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第一百三十四章(1 / 2)

東地的叛亂已經平息,當初派去平叛的大軍,一部分直接駐紮在了右營那邊,還有一些陸續返回了中營。身為車騎將軍,陶駕本來早該返回中樞,向天子述職,隻是因為拆除鄔堡的事情過於棘手,才耽擱到現在,如今已經快要入夏,他終於動身返京,同時將兵卒內遷的事情交給手下的年輕人,讓小輩借此曆練曆練。

陶荊,秦崔嵬,阮明樊等人各率兩千兵馬,將東地的豪強大族、亂君降卒押送到雍州陀清河附近。

其實他們手下的人遠少於被押送的兵卒,不過勝在訓練有素,兵甲俱全,縱然降卒的人數再多上數倍,真打起來,也能輕易擊破。

然而能戰勝,卻不代表能夠有效管控。

從東地到雍州這一路上,內遷的隊伍中陸續出現了不少逃兵,其實古往今來都是如此,哪怕軍法森嚴,也難完全遏製此類情況出現。

陶荊出身武將世家,知道此類事情一定會發生,他們能做的,就是儘可能降低逃竄的人數。

副將小心道:“東部戰事雖然平定,隻是按照往常慣例,近幾年間,東地多半會有大批盜匪出現。”典無惡雖然身死,但多少還有點殘餘勢力,想要徹底清除,不是一朝一日就能做到的。

陶荊微微點頭,然後道:

“請任待詔跟酈司馬過來。”

——他口中的酈司馬全名酈初篁,跟楊東溪等人一樣,都是東部平叛中出現的人才,本身頗有智謀,此前因為功勞被表為軍司馬。

任飛鴻來的時候,手上正拿著一張京中傳來的邸報扇風,其實大周雖然有邸報,不過受限於消息傳遞速度,報上的訊息難免有些落後,隻是前段時間為著擢才試的事情,中樞往這邊派了不少捕風使過來查探消息,捕風使隸屬於市監,自有一套消息傳遞途徑,任飛鴻當日在建平的時候,跟池儀也算熟悉,如今就就仗著當日的交情,老實不客氣地去蹭人家部門內的邸報看。

她聽到陶荊的問題後,眼睛眨也不眨,笑道:“也不麻煩,當真是豪強大族,反而不會現在就選擇逃跑,散碎逃卒而已,倒是容易收拾。”

——他們固然奉天子之命,下狠手打擊東地豪強,並挑了不少人去修運河,不過在進行人員篩選的時候,隻拉了精壯出來,其餘族中老幼都留在原籍安置,若是這些人選擇在內遷途中逃跑,師諸和那邊接到信後,就能拿他們留在東地的族人開刀。

所以現在偷偷逃走的人,大多數都是原本典無惡手下的士卒。

“鎮之以威,誘之以利,少將軍可以選擇其中有威望者,授予官職,借此安撫人心。”

他們不能能正式授予士卒官職,但可以給出一些臨時任命,比如提拔幾個假曲長出來,若是那些假曲長當真完成任務,事後也完全可以上奏朝廷,把臨時官職變為正式官職。

陶荊不是想不到這一點,主要是想拉著任飛鴻一起參與決策——對方是天子欽點隨軍外出的,顯然頗得聖心,很適合跟著一塊分擔功勞跟風險。

眾人商量出來的計策收效很明顯,在有人出麵安撫的情況下,逃跑之人明顯減少,而且還順帶獲得了一個情報:降卒的隊伍中有一位頗得東地人心的老人,對方此前乃是典無惡曾經的祝師。

——這裡的祝是祝禱的意思,所謂祝師,其實就是巫醫。

那位老祝師對玄陽子有著極深的信仰,絕非官位財帛可以撼動。

酈初篁拱手,笑:“在下也是東地人士,對這些事情倒是明白一些,願意為少將軍解憂。”

陶荊客氣回禮:“那便有勞酈司馬。”

酈初篁受命之後,特地問任飛鴻借了從市監那得到的邸報,仔細看過後,派人去降卒隊伍中散播消息,大肆宣傳盧中茂吃了天子的一顆藥後就直接痊愈的例子,至於具體細節,他倒沒有說得太深,相信那些人會自己腦補。

到了夜半時分,營中果然傳來隱隱的哭泣之聲。

老祝師到底算是半個大夫,比一般人更相信玄學的力量,他們平時治病救人的時候,多半是煮點草藥湯給病患灌下去,若能治好,就是對方心思虔誠,而且命不該絕,要是治不好,那也是命數如此。

按照這個理論往下推斷,如今建平小皇帝能隨手把她的大臣治好,豈不說明當真是天命在彼嗎?

黑暗中,任飛鴻與酈初篁兩人聽到營中的哭泣聲,對視一眼,彼此都鬆了一口氣。

——他們都是懂得謀略之人,知道攻城為下,攻心為上的道理,之所以如此行事,安撫人心是一方麵,更重要的是準備將玄陽子留下來的影響逐步化解。

*

身為大周天子,溫晏然的一舉一動都會受到千萬人矚目,她煉出木中丹跟硫丹的消息不止傳到了東地軍中,也同樣傳到了北地。

溫鴻等人幾乎是立刻就明白那些救命丹藥的出現到底意味著什麼——木中丹跟硫丹既然能把盧中茂從死亡線上拉回來,自然也能用在旁人身上,隻要有了這等神物,那大周的臣民們也不用考慮皇帝哪天會突然暴斃,可以開始某些長遠計劃。

他感到一陣頭疼,於是立刻召集府中幕僚,共同分析一下後麵的情勢。

張並山第一個開口:“屬下以為,此事必然為假。”

溫鴻頷首:“還望賜教。”

主公客氣,張並山也不瞞著,直接道:“在下聽說小皇帝繼位前便大病了一場,顯然身體不大好,想來她年紀雖然還小,卻已經懂得為壽數憂懼,如今為了安穩臣下之心,才刻意宣揚神丹之事——明公細想,大周立國多年,期間當真有人煉出過什麼好用的仙丹出來?”

大周那麼多皇帝,想要求長生的人不在少數,卻沒有一個成功過,其中還有很多天子隻活到二三十歲便直接駕崩,用實際行動證明了當前時代醫療衛生水平的落後。

旁人總以為皇帝受天下供奉,無論什麼靈丹妙藥都應有儘有,然而溫鴻身為宗室,卻很清楚,那些要麼是朝廷的引導,要麼就是訛傳。

——其實張並山的猜測也無不道理,正常來說,建平的方士們再怎麼花心思研究,也確實不可能在這個時代煉出能抗菌的特效藥,然而溫晏然本人是一個自帶現代化學知識的穿越者,哪怕是一些對現代人而言特彆簡單的知識,放在古代,都屬於bug級彆……

張並山:“小皇帝如此畏懼駕崩,主君大可以順水推舟。”

當初厲帝之所以惹得朝野非議,有一點就是喜歡招攬方士為他煉長生不老的仙丹,並為此花費了大量金錢——為了延年益壽,厲帝甚至任憑方士們用黃金玉石入藥。

張並山冷笑:“主公可以搜羅方士,送入京中,也是向天子表明武徵郡的忠心。”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