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第 60 章(1 / 2)

小知縣 桃花白茶 12354 字 10個月前

五月二十一,終於到潞州城。

路上走得極慢,故意耽擱一天,雖說潞州城這邊急著讓他過去,但也不能任期剛滿便到這邊。

這次再來潞州城內,跟之前感覺顯然不同,今日過來,隻怕要在這待上很久?

而滕顯也在中途跟上,帶著自己做出的葫蘆器具,準備去汴京一鳴驚人。

他隻跟著紀煬到潞州城,然後轉水路回汴京,來的時候路上太辛苦,還是水路方便。

這邊碼頭水路還算發達,很快找到合適船隻,滕顯準備立刻啟程。

紀煬還留了留:“要不然稍微歇兩日,等等再出發。”

滕顯搖頭:“隻走了一天的路,也不辛苦。我就不耽誤你了,你剛來潞州城,要找個落腳的地方,還要等著新職務。事情多著呢。”

紀煬指指身邊的人:“有大家在,其實不忙。”

主要還有銀子在,王伯走的時候給他留了幾千兩銀子,縱然在潞州城,也很夠花了。

他剛想到這,滕顯把自己之前賣葫蘆工藝的銀子拿出兩千兩,直接塞到紀煬手裡,不等紀煬拒絕便道:“那東西你也知道的,等我回了汴京,還差這點錢?這東西本來就有你的主意,這點錢遠不夠呢。”

紀煬笑著把銀票收起來。

確實,沒必要客氣。

剛來潞州城便送走一個朋友,紀煬多少有點感慨,滕顯擺手道:“咱們早晚都會在汴京見麵,時間問題,你可要努努力,早點調回汴京。”

紀煬點頭:“好,我肯定努力,到時候汴京見。”

“對了,我那幾個好友,幫我請他們吃酒。隻是這裡的事?”

“肯定不說!”滕顯記住紀煬說的三四個名字,滿口答應,回頭一定請他們吃飯。

看著船隻離開,紀煬又看看平安。

平安道:“玉縣丞跟衛藍已經去安排了,咱們這幾日先住客店,等找了宅子再搬過去。”

“少爺咱們這宅子,是買還是租?”

紀煬想想:“租吧,雖說在潞州城還要待幾年,但總歸要走的。”

帶著淩縣尉跟丘益川,平安,紀煬去找玉縣丞彙合,這次並未住官方客店,那邊到底來往不方便,反而先在酒樓後麵包了個小院。

他們這一行六人,再帶上兩個孩子全都能安置在這,馬車上的東西也卸下來,這車是紀煬自己買的,以後在這少不了用馬用車。

換了個地方,許多習慣都要改變。

這裡繁華程度雖然比不上汴京,可跟扶江縣比,那就太不一樣。

剛來,大家還有些興奮,留著平安帶著大家一起收拾東西,紀煬領了淩縣尉一起出門。

現在的淩縣尉已經不是縣尉,他本名淩俊鵬,十分有氣勢的名字。

估計也跟他們淩家湖兵士先祖有關。

現在算是紀煬身邊的長隨,其他人都喊一句俊鵬兄。

兩人出門,自然要去拜見知州跟通判,但這次並非去府中拜訪,而是直接去了辦公的府衙。

潞州城的府衙仿照汴京建造,甚至比汴京規模大點,誰讓京都寸土寸金,而潞州地方寬敞。

此處人來人往,行走辦事的官員數不勝數,門口拴馬的欄杆旁都要不時清理,誰讓來的馬匹太多。

等紀煬遞了名字,門口的守衛笑道:“原來是紀知縣,快請進吧。”

守衛找了門裡的小吏領著,那小吏見到紀煬也十分親熱。

看來此處的官吏都知道他的家世。

也是,都傳到扶江縣了,何況這裡。

小吏一邊領著紀煬進門,一邊介紹裡麵的情況:“今年一共有兩個知縣從下麵升上來,一個是你,另一個是豐邵縣的黃誌帆黃大人。”

“等見過知州大人之後,下麵也會安排具體職務,但黃大人那邊已經定下,他本想去漕司,在那邊使了不少力,可惜漕司轉運使並不喜他,如今應該去倉司了。”

漕司?

紀煬想到扶江縣剛豐收那一年,他跟黃大人一起押送田稅到漕司,那常平使對黃大人確實態度一般。

不過那都是兩年前的事了?

總不會那會都在運作吧?

