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羲城有多大?”
“羲城……”
葉羲回答著聽綠耳時不時冒出來的問題,在嗥氏人漸漸又嘈雜起來的議論驚歎聲中,骨片轉了一圈最後又回到葉羲手中。
角抵:“元巫大人,這塊骨片可不可以還我?”
這骨片本來就是角抵的,而且葉羲留著也沒什麼用,很乾脆地就將骨片遞給了他。
角抵見葉羲真的將寫著字的骨片交給自己,臉上一亮,真心實意地向葉羲躬身道謝。
“謝謝元巫大人!”
他是個特彆喜歡文字的人,不然也不會每天在骨片上寫東西了,看到和他們氏族文字截然不同的漂亮文字,那是見獵心喜,恨不得跟著刻幾塊。
角抵回石屋,珍惜地將這塊骨片收起。
聽綠耳也想要一塊寫著部落字的骨片,等角抵出來時,他想了想摘下手臂上的用小骷髏頭串起的白色臂環,隨手拋給他:“這臂環是用隨鼠的腦袋做的,便宜你了,去給我找塊最好的骨片出來。”
角抵認得好東西,接過臂環立即轉身再次進了趟石屋,出來的時候抱著片長達一米來的雪白瑩潤大骨片。
聽綠耳將大骨片和自己的匕首遞給葉羲,嬉皮笑臉地求道:“給我也寫幾個羲城字吧!”
葉羲笑了笑,很乾脆地找了個的地方坐下。
“你想寫什麼?”
聽綠耳撓了撓頭皮,想了又想,眼睛一亮說:“就寫你的事情怎麼樣?”
“就寫你來我們氏族的事,降雨幫我們填湖什麼的……最好把我也給寫進去,對了!第一次碰麵的時候我們把你救了的事情也要寫!”
葉羲點頭:“好。”
他低頭握著骨刀準備刻,但刀尖即將接觸到骨片時,又忽然頓住了。
這種日記形式的記錄最好要寫上日期,但是無論是部落還是氏族日子都過得很糊塗,隻知道大祭祀的日子,還有春夏秋冬乾季雨季之間的差彆,卻根本沒有幾幾年,第幾月的概念,因為他們沒有曆法。
哦,大祭祀的日子也不是算出來的,而是感應到的,連最尋常的巫弟子能都提前幾天感應到這種天地變化,所以根本用不著算。
曆法另一項重要的作用,就是能根據日期預測氣候變化,以此來決定農作物的播種時間,收獲時間。但卜巫能精準地預測天氣,像羲城的春耕時間就是由卜巫卜筮出來的,很是方便。
因為這些原因,所以這麼久了,葉羲都沒想過要弄出曆法來。
“怎麼了?”
聽綠耳問。
葉羲回過神來,笑道:“啊,如果要記事,最好要知道日期,但是沒有曆法,不好寫日期。”
聽綠耳一頭霧水。
日期?曆法?啥玩意??
葉羲站起身來,對周圍的人群道:“請諸位給我讓個位置。”
嗥氏人竟都聽話地退遠了些,套成個大圈圍在葉羲和聽綠耳的周圍。
葉羲用骨杖代替筆,在黃土地上畫了起來。
因為服食過很多奇花異草的關係,他的記憶力堪稱絕頂,真想回憶,他連五年前的某天早上吃過幾口肉喝過什麼幾口水都想得起來。
葉羲一邊回憶一邊寫。
每年大祭祀的間隔時間為四百八十九天,這可以大致確定一年約四百五十九天,這裡的一輪朔望月,大約為四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