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著蘇琳做飯了,蘇瑜就舒舒服服的端著盆出去洗臉,還不忘了吩咐蘇小誌看著點兒,省得浪費糧食。
蘇小誌立馬端正的坐在邊上盯著蘇琳,一副監工大爺的樣子。
蘇琳邊生活,邊抹眼淚,回頭看看正在發呆的大哥,再看看正監督自己的二哥,還有已經出門去洗臉的大姐,頓時悲從中來。
她突然想起了在學校裡麵學的一首歌,嘴裡也忍不住的唱了出來,“小白菜呀碧綠的黃呀 三歲兩歲沒了娘呀 跟著爹爹好好的過呀……”
這聲音聽著有些淒慘。
聽的蘇大誌和蘇小誌都摸了摸自己的胳膊。覺得渾身不自在。
外麵還有人聽著,也指指點點的。老蘇家最近這是咋了啊?
咋都看著不對勁啊。
一個個的變了性子啦。蘇家老四平時那驕縱的樣子,現在還唱起小白菜啦?
“蘇瑜啊,你們家小琳咋了?又在家裡鬨脾氣了?”
隔壁林大嫂道。
林大嫂和老蘇家的多少年的鄰居了,多少也同情蘇瑜的遭遇。這會兒看著老蘇家不正常了,擔心蘇瑜又遇著難事兒了。
蘇瑜洗了一把臉,清爽無比,聽到林大嫂的話,仔細一聽,喲,這還唱起來了。
“還能為了啥啊,不就是為了劉梅要鬨分家的事兒嗎。要是我們爹媽在,這兩個小的咋樣也不至於沒地方住。說來說去,老劉家真是害死人了。要不是我們家大誌和我們一條心,這日子還真是沒法過了。”
蘇瑜搖頭歎氣,端著盆就進屋。
林大嫂立馬就去傳開了。老劉家的姑娘這是要把婆家大小姑子給逼死呢。這大姑子才出院呢,小姑子又不正常了。
“唱啥呢,你比小白菜幸福多了,爹媽走的時候,你好歹也有五六歲了。”蘇瑜將臉盆一放。“還和人家小白菜比,人家小包菜三歲就要乾活。你這都快十五歲了,說出去也不怕丟人的。再哭哭啼啼的給咱老蘇家丟臉,你這學也不要去上了,就在門口唱曲算了。”
蘇琳唱的正起勁兒呢,聽到這話,愣是含著淚給憋住了。
這日子沒法過了,大姐真的六親不認啊!
蘇瑜懶得理她,回頭整理自己的床鋪。這個家還是太擠了。等將這些家夥給收了心之後,就都安排出去。有宿舍的住宿舍,沒宿舍的也自己出去租房子去。隻留下一個洗衣做飯的就成了。
“姐,我出去看看。”蘇大誌突然站起來道。
他今天本來是要去接劉梅的,可是和大姐說話之後就忘了這事兒了,他這心裡總是不踏實。倒不是擔心劉梅出事。畢竟現在這社會也出不了事兒,主要是擔心劉梅生氣。
蘇瑜翻了個白眼,“看劉梅?人家有錢有票的,能坐車,能在外麵吃大餐,你擔心個啥啊?你以為都和你一樣,餓著肚子走路回來呢。再說了,這會兒你就是出去,她該咋樣還是咋樣。說不定看著你服軟,還要順著杆子往上爬,壓死你!”
“哥,你沒出息。”蘇小誌翹著二郎腿道。
自從知道哥要和他搶房子之後,他現在咋看著都不順眼。
蘇大誌怒目道,“小誌,你咋說話的?!”
“本來就是,被一個娘們壓著……”
“啥娘們呢?!”蘇瑜可不乾了,怒聲道,“娘們咋了?”
蘇小誌立馬道,“姐,我不是說你,我這是說嫂子呢,你不一樣。”
可不能讓姐生氣了,姐要是生氣了,他這輟學的事兒又要黃了。
長這麼大,蘇大誌從來沒有這幾天這樣深刻的認識到,自己的一切都是靠著大姐。
大姐說不給蘇琳吃飯,蘇琳就得餓肚子。大姐說給自己找工作,自己就能擺脫討厭的學校了。
看著蘇小誌的反應,蘇瑜心裡還是滿意的,臉上依然是板著臉,“劉梅那是個特例,誰家的女人也沒像她那樣的,不知道心疼男人,把自己男人當牲口使喚。不說彆人,我也是女人,瞧瞧我為你們操碎了多少心了。累的住院不說,一出院還要給你找關係安排工作。這年頭,工作多難找啊。”
蘇小誌連連點頭,“姐,姐你就是不一樣。大嫂哪能和你比啊。”
“你這麼想,有人不這麼想呢。”蘇瑜意有所指的看著蘇大誌,“有人就是情願給人當牲口,也不願意和咱交心的。”
這話可真是說到蘇大誌的心坎上麵去了。他之前做的事兒那就是給劉梅當牲口了。還鬨著和大姐分家……
他乖乖的坐下,“姐,我不出去了還不成嗎?”
蘇瑜哼了一聲,“哪天你要是聽到劉梅的名字,還能坐得住,姐算你是個真正的男子漢。”對付這樣的慫包,一位的懷柔可不行,還是得拿出點兒脾氣的。
“我看那是不可能的。”蘇小誌笑著道。
蘇大誌:“……”好想打人。
聽著三人談論著熱鬨,蘇琳覺得自己就像是個外人一樣的,委屈的稀裡糊塗的。她都不知道自己這個家裡的寶貝疙瘩啥時候就成外人了。
而且還要給全家人做飯。
變抹著淚,邊燒火,總算是將糊糊給煮好了。
聞到香味了,蘇小誌剛準備端著碗筷呢,蘇瑜就道,“等等,姐先嘗嘗熟了沒,你要是吃壞肚子咋辦。”
說著就去拿著大勺。這年頭,誰掌握家裡盛飯的勺子了,誰就是當家的。想吃多少自己盛想得美!
蘇小誌愣了愣,也沒多想,姐這是擔心他的身體呢。
蘇瑜假模假樣的嘗了嘗,然後皺眉道,“小琳啊,不是姐說你,這手藝得練練。可彆想著學你嫂子那樣嫁人之後可以不乾活。畢竟也不是每個人都和你大哥這樣怕媳婦。”
蘇大誌的頓時覺得膝蓋中槍。
“姐,可以吃了嗎?”蘇小誌摸著肚子捧著碗道。
“當然可以,我們小誌多吃點兒。”蘇瑜笑著道,然後結果碗,給蘇小誌打了大半碗。
又接著給蘇大誌打了大半碗。最後給蘇琳打了半碗。鍋裡剩下的都是自己的,也是大半碗。
蘇琳:“……”
蘇瑜邊吃,邊道,“我聽說現在農村兄弟姐妹們都是按勞分配,和咱們廠裡一樣。以前小誌也在讀書,現在小誌也參加工作了,家裡也該變變了。以後咱家都按勞分配,乾活的人多吃點兒,乾的少的少吃點兒。”
在場的四個人,除了蘇琳,其他人都是乾活的以及即將乾活的,自然是沒人反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