這比常華縣的魏大人都賣力。

怪不得能在豐邵縣這個上縣要六年知縣,確實厲害。

換了其他人,小吏肯定不會說這麼詳細,但誰讓這是紀煬。

人人都知道,以他的人品才乾家世,平步青雲遲早的事。

升官嘛,要麼有人脈,要麼手腕厲害。

紀煬兩樣都占,是個人都有數。

但也因為厲害,黃大人都已經定下去哪,他的職位卻遲遲沒有決斷。

紀煬還未到側廳,黃大人直接出門迎接,見到紀煬,親親熱熱道:“多虧紀大人,若不是您,我也不會提前來潞州城啊。”

按照常理來說,大家都是今年年底考核過了,這才綜合考慮調到扶江縣。

但潞州城想要紀煬提前過來,又不好搞特殊,便把他這個年底該升遷的,一起調過來。

朝廷也省事,把兩個地方接任之前都送來。

早半年來潞州城,這讓黃大人如何不謝,笑眯眯道:“跟著您果然有福氣的,沾了一星半點,已經受之不儘。”

“黃大人抬舉了。”紀煬哭笑不得,這也不能全謝他吧?

兩個人寒暄一陣,又分彆麵見知州,黃誌帆果然跟小吏說的一樣,直接去了倉司。

看他的臉色,應該不會太滿意這個結果。

也是漕司管著賦稅跟督查,倉司管了地方撫恤賑災。

一個收錢,一個出錢。

漕司怎麼都是重中之重。

不過黃大人很快回過神,還跟紀煬依依惜彆,至於有幾分真情實感,紀煬便不猜了。

這次進到知州辦公的地方,又是不同的感覺。

知州見他便笑,竟直接道:“想去什麼地方,考慮好了嗎?”

黃大人隻能被選,紀煬卻有選擇的餘地,原因自然是多方麵的。

但捫心自問,便是除去伯爵嫡子的身份,知州對紀煬的喜愛也不會變。

他這人聰明能做事,還不貪功,甚至進退有度。

每每看到紀煬,知州隻恨不得這是自家孩子。

紀煬卻不會做這得罪人的事,明知道好幾個地方都想要他,選了這個,那另外幾個呢?

所以這會還是道:“下官聽潞州府衙的安排,去哪都一樣。”

這也是實話。

扶江縣那地方都能翻盤,何況這裡。

總不能有比扶江縣更慘的地方吧?若真的有,若真的把他調過去,紀煬估計也不會太沮喪。

看著一個地方從無到有,不也挺好的?

總之,去哪都成,他才不要挑,挑了得罪人。

知州看出他的想法,直接屏退左右,笑道:“現在隻有你家長隨在,說吧,有什麼想法?”

紀煬哭笑不得:“真的沒想法,若是有,肯定講了。”

知州摸摸胡子,他也有點為難。

讓紀煬去哪一直是個問題,特彆是他還有點私心,有心把他留在自己身邊當個員外郎,跟著潞州府衙主簿一起做事。

其他各司員外郎,都是從六品的官銜,在府衙則是正六。

而他之前作為知縣也就是正七品官職直接跳到正六,難免讓人覺得他徇私。

他直接拍板把人定下,那四監司必然問他要好處,所謂彌補損失。

白白損失個人才,各司長官也不是那麼好糊弄的。

彆說他了,通判那邊估計也會找紀煬問話。

一時間,紀煬的職位還真的不好定。

知州想了想道:“要不然這樣,你先在府衙熟悉情況,等我跟通判有決議之後再說。”

也就是他們內部再討論討論,再給紀煬結果。

說到底,哪個部門不想要政績,不想被調到汴京?

紀煬這種能做事的官吏,必然要搶的。

現在汴京那邊抓政績抓得厲害,沒點真本事的,履曆不好看的,一點機會也沒有。

陛下最近兩年不知道怎麼回事,對這些事十分嚴格,不對,分明已經到嚴苛的地步。

等紀煬剛出了府衙,已經被“同僚”喊上,說什麼都要去吃酒。

仔細一問,竟是憲司的人。

紀煬跟淩俊鵬隻好過去,憲司的人還認識原先的淩縣尉,看著他身高體壯的模樣,咋舌道:“看著體魄,實在是條好漢子,可彆被帥司的人看到,否則肯定問你要人。”

帥司掌管民兵之事,見到這種漢子肯定心喜。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