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會議中心都有點轟動了,這時候的大學新生們,還對期末考試有非常重的印象,還非常在意這個成績,學長介紹的這個辦法真是雞賊透了!
可以說好些老師、院校領導已經基本猜出來錢多多的詭計了,他表麵鼓吹怎麼投機取巧,卻引導學生們不由自主的把精力提前投放到專業研究上,光是經常主動找老師提問學習,這已經能算是好學生的日常操作了,在大多數大學教師的概念裡,這種學生不多,有就是學霸。
其實當初錢多多何嘗不是從主動找老穀提問開始,在專業上逐漸和同學拉開距離的?
大學的特點,就是沒有誰會來逼著你學習,錢多多卻繞著彎編了個套!
有很多人吐槽大學各種學術黑暗,體製錯漏,錢多多卻依舊是他那種我來適應你的態度:“年輕導師每年都會爭取在各種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數量也是可觀的,如果你真的能做得很好,跟老師關係也足夠好,沒準兒老師真能拿個省級刊物給你掛個名,做個順水人情嘛,如果真的撞大運,蹭到國家級刊物,你的名字就能在知網被搜索到了,發刊掛名這些在各院校是有加分的,入黨發獎學金各種榮譽的優先度也不會太差,隻是這時候你們在乎的不應該是這個,而是你大一時候到底跟著導師學到些什麼?”
剛才有點歡騰轟動的氣氛又安靜了,還能思考的目光少了很多。
因為錢多多在提煉出更深的教導:“導師的同學朋友都不會太差,如果有機會能跟著導師蹭飯,多聽聽他們聊什麼,不要在乎吃什麼喝什麼,多傾聽他們聊的專業話題,不管懂不懂,悄悄記下來,一年的時間足夠你提煉出來個論文方向,多跟老師導師請教,大二就把這個論文磨出來,不管多稚嫩,打磨出來,大三爭取能找我們學創中心談科研經費科研項目,談和市場接軌的產業研究,也就是儘量做專業實習,大四該找工作的時候,你已經立於不敗之地了。”
錢多多舉起手指,一個個指頭立起來:“當你離開大學的時候,任何狀態下遇見競爭者,他學術鑽研,論文優秀,你也是,競爭者說他實習經驗豐富,你也是,競爭者說他有導師人脈熟悉行業,你也是啊,而且退一萬步說,你想再跟著之前的導師讀研,你的導師會很歡迎你,這就是我推薦給大家的大學生涯,希望你們能喜歡。”
偌大個學術會議中心鴉雀無聲,錢多多的表述再無半點投機取巧,所有過來人都聽得出來,這是個壓縮得極為密集的高效學習計劃,這甚至是在逼著人從大二就開始比肩研究生級彆了。
如果非要說這套做法的核心,可能就在於從一開始進校,就為大學新生們樹立了極高的眼界,一開始就朝著研究生導師那個段位看齊。
眼界!
這才是錢多多最想遞給大一新生們的法寶。
就像他從趙曉雅那裡得到眼界一樣。
大家來自各種各樣的家庭,起點各不相同,眼界視野自然也不一樣,不可能每個人都能像自己這麼幸運遇到趙曉雅,但如果能把這傾注到同專業的研究生導師那裡,恐怕就有很大幾率能強行拉高眼界,年輕導師當然好壞都有,但大概率都是品學兼優的尖子生,跟著他們不會錯。
什麼論文,什麼平時成績,什麼發表期刊,那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眼界看著的是高水平,在乎的是課題研究,這幾年大學生活就不會荒廢,隻要能進了這個門,就走上了正確道路,進大學是來做學問提高自己的,而不是組隊開黑把所有時間都用來自由自在玩耍。
也許到畢業時候,可能學術上的差距還不能比肩研究生碩士,但眼界已經齊平,更重要的是,這時候才二十出頭啊!
年輕時候最寶貴的就是時間。
會議中心裡麵不知道是從哪裡開始鼓掌的,反正主席台上萬校長在鼓掌,前排就坐就跟著鼓掌,學生們更是掌聲雷動。
隻要有人能聽懂,並付諸實施,錢多多覺得自己就功德無量了。
不過新生總是生機盎然的活潑,居然有女生扯著嗓子:“請問學長你有女朋友嗎?!”
馬上就把會場氣氛又笑得一片淩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