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問道:“那你你認為你生氣的原因是什麼?”
葉珍珍說道:“主要是和她們搞不好關係,她們有些人總愛挑我的毛病,我比較能乾,彆人嫉妒我,就常常因為一些小事和我過不去。”
我問道:“她們,指的是誰?”
葉珍珍說:“室友們。”
我問:“那麼,是彆人挑了你的毛病,所以,才讓你生氣的嗎?”
葉珍珍說道:“那當然是,如果她們不挑我的毛病,我怎麼會生氣?”
我想了想,然後說道:“我們來假設一個例子,假若某一天,你在喝水,這時走過來一個人把你的水碰灑了,你會怎樣想?”
葉珍珍說道:“我會很生氣,心想這個人怎麼這樣不小心。然後發牢騷,然後她頂嘴我會和她吵起來。”
我說道:“那如果,換成你在外麵喝咖啡,撞你杯子咖啡灑了,那個人是盲人,如果你知道他是個盲人,你又會怎樣呢?”
葉珍珍說道:“盲人?盲人是看不見的,我可能會原諒他。”
我說道:“你看,咖啡灑了無論什麼原因它就是一件事,但由於不同的認知結果,就會產生不同的情緒。所以,對事物的認知,才是引起情緒的真正原因。”
葉珍珍想了想,說:“你說的好像有道理。”
我說道:“每個人,對生活中發生的事件都會有些看法,有的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不同的認識會導致不同的情緒狀態。如果你認識到自己現在的情緒狀態是一些不合理的認知所造成的,通過改變它你就能控製自己的情緒。”
葉珍珍問:“真會這樣嗎?”
我說:“你遇到的那些事,彆人也可能遇到,但彆人不一定都像你現在這樣子,你說這是怎麼回事?”
葉珍珍說:“你是說我和她們的認識不一樣嗎?可我還沒看出我對彆人挑我毛病的認識有哪些不合理的地方。”
我問道:“這正是下一步要討論的問題。你冷靜地想一下,你和同事關係很緊張的原因是什麼?”
葉珍珍說:“那些人總愛挑我的毛病。”
我說:“你不許人家挑你毛病的理由是什麼呢?”
葉珍珍:“我自己做什麼,關她們什麼事,我自己工作量完成得多又好,她們憑什麼挑我的毛病?”
我說:“你可以希望彆人不挑你的毛病,但你不能不許彆人挑你的毛病。”
她問:“對彆人不能提出要求嗎?”
我說:“你可以對彆人提出要求,但是你要求你對彆人怎樣,彆人就應該對你怎樣,這是一種不合理的信念,一種絕對化的要求,因為我們無法要求彆人必須為我們做什麼。如果我們把對彆人的要求變成希望,當我們不希望的事發生時,最多是一種失望,不會過分地怨恨彆人,自己也就不會生氣了。”
她說:“你說得很對,但我擔心自己做不到這點。這毛病能改嗎?”
我說:“你的問題是長期形成的,估計是你從小成長的環境造成的。我問問你,是不是一般害怕彆人生氣,害怕受到批評有兩種原因,小時候常常被養育著苛責,常常看到一些受苛責的場景。”
她問:“苛責,是被罵被挑毛病的意思嗎?”
我說:“對。”
她說:“我家人喜歡挑毛病,還喜歡拿我來和彆家孩子對比。”
我說:“從原生家庭來應對問題,如果是這兩種原因,那麼就要試圖修通自己與養育者之間這種虐待關係,而且,你要試著對被苛責的一方保持足夠的尊重,你之所以也受此影響,是因為對這個受苛責的父親或者母親的認同,一旦這個認同對象變得被尊重,自己也會更尊重自己,不受到外界他人攻擊性情緒的影響。 你本身已經養成了心理上的攻擊性,你把針對他人的攻擊,簡單來說就是生氣、敵對、謾罵,轉移到了自己的身上,之所以會彆人有一點生氣就會對自己如此自責,不是因為對方發脾氣,而是因為你潛意識裡已經潛藏著對這個人強大的攻擊力。還有,自戀,你自己對自己過分的苛責,意味著自戀,彆人一丁點兒的生氣,讓你害怕,於是選擇了自己對自己的生氣,選擇自己把自己活活氣死,而不是彆人把你氣死,所以你是最厲害的。要想很快改變是困難的。但是隻要在實踐中不斷改變,從一點一滴做起,出現反複不要灰心,貴在堅持,一定會達到理想效果的。”
她問:“怎麼改變?是不是我真的心胸很狹窄?我看到她們有點什麼,我就生氣,和她們敵對著來,和她們鬨,我處不好關係,我過得很累,我擔心她們要哪天害死我,怕她們給我下毒,怕她們在沒人看到沒有監控的地方勒死我,怕我去衛生間她們把我溺死在裡麵。我就想不如自己自殺了。就想死,可是我怕疼,不敢上吊,割腕,聽說煙裡麵有尼古丁,能讓人致死,我就吞下去了。”
我點點頭,說道:“你這是抑鬱症的表現,而且還伴有被迫害妄想症。”
她說:“那我怎麼辦?”
我說道:“首先呢,凡事不必求完美,不要事事力求完美,敞開心胸,儘力而為就能從過程中體會到真正的樂趣。彆給自己太多壓力,不要總是想著做第一,做最多,你看那些天天忙碌要死的人,後來真的病死,忙死猝死,誰說他們聰明啊,為了所謂的事業金錢,把自己的命都搭進去了。如果你不給自己巨大的壓力,就能輕鬆很多。然後,自己懂得調劑心情,如果心理憋悶得難受的話,和朋友說說,你要學會交朋友,其實,人際關係,有這麼一句話,說人心換人心,八兩換半斤。你知道什麼意思嗎?”
葉珍珍問我:“什麼意思?”
我說:“想要得到人心,你是要吃一點虧的,付出了八成,收到五成就多了。你懂吧?也許你付出了很多,但你發覺你朋友並不會像你那麼好的對待你,你會怎麼樣?”
葉珍珍說道:“那我不行,我會發火,生氣,我會想很多,想她為什麼會這樣子對待我?為什麼不像我一樣呢?”
我點點頭,說:“你這就很敏感了,覺得吃虧了,你吃不了虧。心胸狹窄。”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