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做其他知縣,他肯定是把東西先收上來,回頭換做東西再送來。
可韓瀟這裡,自從王室覆滅,他就沒說過話,韓瀟自然知道是信任,韓家的性格也不會讓他動分毫。
既然知道韓家性格,紀煬肯定懶得再管,開口便是:“這些你拿回去,給工部來用。”
工部剛以為是讓他們修城牆用,沒想到紀煬又道:“用來研究一種新的材料。”
古法的城牆,質量較好的,自然是碎石粉碎,加入打碎的雞蛋,然後做成胚子。
等沒乾的時候砌成牆,這樣的城牆可以屹立上千年。
但說到底,這樣的製作方法,就是現代說的膠凝材料。
而現代的一種膠凝材料,也是大家最為熟知的材料。
水泥。
如果製作出水泥,再加上沙石攪拌,就會成為混凝土。
這種高強度的建築,或許抵擋不住現代的炮彈,但在古代,實在是大殺器。
所以紀煬在跟工部的人說什麼,要便宜,要高聳,還要堅固的城牆時,想的就是這個。
但問題是,水泥也分很多種,如果仔細了解的話,水泥的類型很不少,而且不同地方用的水泥也不一樣。
甚至水泥跟沙子攪拌時,還不能用關外沙漠裡的沙石。
沙漠裡的沙多帶土,更細,還有油性,並不合適做混凝土,如果想要河沙,又要長途運輸。
還有,考慮到古博城冬日的寒冷,更要研究抗凍的水泥。
說到這裡,已經不是紀煬的研究範圍之內了。
所以他在等兵部的人過來,把自己早就整理好的兩種製作水泥方法拿出來。
現代製作水泥的方法太過成熟,這跟做青黴素太不一樣,幾乎隻要照著做,不用多久都能成功。
更不用說,過來的還都是專業人才,最了解各種土質,各種泥沙,各種碎石之間的差彆。
比如工部的人當中,一個叫談遠新的官員道:“草木灰也好,碎石,泥瓦碎也好,還有生石灰,打碎融合,像是用這些東西代替了糯米水跟雞蛋。”
看看人家,一眼就專業。
吳將軍皺眉:“如果研究新方法,會不會耽誤時間。”
“再過一段時間,就要入冬了。”
現在已經是十月下旬,天氣都冷了起來。
工部的人搖頭:“就是快入冬了,才有研究的時間。如今這時節還能乾活,再過幾日此地不是要下雪,根本不能做事。”
吳將軍自然了解此地,他在邊關幾十載,什麼時候下雪抬抬頭都知道。
可他說這話,也是擔心這裡的安危。
紀煬道:“磨刀不誤砍柴工。”
“信我,這東西做出來,古博城將會牢不可破。”
紀煬很少有這樣斬釘截鐵的話,但凡他說了,都會成真。
這世上吳將軍最能相信的人就是紀煬,點頭道:“好,我會派兵士給工部大人們打下手,開春之前研究出來,咱們建個牢不可破的城牆。”
眾人聽著這話,隻覺得熱血澎湃。
他們收回來的故土,他們自己守護!
他們要把這裡變成銅牆鐵壁!
工部眾人直接分成三部分,測量的測量,研究水泥的研究水泥,重新繪製跟規劃古博城的規劃古博城。
沒錯。
工部的人還要幫著古博城重建。
在韓瀟帶領下,當地百姓已經有房屋可住,但周圍的建設跟道路依賴前麵那王室,還是一塌糊塗。
紀煬還順嘴道:“反正都修了,正好看看如何規劃水利。”
就算現在一時不能完工,但一定要提前規劃好,有工部的人在,不用白不用。
工部眾人:???
誰說跟著他乾活絕對不會吃虧的?
隻能說,不會吃虧是真的,但沒那麼輕鬆,也是真的!
等工部的人算下來,古博城已經被砍頭的王室們留下來的銀錢,也隻夠修建,重修個一半。
剩下的巨量銀錢,還需要灌江府努力。
邊關的防衛,當地百姓的建設,處處都吃錢。
紀煬無奈,當知縣的時候窮,當知府了,怎麼還更窮了?缺的錢更多了?
古博城百姓看著各處丈量測繪,再聽到承平國派人過來幫忙修道路修城牆,心裡對承平國的歸屬又多了幾分。
旁的不講,回到中原王朝之後,他們的日子好過太多。
還是灌江府韓家的家主親自帶他們耕牛種田,鄉音一樣的韓瀟讓他們很是親切。
原本以為隻有最近的灌江府會管他們。
現在看著汴京來的人。
原來中原朝廷也管他們啊。
隨著古博城一點點建設,原本就屬於中原王朝那顆心也同樣慢慢回歸。
最終有一天,會像這座古老城池相同,徹底跟中原王朝融為一體。
那時候,紀煬,韓瀟,朝廷的努力,就算沒有白費。
灌江府最後一座城池巡視結束。
紀煬給隨行官員放了三天的假,讓他們好好感受這座承平國最喜歡的城池。
不少官員甚至還詩興大發,留了詩句在此,看來很是感慨。
相信等他們再來的時候,這座城池會煥發更加不一樣的光彩。
甚至整個灌江府,都會因為這次巡查充滿生機。
家家有田種,人人有飯吃。
各地官學再普及,慢慢改變鄉親們的思想。
這樣才能讓這次巡查,這次平定灌江府變得有意義。
十月二十五,林婉芸的義診隊伍也結束最後一次看診。
可她知道,這還遠遠不夠。
她跟紀煬能做的,還有很多。
十月二十七,灌江府的巡視隊伍終於回灌江城。
回去的時候所有人心情都大不一樣。
他們真正明白聖賢書上所說的,治政之道在於安民,安民之道在於察其疾苦。
還有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再有聖人不利己,憂濟在元元。
讀過是一回事,懂了又是一回事。
切身體驗,更是不同。
從四月出發,到十月底回去,這半年是苦的,但苦的非常值得!
回去之後,他們這些官員將會四散到灌江府各個地方,而他們也從當初的觀政進士,變成真正的官員。
成為真正為民做事的官員。
紀煬騎馬走在前頭,看著落日餘暉,笑著對眾人道:“要不跑馬吧?這種寬闊的地方,最適合跑馬。”
古博回太新縣定江關之間,確實寬闊無比,他們這七八十人跑馬完全不是問題。
隻見一群中青年官員,以及林婉芸帶著的大夫女醫們,在平坦的草地上疾馳。
他們要快點回到灌江城!
快點開始辦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