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 章(2 / 2)

有這句‘等我回來’,他才覺得自己這真的像個家了。

黎錦背簍裡又裝了十張竹葉紙、毛筆和墨塊出門了。

隻有在長假歸來後或者初拜師的時候給先生束脩禮,此後去先生家裡,並不需要每次都帶著禮。

黎錦這回沒去買素餡兒包子,而是徑直走到先生家裡。

那七歲的小孩子給黎錦開了大門,應該提前被吩咐過,直接帶著黎錦去了宋先生的書房。

“這些書是我爹爹挑出來的,你可以在這裡抄。

爹爹說你要準備童生試,上課就可以先緩緩。他等你抄完這些書,會給你一個人單獨講考試相關。”

黎錦應下了,那孩子守禮的出去,順便還給他帶上門。

黎錦想,幸好宋先生這裡學生流動的快,原主又經常翹課,沒什麼關係好的人。

要不然麵對自己的同窗,他還真擔心自己漏出馬腳。

因為黎錦起得早,清晨路上涼快,他也走得快,這會兒還不到巳時(上午九點),滿打滿算,他有兩個時辰來抄書。

竹葉紙表麵光滑,著墨顯色度高,唯一的缺點就是吸收緩慢。

黎錦寫完一張,得平鋪在地上晾好久,才能保證那字不會被一蹭就花。

宋先生的書房和平時教學生的偏房不在同一邊,但巳時剛過,黎錦還是能聽到偏房那邊傳來朗朗的讀書聲。

那些聲音不用一一分辨,就知道念書的都是年輕人。

這讓黎錦有種緊迫感,他本來就得養家、種地,讀書時間沒有其他人多,那就得更加的努力才行。

先考個秀才,就可以免交田賦,還能提升自己的社會地位,連帶著少年在村子裡也會好過很多。

至於能不能繼續考進士、舉人,黎錦覺得難度很大。

越往上考,就越考驗一個人對時政的把握。他一個穿越者,在心裡還是適應沒有王權的社會。

黎錦根本沒有對當今陛下發自內心的尊崇。

他覺得自己越往上麵考,如果真的有殿試那一天,說不定自己的態度被人察覺出來,那就真的要出大事。

況且,他現在這家裡太窮,考舉人還得入京,他總不能把夫郎和孩子都留在村子,這樣他放心不下。

不知不覺中,黎錦就抄完了一張紙,晾在地麵上,開始抄第二張。

四開的竹葉紙,黎錦字寫的偏小,兩個時辰才抄了七張。

宋先生進來書房的時候,地上已經滿滿當當鋪滿了黎錦抄的書,能看出他前幾張的字還不能很好的控製大小均勻。

但寫到後麵,一個個工整、乾淨的字從他筆尖落下,宋遠越看越滿意。

等到黎錦抄完一張,準備晾乾的時候,才看到宋遠站在自己身後。

他趕緊作揖:“先生。”

宋遠說:“你這柳體寫的大有長進,不錯、不錯。”

他連說了兩個不錯,心情十分愉悅。

隨即他又問黎錦抄到哪兒了,黎錦有些慚愧:“剛抄完《聖諭廣訓》。”

宋遠想到黎錦和自己的出身,都是寒門子弟,他就問:“重農桑以足衣食 ,出自哪一章?”

抄書的意義,不僅僅在於抄了之後回去看。

抄的過程,就是一種博聞強記。

黎錦想,幸好自己不是普通的十幾歲少年,作為醫學生,大學八年背了無數循環、無數名詞解釋,他早已習慣在抄的同時儘力理解並背誦。

當然,古文理解起來還是有難度,但他也把不會的都做了記號,不懂就問。

宋遠的這個問題比較貼近實際,黎錦很快就回答上來。

宋遠當下對黎錦大加讚賞:“善!”

之後宋遠給黎錦把《聖諭廣訓》傳達的主要宗旨講了一遍,讓他今天回去背完,明天早點來默寫。

黎錦:“……”雖然已經有心理準備,但還是覺得頭皮發麻。

不過,考科舉哪是說考就考的?

不付出努力,一輩子都彆想考上。

宋遠看到黎錦背簍裡的土豆,一時惜才,問黎錦要留飯否。

黎錦卻擺手婉拒了:“夫郎和孩子還在家裡,學生擔心。”

等到黎錦回家,又是下午四點過。

他其實早已饑腸轆轆,在路上吃完了土豆和雞蛋,打算回去給少年做紅燒肉。

結果這會兒從鎮子上回村的人還不少,如今黎錦風評好了,他們也樂意跟黎錦打招呼。

“黎錦啊,你怎麼又吃土豆?

不如晚上帶著夫郎孩子去我家吃飯?”

黎錦:“……”那是你們沒看到我剛剛吃雞蛋啊。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小魔女大大的深水~~~感恩~~~~愛您。

感謝 沈姌x5、田田x5 大大的營養液~~~啾。

【上課第一天】預計給夫郎投喂【紅燒肉一份】

村裡人:黎錦是個好人,自己吃土豆,給夫郎吃紅燒肉。

黎錦:???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