝類的商品有許多是假貨。鄉下人過年或是結婚送禮,如果送假酒假煙假牛奶一定會被人笑話。所以他們可能更願意進城買正品。”陸林希讓他先試著開一條,“如果銷量提升不上來再把它取消也不遲。”

王延信把這點記下。

“至於第二條暫時也沒有辦法解決。”市中心人口密集,越往城裡走,密度就越大。就比如姑姑家的房子隻有四五十平,比陸家原先的房子小了一倍。

陸林希看著第三點,附近的工廠還真就隻有服裝廠在死撐,其他廠都陸陸續續倒閉了,“第三條隻能等。”

市中心那邊除了原先的兩家私人工廠越開越紅火,今年又新開了兩家,一是魏滿林的毛絨玩具廠,一是江氏投資的窯廠,聽說江氏拍下來的地已經拆遷完畢,正打算蓋T市第一家商品房,招了上百個工人燒磚。估計年後就會打地基蓋樓房。

王延信頷首,沒再說什麼。

陸林希突然想起一件事,“對了,家居服賣得怎麼樣?”

因為這個超市麵積足夠大,陸林希特地加了服飾和鞋帽區。服飾區賣家居服和基本款的衣服,這是她自己成立的品牌,這家居服的品牌名稱就叫多美多。相當於超市的自主品牌。她想知道賣得如何。

王延信猜到她會問這個,所以來前特地看過,“還可以。咱們拿的是一手價,價格比較劃算。尤其是睡衣賣得特彆好。我今天還看到有人穿著睡衣出門。”

陸林希也看到了,她設計的睡衣,帶著花邊,顏色粉嫩嬌俏,也不知女孩們是覺得衣服太可愛還是怎麼回事,居然當成普通服飾就穿出門了。

陸林希看了他整理出的數據表,銷量還可以,最妙的是這個品類的毛利潤很高,她讓他把家居服也給添到市中心的超市。

王延信點頭應允。

他彙報完就要離開,陸林希突然想起一件事,“對了,這邊有人收保護費嗎?”

如果這邊有人收保護費,她這超市還真是給這些混混開的。

王延信搖頭,“沒有。彆說咱們這邊不收了,我聽說夜市也沒人收保護費。我聽武應傑說這些混混忙著在城裡拆遷,沒空過來收郊區的保護費。”

郊區有許多門麵和工廠都開倒閉了。至於夜市,流動攤位太多,每晚都要混混過來光顧,還收不到多少錢,哪有拆遷來錢快。

所以黑五把散落在下頭的混混都招回拆遷公司,聽說要摩拳擦掌乾大事。

“他那公司才成立兩個月,市中心都快拆三分之一了。”王延信歎了口氣,“興許有一天,也能拆到咱們這邊呢。”

陸林希默然,上輩子可不是拆到他們這邊了嗎?

送走王延信,陸觀華寬慰女兒,“生意得慢慢來。至少咱們不用交房租。很快就能賺回來的。”

陸林希點點頭。

沒過幾天,周廠長和陳會計就過來陸家,告訴他們一件大喜事。

“你們聽說了嗎?我聽說帽子廠要賣掉了。南邊有個私人老板打算在咱們這邊開個帽子廠,相中咱們這邊了。正在談價格。”

陸林希眼睛一亮,“真的?”

周廠長從陸觀華口中得知超市生意不怎麼樣,也有點擔心,歸其原因就是郊區購買力不如市中心,他頷首,“應該是真的。我今天中午跟他們廠長談事情,他親口對我說的。”

陸觀華樂了,“這可是一件大喜事啊。南方老板懂經營,他們不愁沒銷路,這些工人有活路了。咱們超市生意也會更好。”

沒錢,大家買東西才摳摳搜搜,手頭有錢才會變得大方。他們超市的生意也會更好。

陸林希也覺得這是一件大喜事,所以一有空,她就觀注這事。

這天她放學回到家,迫不及待問爸爸,“有消息了嗎?”

陸觀華表情有些微妙,搖了搖頭。

陸林希以為沒消息,摘下書包,就想到門口打會籃球,誰知她爸卻補充一句,“收購黃了。”

陸林希蹙眉,“啊?為什麼?”

陸觀華招手讓女兒靠前,小聲跟她嘀咕,“聽說這邊要價太狠,南方老板覺得不劃算,連夜跑了。”

陸觀華也是道聽途說,並不清楚裡麵的內情。但結果卻是毋庸置疑,人家就是不打算在T市投資了。

她愣神的時候,周廠長來了。

陸觀華留住他,讓他請清楚緣由,“之前你不是說那個南方老板有意向買廠嗎?怎麼又不買了呢?到底差在哪兒了呢?”

周廠長還真知道,他中午還特地打電話問過帽子廠的廠長,“市長的意思是讓他把帽子廠的工人全部留下,再給二十萬塊錢轉讓費。工資待遇都不變。帽子廠有那麼多廠房,還有設備,這個價格不算貴,但他不肯要那麼多工人,最多隻留一半。他們為了這事討論好幾天,市長這邊寸步不讓,南方老板覺得不劃算,直接跑了。”

陸觀華皺眉,“市長乾嘛非要人家留那麼多工人?現在生意多難做啊。人家養不起這麼多工人,他也該理解人家啊。”

“你是不知道現在考核官員業績的標準就放在三點:一是治安,二是GDP,三是失業人數。”周廠長掰著指頭算給他聽,“咱們市的治安就不用說了,之前都亂成啥樣了。GDP就更不用說了,今年又倒閉了十幾家工廠,新開的工廠卻沒幾家。他就隻能在最後一條做做文章。可惜呀,他以為他是市長,人家就得聽他的,他以為他還活在七十年代啊。他想得倒美。人家才不鳥他。”

周廠長想到帽子廠的廠長在電話裡哭天抹淚罵市長,他就聯想到自己,得虧他自力更生沒讓服裝廠倒閉,否則他們廠的結果不比帽子廠好。

陸觀華也不知說什麼好了。

陸林希琢磨著像他們市這個市長,政績不行,治安不行,還是黑1社1會的保護傘,在嚴打的時候,他應該是最先被乾掉的那一批吧。

掃黑除暴是啥時候開始來著?可惜上輩子她太小,對這段時間的發展稀裡糊塗的,記的不是很清楚。

等吧,慢慢等。

**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