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3章(2 / 2)

慢慢的走進了監室中,想著她剛才所受到的毆打和屈辱,我心裡泛起心酸,我連我自己喜歡的人都保護不了。

我寧願剛才被打的人是我。

柳智慧麵無表情,看起來,呆呆的坐在床沿。

我走進去,然後坐在她的身旁,手握住了她的手。

她抬起頭看看我。

我看著她,麵無表情,沒有悲傷,沒有難過,沒有,什麼也沒有,像是,什麼也沒發生過。

她的頭發已經整理好,她的衣服也已經整理好。

但是,眼角的傷還在。

我問道:“疼嗎。”

柳智慧說道:“雷桃花。”

我驚訝的問:“你怎麼知道她的名字。”

柳智慧說道:“她是我小時候一個同學的鄰居。很小時候我們就認識。”

我說:“那為什麼她和你認識,還要打你。”

柳智慧說:“小學時,我和那同學關係好,常不聽我媽媽爸爸的話,跑去她家玩,她家那時候在還沒改造的城區,她家人做生意,挺有錢,蓋了五層的樓,鄰著的就是低矮的瓦房雷桃花的家。雷桃花那時候已經讀高中了,心理扭曲,仇富,特彆對我同學和同學家人,有一次我和同學玩著她家人給新買的泰迪犬,她過來一腳把狗踢死了。現在她在監獄上班了啊。”

我說:“她還記得你。”

柳智慧說:“看眼神,仇恨的那目光,記得。就跟小時候每次看到我們在家門口玩新玩具,坐轎車一樣,她目光中都是嫉妒仇恨。”

我說:“嗬嗬,人生所謂四大喜,什麼他鄉遇故知,這樣的算四大悲吧。”

柳智慧說:“她也恨你。”

我說:“是,她是康雪的走狗,康雪讓她咬我,她已經和我罵了好幾次了。”

柳智慧說:“我想懲罰她。”

我說:“我還想呢,但不能光明正大打她啊。我倒是想找人堵了她,讓她囂張!”

柳智慧說:“雷桃花樣子有時候目光有點呆滯,感覺像蠢人,可她卻是一等一的聰明人。小時候家裡窮,父親早年重病死了,母親去了磚廠搬磚,掙點家用,住在磚廠。她家連電燈都用不起,晚上她都點著蠟燭看書,小學全校第一,中學全校第一,高中又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大學。非常的努力,和聰明。但是,她這樣的付出,得到了成功之後,被壓抑多年的扭曲心理,卻要報複在彆人身上得到平衡。”

雷桃花,小時候就典型的仇富心理,她受過教育,而且是很高層次的教育,她家是整條街上最窮的一家,從小的經曆,讓她知道什麼叫世態炎涼,從小看著鄰居家的華麗高貴每天談的是生活追求,她的母親每天隻能老老實實起早貪黑賺錢養家。

看自己的母親,辛辛苦苦去賺錢,每天累死累活賺的確還不如人家隨便吃個外賣的錢,心裡就不舒服,恨的牙根癢癢。雷桃花很聰明,她知道這種心理是很不好的,很想去除掉,但又沒辦法除掉,隨著仇富心理的加重,她已經不把他們當同類看了,就是左鄰右舍他們的命對於她來說跟蟲蛇鼠蟻一樣,她知道人跟人是有差彆。

打個比方,如果某個有錢人跟一條狗都在懸崖邊要掉下去,她會選擇救狗不救人,如果有錢人觸犯她的利益,會不擇手段去消滅掉。

如果說在社會層麵上存在某種“仇富”心理的話,那麼,應該說雷桃花這種心理並不是仇視一切富者,而隻是對於那些利用不正當手段非法暴富者,以及變富之後“為富不仁”者的“惡行”的道德義憤,在這個意義上的“仇富”心理應該說是正當的,而另一部分偏執份子則是認為,仇富是理所應當,仇視一切富人,認為富有必定和扯上聯係,憑什麼彆人生活的比我好,這也是這類人心理常態,一邊仇視富人,一邊卻又渴望成為富人,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仇富”帶給這類人的必定是扭曲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在任何時代,對財富的眼紅都是一種心態的存在,隻是人們往往會自覺地找到平衡這種心態的理由,譬如把這種富人財富的擁有理解成對方巨大代價和艱苦努力的付出,祖輩幾代人打拚下的遺蔭,等等。但是一旦自己替對方尋找的富裕的因由不能很令自己信服,或者認為對方付出的富裕成本太過低廉,尤其是當財富和的重疊性太多的時候,那種不公平感就會升華到仇視,於是,產生了“殺富濟貧”的仇富心理。但是這種心理太過嚴重則會導致心理疾病。社會貧富差距太大,富人為富不仁也是引起仇富心理的原因。

在現實中,在個人層麵上,卻有一些人身上表現出“仇富”心理的泛化和偏激化現象。所謂“仇富”心理的泛化,是指對一切富者都懷有憤慨態度;所謂“仇富”心理的偏激化是指用非理性的方式向富者表達憤慨、討回“公道”,更有甚者用肆無忌憚的手段向社會發泄“仇富”的憤怒情緒。“仇富”心理的泛化和偏激化無疑都是不正當的。

雷桃花努力,就是為了改變困窘,但是,現在的雷桃花,已經獲得了一些成功,至少比起曾經,和她的一些同學們,算是挺成功了,雖然和她追求的成功還差很遠。

雷桃花為康雪做事,不惜拋棄所有尊嚴像條狗一樣為她所用,也是為了自己的將來。可她卻為何老是喜歡欺負弱者?

柳智慧剖析雷桃花的心理,就是,她是個極度自卑的人。越自卑的人反而越成功。

每一個個體都有被肯定、被認可的需要,當我們被認可的需要沒有被滿足的時候,一種無助的和無力的感覺就會產生,如果這種感覺繼續被加強,我們就會對自己產生懷疑,甚至找不到自己存在的價值感,這就是自卑。

我們通常對於自卑的認識都是灰暗的、消極的,這隻是我們能夠看到的自卑。自卑感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可能發生,自卑是正常的,甚至是對我們有益處的。這取決於我們每一個人處理自卑的不同方式,有的人會躲在角落裡不去競爭,而有的人會通過各種方式去表現自己來換取他人的認可,有的人把自卑變成了讓自己變得更優秀的動力,因為它驅使我們提升自己從而避免再一次感受到自卑。有的人被自卑感所麻痹,在自卑的泥潭中越陷越深,也有些人戰勝了自卑取得了更高的成就。這種人就是雷桃花。

( <':'></a>)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