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答案就隱藏在那不滿10分鐘的直播視頻裡。”
“我們從視頻中可以看到,布蘭特在逼迫弗萊德說出他本人以及他的公司乾過什麼違法營生,而弗萊德說出的每一句話都顛覆了我們對他的認知。”
“莉歐娜·布蘭特為什麼要把矛頭對準弗萊德?”
“本報記者進行了走訪調查,揭開了一部分纏繞著莉歐娜·布蘭特身上的迷霧。”
“莉歐娜·布蘭特出生日期不詳,記者調查到她在數月前因為父母過世而被送到沃金沃森孤兒院。布蘭特夫婦與她並沒有血緣關係,她是被收養的,收養莉歐娜·布蘭特不久,布蘭特夫婦就死於意外槍殺。莉歐娜·布蘭特到沃金沃森孤兒院生活後,她從原來的聖瑪麗寄宿中學轉到孤兒院的福利學校就讀。就記者調查到的部分來看,所有和莉歐娜·布蘭特相處過的人都認為她是個熱情開朗充滿愛心的好女孩,這與她在犯罪直播中展現的冷酷形象大相徑庭。”
“記者繼續深入調查,最終調查到了一個可怕的真相。”
“沃金沃森孤兒院院長威廉姆斯是一個戀.童癖,他在任職期間曾多次猥褻、強.奸孤兒院中的女孩,他還經常虐待孤兒、轉移慈善基金會撥款。根據警方透露的隻言片語推測,威廉姆斯疑似進行了諸多違法營生。我們可想而知,沃金沃森孤兒院的孩子們生活簡直生活在地獄之中。”
“此前警局發表聲明,表示莉歐娜·布蘭特曾親口承認自己謀殺了威廉姆斯。”
“我們有幸采訪到了一個在沃金沃森孤兒院生活過的女孩。”
“‘我不想多評價什麼,我也不想回答關於莉歐娜劫持弗萊德工業高層的問題,’她說,‘我隻想看到惡人下地獄!‘……”
“我們可以確信,這個女孩口中的‘惡人’指的並不是莉歐娜·布蘭特。”
“在那場不到10分鐘的犯罪直播中,我們從約翰·弗萊德本人口中得知成年後離開沃金沃森孤兒院的孩子都成為了人體實驗的犧牲品,這件事情的真實性暫時還沒有得到警方的證實。那麼,假設這是真的,院長威廉姆斯在這件聳人聽聞的事件中又扮演了什麼角色?”
“這是促使莉歐娜·布蘭特謀殺威廉姆斯並將矛頭對準弗萊德工業的原因嗎?”
“莉歐娜·布蘭特究竟一個純粹的瘋子、一個犯罪新星,還是一個被逼無奈奮起反擊的受害者?”
報紙第二版——《犯罪後從容逃脫?令蝙蝠俠束手無策的敵人!》
再往下看——《弗萊德工業繁榮下的黑暗,它真的是一家值得哥譚人信任的好企業嗎?》、《揭秘雙手沾滿鮮血的劊子手,約翰·弗萊德》、《沃金沃森孤兒院往事》。
莉歐娜看著報紙忽然想起,她在直播時沒有展示過超能力,所以新聞報道也沒有寫這些。
哥譚的大人物知道他們不能阻止報紙報道哥譚皇家酒店事件,否則就會引起民眾的進一步懷疑,所以他們繼續封鎖莉歐娜超能力者的身份。
不過就算再怎麼封鎖,這個消息也瞞不住了。
莉歐娜看向旁邊的電腦,屏幕上正播放著視頻。
前半段是她劫持通訊放映頻道後的直播,後半段則是莉歐娜擊破酒店大樓牆壁淩空飛行的錄像。
視頻下的評論已經爆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