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第 105 章(2 / 2)

小知縣 桃花白茶 16464 字 2024-03-29

雖說汴京許多店鋪也打過很多耳目一新的廣告,什麼皇上吃過的糕點,什麼皇後娘娘誇過的麵條。

但報童們喊的幾句話,著實吸引人。

再問報紙多少錢?

一文錢!

隻要一文!

這還有什麼好說的,那麼大一張紙就不止一文了吧?

買來看看!

一看不要緊,當下許多茶攤酒樓,一時拍案叫絕,一時嘖嘖幾聲,怎麼敬國公家那麼亂啊。

還有前朝的皇室,太慫了,丟掉古博城的時候,竟然還在喝酒耍樂。

幸好紀煬給奪回來了!

哦,還有紀煬的事。

第一頁就是罵紀煬的文章,字跡最清晰,甚至最大。

這三篇文章換著法的罵紀煬。

而這文章兩邊則是正反兩麵,大家拍案叫絕的,就是反對文章,支持紀煬的內容。

再聯想到前朝丟了古博城,紀煬給奪了回來。

看報紙的人心裡自然有所偏向。

一個上午的時間,由落魄舉人辦的京都趣聞,在汴京大火,短短幾個時辰,竟然小一萬份!

下朝了的官員們,剛在上麵聽的暈暈乎乎,這會被人告知汴京有個報紙。

什麼報紙?

這種娛樂跟趣聞兼並的報紙,自然得人歡迎,不識字的人還能聽茶攤上其他人念給他們聽。

念完大家再討論一陣,很是有意思。

比之專門去看抨擊的文章,傳播麵自然要廣。

隻看表麵的人,隻覺得紀煬這次挨罵挨的真慘,直接被印成這種叫報紙的東西罵。

但凡有人看第四版八卦的人,就有人會看到罵他的。

而國子監主簿看完,臉直接黑了。

辦報紙的人,故意找了水平較低的抨擊文章,附和的文章寫的也是很無趣,反而是反對的文章很有意思。

他能站得高位,隻用兩刻鐘,便想明白其中道理。

可他花兩刻鐘才能想明白的,其他人自然要等很久。

比如國子監裡的學生們,對著言辭犀利的反對文章很是喜歡,也覺得這寫得很對。

相比之下,抨擊的文章確實有很多不妥。

下朝之後,林大學士等人自然也第一時間看到京都趣聞。

等看到四版的小心機,林大學士暗歎一聲,轉身又回勤政殿。

不用他說,皇帝也是看完那份引起汴京沸騰的報紙。

“這就是前朝的邸報吧?”

林大學士點頭:“內容更偏民間。”

皇帝看了幾眼:“讓他們幾個折騰一段時間,先不管。”

這兩人拿到報紙草草翻了翻,便知道這東西以後的影響力,再讓人去查幕後之人,那也跟透明的一樣。

既然是晁家那小子,還有吏部左侍郎家兒子,更有井侯的孫兒。

還有熱心快腸的小映月。

那都不用說,自是紀煬的主意。

估計幾個小子裡麵,都不懂這裡的深意。

可他們跟紀煬交好,其實早就有了立場。

做不做這些事,都改變不了他們的位置。

皇帝如今對紀煬十分信任。

不是哪個臣子,能在差事辦完之後,立刻歸還權利的。

他前腳處理完灌江府的事,幾乎沒停歇就讓人送回兵符。

這種年輕人,還是可以網開一麵。

林大學士拱手退下。

陛下都說可以多辦幾期,那意思就是最近一段時間裡,不會朝廷插手乾預。

這就是默許的意思。

甚至尺度還可以再大些。

這幾個小子,看來真要做成件大事了。

紀煬遠在灌江府,還能有如此部署,也是個機靈到不能再機靈的。

罷了。

有這樣的年輕人,他們這些老骨頭們,很快就可以休息了?

皇帝跟林大學士心情都極好,甚至津津有味點評起第四版的皇家秘聞。

他們身為“內部”人士,肯定知道裡麵內容是真是假啊!

