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9 章(2 / 2)

惡毒反派的外室 言之宴 6466 字 10個月前

回家後劉暖就讓肖十三把劉大山叫了回來。

劉大山聽到有新奇的東西,立刻從南關驛回來,跟著劉暖,肖十三一起進了山。

一天下來,摘了一背簍茶油籽,差不多又一百五十多斤。隻是天氣慢慢轉冷,成熟的茶油籽被鳥兒一碰或者風一吹就唰唰地下落。

劉暖摘了四日後,就把消息放了出去。讓村裡人摘茶油籽,兩文一斤。一個成年人一天差不多能摘五十多斤,也就是一百文的收入。

這是個很劃算的買賣,上河村的人頓時沸騰起來,湧進了天雲山。

陳氏也有些心動的,但她得伺候劉廣富,家裡的人都不讓她摘茶油籽,最後陳氏想到了自己的娘家。

劉暖覺得無所謂是誰,隻要送到劉家,按照定的價格統一收購。

陳氏娘家在下河村朝下一個村子。陳氏帶信回去了,陳氏娘家全都動了起來。

劉暖有心問何氏的娘家,來了這麼久都沒有見她回過娘家的,也沒有聽劉家提起。隻是劉暖最終還是忍住了,擔心何氏懷疑自己。

一個月的時間,劉暖收了一千斤茶油籽。

眾人好奇劉暖收這些籽有何用時,劉暖已經找了石匠做了石磨。

做石磨的時間,因天氣不好,劉暖就用肖長遠那邊做好的火坑烘乾茶油籽,然後脫殼。

脫殼後又烘油籽,等到油籽百分之百乾燥後,石磨也好了。

石磨分兩部分,一部分是碾盤,與碾盤相連接的是一個轉輪,上麵套著磨盤,磨盤有個進料的口子。碾盤和磨盤上相互摩擦的地方是一道道斜楞,劉暖讓石匠特意鑿出來的。當磨盤被牛或者騾子帶動旋轉時,把油籽放進了進料口,油籽就被研磨成粉末。

然後劉暖讓劉老根幫忙,按照劉暖的敘述用竹子編了蒸籠,竹圈,還有兩根木頭做一個壓油機。

蒸籠編製好後,底下鋪了一層比較密的布。劉暖就把粉末狀的油籽放進蒸籠裡。

等到油籽粉完全熟透後,就倒入竹篾做的圓形竹圈裡做成油餅。油餅的大小得一樣,否則後期壓榨就出油不均勻。

等到油餅全部做好後,劉暖把所有的油餅放進壓油機裡。

壓油機其實是利用了杠杆的原理,由兩根木頭製成,一根中間挖空一部分,按照另外一根的大小做成子母扣。母體內打磨光滑,然後挖出一些漏油孔。

鋪上一層細布遮住漏油孔後,把油餅放進去,然後把壓的圓木放下,倆邊夾擊,茶籽油就從中間的漏油孔漏出來。

因有一層密布,流出來的油雜質很少的,一股沁人心脾的油香在空氣中飄蕩開來。

張氏蹲在壓油機邊上,看著黃晶晶的油,“這能吃?”

劉暖點點頭,下晌飯就用茶油籽炒了菜。

茶油籽的有自帶一股特有的香味,菜油而不膩,清炒最是合適。

劉大山作為廚師,想到了狠多種做吃食的法子,第二日拿著滿滿一罐茶油回了南關驛的食肆。

劉大山離開的第二日,南關驛的胡縣令不知道怎麼突然來了上河村,提出想要看劉暖壓榨的茶油。

劉暖拿給了胡縣令,然後胡縣令請求劉暖把這方子賣給他。

劉暖視線轉了轉看著胡縣令,“不知道縣令打算用這方子做什麼?”

胡縣令也沒有賣關子,直接跟劉暖說,這種茶油籽不僅僅天雲山有,南關驛附近的幾座山裡都有這種茶油樹,以往不知道有何用任由其落地爛掉。

如今知道,胡縣令當然是不能讓其浪費了。在得到千戶大人指示後,胡縣令立刻就來拜訪劉暖了,說出了想要做油坊的打算。

劉暖聞言,眼前一亮。

“不知道是官府開呢,還是縣令你自己開?”

胡縣令是想要為民生做點實事,頓時道,“當然是以官府的名義。”

“官府派人經營嗎?”劉暖又問。

“此話怎麼講?”胡縣令問。

劉暖詳細解釋道,“不知道胡縣令拿到榨油的法子後,是把油坊給人經營呢,還是由官府在各個地方建立油坊,收購百姓采摘的油籽?”

胡縣令本想說官府來,但忽然覺得不妥。官府人手本就不是很足,這個油坊還真的不合適由官府來做的。胡縣令頓時看向劉暖,想著她說這話的意思,於是試探著問,“不知道夫人有沒有打算做這油坊?”

劉暖搖了搖頭,明年她還得忙河灘那片土地的事情,所以不打算做油坊的,“胡縣令,我跟你做一錘子買賣吧。”

胡縣令立刻問,“一錘子買賣是什麼?” .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