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如此,你現在的這個科研環境還是不太好。你看看,你自己都一口一個理論、一口一個設想的——自己一個人閉門造車,怎麼能知道水平到底什麼樣呢?”
這就是給梯子了。
葉千盈當即打蛇隨棍上:“是,還要麻煩您老了。”
沒有環境,那就拜托著創造一個環境嘛!
孔老畢竟有經驗,不能由著葉千盈這麼空手套白狼:“你先整理整理自己的東西,覺得有用的可以給我發過來。我改天有空了替你問問老楊。論起電磁彈射方麵的技術,他才是國內的第一人啊。”
如果葉千盈的研究真的有她以為的那麼好,隻要事情順利,葉千盈甚至可能會被獲批吸收進實驗室,接觸到一線真正的電磁彈射技術。
這樣一來,良好的環境正好夠發揮她的才華。
葉千盈見到這條消息,當即在心裡握了握拳。
果然,孔老還是古道熱腸。
她原本還想著,等自己的電磁彈射器研究脈絡完全清晰,自己就試著借著孔老的關係,看看能不能搭上這位楊院士的線。
沒想到,如今竟然連這一步都省了。
楊院士何許人也?
他是華國工程院院士,國內電磁彈射技術主持中饋第一人。
a國對於自己的軍備技術的保密一向十分嚴格,他們就像是最吝嗇的守財奴一樣,隻要涉及到科技機密,那就連一絲一毫的腥味兒都不肯散出來給人聞到。
彆的不說,隻說a國發布的所有視頻資料裡,除了內部的儀表盤之外,所有可能涉密的東西,他們哪一樣不是嚴嚴實實地用防光布包裹好?
所以,在最初航母統一使用蒸汽彈射的年代裡,a國對於電磁彈射的透漏……也就隻限於電磁彈射四個字,以及寥寥數語的原理概述,和幾段讓人看不出所以然,隻能感受到他們威懾的數據而已。
至今葉千盈所能查閱到的資料,有些是a國現在逐漸解禁出來,有些是根據華國現在的研究進程推測出來。
在最開始的時候,華國並沒有大力發展電磁彈射技術的打算。在這上麵,技術人員有一個悲觀的預判,覺得論起航空母艦上的彈射技術,華國隻怕差著a國五十年。
——這個論點出現在十多年前。
而華國現在的電磁彈射技術,則是楊院士自己力排眾議,用自己的實驗室和自己的人手做出來的。
走過無數的岔路,也處處節儉著成本,靠著自己的經驗,以及分析著a國偶爾流露出的隻字片語,他帶領著自己的團隊,竟然生生做出了屬於華國自己的電磁彈射器。
說一聲楊院士是華國電磁彈射之父,絕不為過。
葉千盈對他的才華和堅持,唯有發自內心的佩服。
如果此行當真能夠加入楊院士的團隊,葉千盈寧可不顯功,不揚名,隻憑自己的微薄之力給這位院士一些關鍵方向的啟發。
隻要能夠完善出成熟的電磁彈射技術,那便是足以稱得上功在當代的大事。
————————————
甄選發送給孔老的資料,葉千盈用了一點時間。
這種資料肯定不能走互聯網,也不能直接用普通的電子郵箱發。葉千盈在b大,其實可以用學校的內部網絡,不過不知道是為了彰顯重視還是什麼,這次還是兩個兵哥哥過來,直接從葉千盈手裡拿了研究資料走。
這可真是……非同一般的信任啊。
葉千盈心裡感歎。
倘若她是那種欺世盜名、喜歡虛言誑瞞的學術垃圾,見到孔老對此的重視程度,此時此刻隻怕連汗都嚇出來了。
但葉千盈心裡很是放心——無他,她掌握的,可都是貨真價實的真才實學。
隻是嘛……
為了讓自己的“理論性推測”看起來更真實,也更能取信於人,葉千盈並沒有把完整的電磁發射技術全盤放上,隻做出了“基於自己能找到的數據,所能做到的猜測,以及進一步的推想”。
換而言之,那份資料行家看來處處都好,就是在結尾的關鍵之處,因為缺少關鍵數據,所以少一個很重要的論點。
嗯……要是一氣讀下來的話,那感覺大概相當於一個人隻喘上來了半口氣吧。
…………
那份資料和設想,在孔老以後,感覺很有建樹,最終還是轉寄到了楊院士的手裡。
楊院士和孔老的交情不算深厚,但是孔老為人耿介,很對他的脾氣。
更何況,即使兩人沒有互相欣賞,就衝著同事之間的情分,人家都把東西送到你手裡了,你也不能一點麵子不給啊。
一開始,楊院士隻是以為孔老想要提拔家裡的哪個子侄,或者想要借著他的手,好好地給名下的某個學生鍍一層金。
但是點開文檔讀下去……楊院士發現並不是。
這篇文章號稱“淺述”,實際上寫得鞭辟入裡。即使部分情況號稱“推測”、“猜想”、“沒有數據,在此根據xxx做出設想”……,也沒有偏離真實情況太多。
不如說,即使在多處進行設想的情況下,作者的思路還是穩穩地對準了電磁彈射的當下情況。
論文裡隱晦地感歎了自己沒有數據的遺憾。
楊院士:“……”
不給你數據你都這麼放飛想象的力量,給了你數據,你這是真的要彈射上天啊。
等文章翻到最後一部分的時候,楊院士下意識往下翻動,結果隻看到了參考目錄。
楊院士:“???”
嗯?這就沒了?
不對啊!你這個設想很明顯沒有闡述完啊!
他愣了愣,想起了什麼,飛快地拉著滑輪往文章開頭翻,終於找到了這樣一行不起眼的小字“本文基於科學推理的基礎上,僅闡述目前可得出數據部分的猜想”。
楊院士:“……”
這人誰啊!
還不快點挖到手下來乾活?
哎呀,國內研究電磁彈射方向的,除了他之外,這個作者也找不到能投奔的第二家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