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科學家根本就是世界各國放出來打幌子,讓平民百姓們像傻瓜一樣盲目的活下去的手段,日本政府……我們如果不是跟綱吉桑有交情的話,或許到死都不知道日本有一艘諾亞方舟可以乘坐。”
.
京子、小春兩人的話聽在夏目漱石變身的三花貓耳中,宛如驚雷一般,很多以前覺得困惑的地方這一刻才徹底明白過來,夏目漱石本身有著我是貓的變身係異能力。
從政之前是日本知名的曆史學家,兼職寫寫的作家,也是反對天皇執政,反對日本參與一戰、二戰的革新和維和派,因為出身名門,文學素養很高,加上他在日本文學界的名氣不小,是‘聲音’能被民眾們重視的人物。
因此在維和這一派係裡,成了他們推出來充當門麵的人物之一,所在派係在日本也有一定權利,可惜從政後也沒能阻止主戰派的天皇、天皇心腹們參與二戰,直到二戰戰敗投降。
他們這一派係順利‘逼宮’,迫使那個主戰派的天皇放棄日本政權,正式開始變革,由選舉出的首相主政,首相選拔結束後不久,隨著眾多被俘的日本戰犯在各國被斬首、除以死刑等,前任天皇引咎切腹,傳位給皇太子,令那位皇太子即位,成了日本政權的吉祥物般存在。
這一切發展的非常順利,令他當時覺得‘政變’成功後,日本就算經曆過戰敗的打擊,隻要有英明的領導者進行管理,肯定很快就可以恢複元氣,漸漸繁榮起來。
但是改革後的日本並沒有變好,經濟總是因為這種那樣的問題難以複蘇,國內又有政治世家、財閥、墨道組織三分天下,政治上就算是選舉,都難免跟他們妥協,更彆說各方官員的任命。
城市裡各種政策都需要三方都讚同了才能執行,有一方拖後腿,好的政策都會變成壞的政策,更彆說很多三方爭權奪利引發的各種事情,甚至很多地方上政府官員的管理,都沒有當地名門一句話管用。
令二戰結束幾年後,都看不到改革後日本新未來的他對日本新政治都不由心灰意冷,乾脆選了一座順眼的城市退隱,並為了給自己退隱後居住的城市構建穩定的環境,想出了一個三刻構想的方法。
用官場上以前的麵子,給武裝偵探社拿到一張許可證,又安排自己另一個弟子般的人物奪取港口馬菲亞的管理權,如此建立了兩個支柱後,將最後一道支柱放在了政府那邊,完成黑白灰三刻構想計劃。
他以為剩下的人生就是在橫濱養老,看著點三刻構想的穩定發展,卻沒想到因為對穆氏家族人工島的懷疑,令他發現了這麼令人驚駭的事,同時也令他意識到日本發展緩慢,經濟遲遲不能複蘇的原因,甚至那位天皇‘切腹’的真假都有疑點。
他們那時候的‘政變’太順利了,日本天皇的政權早在幾百年前就被大將軍奪走,從那之後大將軍才是日本真正的王,而到了近代,雖然大將軍一係漸漸衰落,要不是這位在寺廟裡長大的日本天皇上位,日本皇室也始終摸不到實權。
而這位天皇上位後一拿到權利,就是個徹頭徹尾的主戰派,一戰、二戰全都是他主導,侵略中國、韓國等鄰國,打著大東亞繁榮的名義在其他國土上惡事做儘,也都是他和他手下那些將領、讚助物資的財閥。
現在想來,一戰時且不說,二戰時期的戰爭是為了奪取建造諾亞方舟物資的話,那他們之所以開始顯露頹勢,很可能是因為各國反抗越來越激烈,二是資源已經奪的差不多了,反倒是最明麵上的美國兩顆原子彈最不像戰敗投降的理由。
這樣一個徹頭徹尾的主戰派,手握大量兵權,還少年時期就精明的從大將軍係奪回政權的天皇,就算戰敗,他仍舊撤回了大部分兵力的情況下,他們這一派係文係較多,兵權極少的情況下,‘政變’成功又是真的成功嗎?
如果當初的‘政變’隻是前任天皇計劃中的一環,或許在他知道末日將至,今後日本建造的諾亞方舟計劃才是真正的‘日本國’,上不了諾亞方舟的日本人都是必須拋棄的‘包袱’時。
就決定了要拋棄這個‘包袱’,也許那場‘政變’隻是他甩包袱的策略,他們自始至終都沒真的扳倒那個罪孽滔天的戰爭犯,他的引咎切腹也很有可能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