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3 章(1 / 2)

惡毒反派的外室 言之宴 6619 字 10個月前

常坤點點頭, 見王石滿臉不可置信,於是道, “這個灶台就是從南關驛的食味居開始的。秋收後, 這個小娘子的爹和爺爺就在村子裡建灶台。兩三天就一家,如今有心思活絡的人, 上門看劉家乾活,有時搭把手。這個簡單,跟著幾日都能學會的,然後就到其他地方做。南關驛城裡好多人家都翻新了炤台。”

王石聞言沉默了下來,心想著既然主家都如此說了,想著先看看再做後續打算。

劉暖回家後, 劉老根和劉廣財從在做工回了家裡。

想著火炕的事情, 劉暖簡單地說了下。

劉廣財今年忙得很, 雖然掙了錢銀錢, 但過冬的柴火才準備了一半的木柴,以往都是劉廣財跟劉廣富一起做,他們得去山裡住大半個月製碳, 同時準備柴火, 每隔兩三天就送一捆回家。柴火供冬天做飯燒鍋, 碳則是人烤火用的。

今年已經有人家進山了, 但劉廣財的活計卻排到了臘月, 此時心裡著急得很,想著是不是要把做灶台的活計推辭,先把製碳的事情做完後再說?隻是做灶台的活計也不便宜的。一個灶台, 劉廣財從起初的兩百文錢漲到了五百,依舊有人排隊請他上門。

做一個灶台兩個人加個幫手,也就兩三天的事情,劉廣財也有些不舍得。

此時聽到劉暖說火炕,劉廣財把自己的糾結說了出來。

劉暖覺得沒什麼好想的,直言道,“村裡誰進山了,咱們向人家買就可以了?碳貴嗎?”

劉廣財一愣,他怎麼沒有想到買呢?

也是劉廣財慣性思維,想著農家都是自己做,要不就燒柴火。但柴火濕度大了,很難燃起來,做飯煙霧大點還沒什麼麼,可烤火就不行了,於是推了一家生意,想著回家自己先做些。

劉暖問,“多少錢一斤?”

“這個不貴。鎮上的銀絲碳,燃燒起來沒有一點煙的也才二十多文錢,村裡的最多十來文。”

“那就買吧,咱們家人多,可以多囤積點。”

劉廣財點點頭,心想著這兩日空閒,把劉暖說的火炕給弄出來。

劉家的屋子比較散,火坑的灶口不能統一。劉廣財於是提議給劉老根和張氏先建一個看看。

張氏年紀大了,就有些怕冷,想著劉暖說躺在床上就暖和,於是同意了下來。

火坑的做法跟灶台沒有什麼區彆。

劉廣財在堂屋的後側挖了洞,然後打算把火炕的灶口建在這裡,裡麵就建床。倆老口原本的床先挪到了堂屋,先暫時住著。

壘建火炕不過一天的功夫,磚沒有,劉廣財就用了石頭砌基層和裡麵的煙道。最後封上了天雲山裡一種比較薄的天然石板,然後就等著坑裡糊的泥巴乾透。

三天泥巴乾透了,劉廣財找了柴火來燒火。全家都呆在劉老根和張氏的主屋,聽到外麵說已經開始燒火後大家都拚住了呼吸。

劉暖忍不住道,“石板加熱還得一點時間的,沒有想象的那麼快。”

果然,一刻鐘後,石板才開始慢慢發熱起來。

張氏手抹在暖暖的石板上,一張老臉笑得褶皺的紙張般不見眉眼,連連說,“這個好,這個好。”

陳氏摸著漸漸發熱的石板,心裡也有些眼熱,以往冬天屋子裡都是冷颼颼的,若是床上跟這火坑一樣能發熱,那冬天該多麼舒服啊,頓時,“娘,我那屋子也做一個吧。”說完就連忙補充,“你看廣富這身子也損傷了,冬季要是寒冷著涼了,那就更麻煩了。

張氏想著是個理,於是應了下來。

等到劉廣財和劉老根聽到床已經熱了,兩人立刻從外麵進來。

劉老根一屁股坐在了石板,手也放在了上麵。

石板已經有了微微的熱度,頓時驚得劉老根站了起來,“已經這麼熱了?”

“嗯。”

劉廣財圍著坑轉了轉,“這個好是好,但得一直添加柴火,可柴火燃燒不了多久的。”

劉暖想想道,“也不用那麼麻煩的,晚上睡覺前在灶裡架起粗的木柴,木柴可以燃燒一段時間,然後炭火還能燃燒一段時間,最後餘溫應該能支撐到天亮。隻是到底要多少柴火,這個得實驗下就知道了。”

“是這個理。”

張氏想著給二房建火坑,大房若是不建也過不去,於是做主把家裡的床都換成火坑。

大房二房其實連著的,讓倆家共用一個灶門。

何氏是有些不樂意的,不過張氏又道盯著陳氏說,倆家輪流看灶門,若是誰偷懶了,以後就把誰家那邊的封死就好了。

張氏這話雖然是在說陳氏,但何嘗又不是在說給何氏聽呢?

何氏聽到婆婆都這樣敲打了,也不敢再說什麼。

至於劉暖和大山這邊,劉暖離灶房近,可以跟灶台連在一起。而劉大山一直呆在南關驛,家裡也不打算給他準備。若是回來睡,到時候在他爹娘床上擠擠,單獨蓋個被子就可以了。

花了十來天的時間,劉家的坑全部改造好了。

劉廣財和劉老根又開始外出乾活給人修灶台就推薦火坑。基本上一推一個準!劉廣財和劉老根的生意有了質的飛躍。畢竟灶台還可以緩一緩,火坑卻是大家需要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