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馬當作活馬醫,你,且試試吧。”思考了片刻之後,盛老太太擺了擺手,允許沈妤一試。
古法炒茶的工藝繁瑣,需要的時間和機遇很強,所以這才是盛老太太篤定為何七天出不了成品的原因。可是沈妤來自現代,知道現代改良過後的工藝有多高產,於是便想儘力一試。
事情安排下去之後,第二日一早夥計們就送來了新鮮收購上來的茶葉,沈妤馬不停蹄的就開始了茶葉的製作。
先將茶葉進行初次的分揀,然後在篩子中攤放以及分級。因為都是做慣了的事情,夥計們手腳麻利,趕在下一批茶葉回來之前就將它們處理好放在廊下回潮。
院子裡還在下雨,茶葉回潮的很快,老師傅們檢查了茶葉的回潮的程度然後就讓夥計們搬去揉撚和理條。到了炒製的環節,沈妤卻攔住了大師傅們。
炒茶非常講究手藝和火候,可是,烘製卻不用。沈妤檢查了一下已經成條的茶葉,然後將爐火升起來,跟大師傅們講了一下如何烘製茶葉,接下來的事情就快了很多。
炒茶依靠的是大師傅們的手藝,一個大師傅一口鍋就算是不眠不休七天也隻能做出來一斤茶葉,可是烘製就不一樣了。弄了一個大一點的鍋,直接放上隔板隔除水汽,然後把成條的茶葉放上去烘製,一層層的碼放好,一鍋就能出一斤茶葉。
第一次烘製之後拿下來回潮一次再進行第二次烘製,等到成品出來,沈妤特意送到了盛家讓老太太試試口感。
乍一嘗,便是見多識廣的老太太也沒能分出來哪個是沈妤用新工藝做出來的。
二夫人聽見有熱鬨,著急忙慌的趕了過來,看到了正在喝茶的盛老太太。
“大伯母,這是炒出來了?”二夫人見盛老太太嘴邊有一抹笑容,頓時心裡咕咚一聲,覺得有些不妙。
“是啊,炒出來了,延茗媳婦還真有辦法。”盛老太太老懷甚慰,就算是她將來作古了,盛家能傳到這兩個年輕人手裡也算是對得起盛家列祖列宗了。
“是麼!”二夫人乾乾笑了一聲,請了安轉頭就走。除了鶴壽堂,二夫人眼神哼哼了兩聲,吩咐人去準備車馬。
這倆狐狸崽子跟她這個老狐狸鬥,還嫩了點!
宋寶琴悄無聲息的到了茶坊,剛好到了換崗的時間。連日來的勞作讓所有人都目光呆滯,兩眼無神,隻剩下機械的勞作。
“哎呦,真是辛苦各位了,瞧瞧你們累的。”二夫人拍了拍胸口,一臉心疼的看著那些從門裡麵出來的青壯小夥,“可累壞了吧,坐下歇歇,喝點茶水,吃點東西再回家休息。”
夥計們也是經常見到二夫人來茶坊的,所以對她的到來並不陌生,打了個招呼之後,就地坐下喝了口水,接了二夫人發的點心和糕餅就狼吞虎咽的吃了起來。
“多謝二夫人,二夫人也吃點?”有跟宋寶琴熟悉的,拉著宋寶琴一起坐下歇歇,“裡麵忙的烏煙瘴氣的,彆再熏著二太太了。若是有事兒,還是讓丫鬟去叫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