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遊曆楓葉區(上)(1 / 2)

() 短暫的授課過程給同學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於洪偉通過敘述自己的親身經曆,帶大家了解了保險業的大致情況。

於老師的言論褒貶參半,風格在自嘲與諷刺間切換自如,是位出色的講師,不愧是保險行業出身的,知曉學生愛聽什麼。

學校邀請的社會人士特色鮮明,他們是來自各行業的佼佼者,願意與大家分享見聞,竭力以客觀的立場全麵分析事物,得益於此,陳博對保險的厭惡削減了幾分。

“下午是參觀,吃個飯好好休息。”

王旭每次下課前都會瞄一眼課表,免得被動翹課,事實上教務係統有推送功能,隻不過開啟後經常會收到廣告彈窗,折騰了幾回,無奈又給關了。

這是學校幾處欠打的地方,明明可以把官方推送和廣告商分開設置,硬是要合在一起,準是錢到位了,臉皮什麼的不要也罷。

“餐館?去哪喝下午茶?”陳博剛好肚子餓了,聽力不太好使。

王旭無語道:“是參觀,兩個字都念第一聲,去楓葉區欣賞城市景觀。”

“哦哦,去楓葉區啊。”

陳博內心滿懷期待,當初早就合計著去這個號稱凝聚人類科技精華的城區看看,現在有公款旅遊的機會,肯定要把握住了。

“你有幾天沒刷步數了。”王旭幽幽道。

“乾嘛提這事。”陳博尷尬地笑了笑,偷看了眼考勤記錄,今天剛好滿一周。

“那裡我幾年前去過,不知道如今發展成啥樣了。”

“不用工作衣食無憂嗎?”陳博的腦海中充斥著不切實際的幻想。

“其實真的可以用機器替代低端勞動力,然而官方會願意支付一筆龐大的開銷去供養這些社會閒散人員嗎?”

王旭小時候有考慮過這個發展趨勢,可至今仍未得到解答。

“如果把人口控製在一定數量,我認為是可行的。”陳博隨便說了句。

“不提這事了,想想今天吃什麼吧。”

這個社會問題不是三言兩語能解釋清楚的,就好像上個世紀討論要不要炸喜馬拉雅山,讓印度洋的暖濕氣流進入西南地區改善氣候環境,再造一個江南水鄉。

由於其實踐過程具有不可逆性,處理論證必須慎之又慎,即無法確保100%的有益,便堅持維係現狀。

兩人午飯各吃了一碗齋麵,打算留空腹給楓葉區的美食,陳博興奮到睡不著覺,已經用手機搜起了楓葉區的相關圖片介紹。

“這圖片如果沒p過,那還真是不錯。”

陳博給出了保留的讚賞,楓葉區的整體風格類似蘇州園林的都市版,強調人文與自然,隨處可見的綠化,高樓瓊宇反而成為了城市的點綴。

在城市建設曆史中,湧現出兩種不同的理論,在工業革命時期,大師霍華德提出了“田園城市”設想,強調了一種分散式居住模式,讓城市居民分散到廣闊的郊野中。

正如當時的時代趨勢,城市規模急劇擴張,農村人口不斷湧入城市,光鮮亮麗的外表之下包裹著肮臟、虛偽、道德的淪喪,人們苟活在這座城市,沒有尊嚴,更沒有崇高的道德。

他們隻是為了生存,而不是生活。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