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皇後頷首,示意他繼續往下說。
陳廷鑒:“豫王造反,征兵運糧肯定無法避開其他七位藩王的耳目,他們若主動上報朝廷,便正合了當年太./祖他老人家冊封藩王的苦心,藩王與皇上共同維護江山安穩。若他們隱瞞不報,便是協助豫王一起造反,是為亂臣賊子,當與豫王一同伏誅。”
戚皇後徹底明白了陳廷鑒的意思。
豫王的起兵不足為慮,但如果朝廷先縱容豫王暗中集結力量,將七位藩王都捎帶上,將來朝廷便可以名正言順地將河南一地的八位藩王都廢了。
八位藩王連帶著各自的兄弟子孫,一共三萬餘人的宗親,占了所有宗親的三成之多,一次都廢了,便相當於為朝廷這棵負擔累累的大樹一次剪除了三成的臃枝贅葉。之後藩王私庫充公,良田歸還百姓,百姓種出糧食繼續繳稅給朝廷,乃是一本萬利、造福兒孫以及後代帝王的大好事,與這些可以預見的好處比,鎮壓叛亂所耗費的軍餉完全不值一提。
“閣老高瞻遠矚,我很欽佩。”戚皇後鄭重地道。
陳廷鑒躬身道:“臣隻會獻計,娘娘敢用臣此計,也是膽識過人,臣亦欽佩。”
戚皇後笑了:“那閣老便隻當不知豫王有反心,暗中部署兵力便可。”
陳廷鑒摸了一把胡子,道:“托夢之說,也未必完全可靠,或許豫王並不會反,不過臣等未雨綢繆,也不會有什麼損失。”
戚皇後還是希望豫王反的,皇上隻有太子、豫王兩個兒子,兒子還小,豫王早早反了早早廢了,她也早早省心。
當然,這話就不用告訴陳廷鑒了。
“公主那邊......
“我會跟她解釋,閣老一心操持國事便可。”
片刻之後,戚皇後先去了乾清宮,陳廷鑒也隨即去見其他幾位閣老,今日內閣還要率領大臣們一起懇請太子繼位。
登基大典不急,但繼位稱帝刻不容緩。
.
朝臣們過來擁立太子時,華陽就跪在一旁旁觀。
太子雖然才十三歲,可他從三歲起就開始讀書,開始學習如何做好一位儲君,父皇駕崩他雖然傷心,卻也知道要配合大臣們接下來要走的繼位儀程。
太子稱帝,戚皇後同時封太後,至於其他皇親,暫且還不著急冊封。
華陽暗暗觀察林貴妃、南康公主。
母女倆當然不會替母後、弟弟高興,但也沒有什麼憤恨的情緒,大局已定,她們也認了命。
一直到夜裡,華陽終於又有機會單獨與母後見麵了。
才剛剛三十九歲的戚太後,因為忙碌了一日,這時也累了,斜倚在羅漢床一側。
看到容顏憔悴的女兒,戚太後麵露憐愛,招手叫女兒坐到她身邊。
“父皇走了,又給你托了那樣一個夢,盤盤今日過得一定很煎熬吧?”
她將女兒攬入懷中,溫柔拍著女兒的肩膀。
華陽的眼淚又掉了下來。
娘是這世上最無可取代的人,母後越嚴厲,這般的溫柔就越讓她貪戀。
戚太後拿出帕子,親手幫女兒拭淚。
景順帝的駕崩,於感情上對她並沒有太大的影響,傷感也有,隻是一會兒就過去了。
她更關心大事,僅有的私情,也是心疼一雙兒女的喪父之痛。
“盤盤放心,豫王的事我與陳閣老已經定好了防備之策,你隻管一心替你父皇守靈,能睡的時候好好休息,其他都不用擔心,知道嗎?”
華陽點點頭。
她既相信母後,也相信公爹,這兩人聯手提防豫王,她就更加安心了。
先前的事都是她自己扛著,此時此刻,華陽隻覺得全身都輕鬆了下來,隻剩對父皇的緬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