皇子也讀了又讀,不過他倒是在看第一頁,抬頭對父皇道:“父皇,爹,這上麵說可以投稿,我可以投嗎?匿名寫。”

爹都喊了。

看來是真的想寫。

皇帝沉吟片刻,點頭:“好,你先寫,父皇給你參詳參詳。”

他們這邊心情極好。

國子監,禦史台那邊,則覺得自己在被當猴耍。

可落魄舉人卻道:“你們覺得那文章不好,可以再來投稿啊,隻要你們寫,我們肯定刊登,一字不落。寫什麼都登。”

寫,還是不寫。

寫了怕裡麵又有暗坑。

不寫,眾人隻會對紀煬印象更好,以這報紙的傳播速度。

他們以後就算寫千百篇文章都沒用。

除非自己也辦個報紙?

隻刊登他們的文章?

可未免有些拾人牙慧,肯定會被他們大肆嘲笑。

落魄舉人苗舉人再次認真道:“真的,寫什麼登什麼,你們自己決定。”

“我也是討厭紀煬的,隻要你們寫得好,肯定能讓更多人也討厭。”

“對了,你們要是不寫的話,還有人寫。隻是文章質量不如你們的而已。”

什麼?

還要刊登質量很差的文章?

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無腦黑等於洗白啊!

怎麼可以用質量極差的文章代表他們的心聲?

國子監主簿咬牙:“一邊投稿,一邊自己也辦報紙。”

他就不信了。

他這邊文辭俱佳的人多得是。

難道還比不過他們?

可惜等五天後,京城趣聞第二次發行時,主簿發現,這報紙上娛樂的內容更多了,甚至還在刊登沒寫完的話本。

再看看他們這滿滿當當自己的報紙。

雖然自家報紙還沒發出來。

但百姓願意看誰的,一目了然。

生活本來就夠頭疼了,誰沒事看那麼多字,還翻來覆去講同一件事?

京都趣聞這種,既有各種八卦,還有,笑話,故事可以看。

等看完之後,再去瞧瞧頭版的文章,當閒暇時候磨牙的東西。

倒也不是娛樂至死,而是人都喜歡更為輕鬆簡單又有趣的事情。

外麵人也看不出來這報紙在拉偏架,隻會覺得是抨擊紀煬的人水平不行。

一旦有了這種印象,實在很難更改。

這也是對方擅用的一招。

現在被紀煬拿來使用。

紀煬死死拿捏住眾人心理,遠在千裡之外,還讓即將對紀煬起的抨擊稍稍消散。

可紀煬也知道。

這隻不過是筆戰的開始而已。

等他們摸清這些路數,自然還有更精彩的筆戰。

不過他也隻能想想啊。

那麼遠的距離,五日一份的京都趣聞,京都百姓已經看五份了。

他才收到前兩份而已!

與之相比,把報紙帶過來的人更為重要。

看著一群信心滿滿的候補官員們,紀煬自然高興。

朝廷撥過來的官員終於來了!

他這奇缺人手的灌江府,終於有更多人做事了!

跟著報紙一起過來的,還有另一件東西。

其中一個官員把手裡的盒子珍重遞過來:“知府大人,這是井侯家的孫兒托我轉交的,說東西貴重,隻做出兩個。”

能讓井旭說貴重的物件,他實在戰戰兢兢,現在東西終於送到,簡直長舒一口氣。

紀煬一邊看官員,一手拿報紙,平安則把盒子接過來。

等打開來看。

隻見裡麵正是他去年就寫信,讓他們幫忙做的放大鏡!雖說個頭不大,但確實按照要求做的。

透明的玻璃,外麵用了上好的木頭做手柄。

盒子打開,眾人下意識驚歎。

這是琉璃嗎?

如此透的琉璃,舉世罕見吧?

紀煬嘴角帶笑。

今天還真是好事臨頭。

朝廷派來的官員到了,報紙他們也幫忙帶來,還有他想了許多的放大鏡。

三月份春暖花開,日子好,心情也好。

紀煬笑眯眯道:“不錯,大家今日先休息,差事不忙。”

這些被派來的官員們下意識鬆口氣。

很多人都說,紀大人總是一人當三人用。

特彆是回京的宮中內官,更是繪聲繪色講了紀大人如何爭分奪秒,如何勤於公務。

一個月之內折返好幾個地方,每次做事還十分利落。

體質稍微差點的人,都更不上紀大人的節奏。

不止內官在說,隨行的人也是連連點頭,反正把他們這些人嚇得夠嗆。

現在看來還好?

隻是紀煬下麵又道:“等安排大家到位之後,咱們就開始巡查灌江府。”

“灌江府每一個縣,每一個村,都要去一遍。”

???

灌江府?

那麼大的灌江府?

都要走一遍?你說真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