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欣賞聶秀,不是因為對方的背景,而是聶秀認真負責的態度,還有那專業過硬的實力。
可是現在聶秀居然要放棄準備了近一周的比賽主持稿,轉而演講另外一份不熟悉的演講稿。
“導演,所有的結果我都知道,我也願意去承擔,可這一股氣,沉在我的心中不得不發。”
聶秀很倔強的看著陶建中,關於何昱在網絡上的事情,她知曉,正是因為知曉,她才決定臨時改變演講稿,舍棄準備了一周以自身為故事背景的主持詞,而是采用以何昱為核心的稿件。
這稿件她也是剛剛初擬出來,並不熟悉,她知道,這一份稿件更多是要臨場發揮,可是現在看著網絡上的何昱無顧被抹黑。
她真的有一股氣,哪怕就是不晉級,她也要講。
因為在她看來,何昱是最不應該承受網絡暴力的人,何昱有多優秀,她比任何人都清楚,她甚至認為年輕一代,沒有任何人比何昱更加的優秀。
正是因為這一份清楚,看著何昱被網絡輿論所壓迫,聶秀這才決定舍棄原有的主持稿,她想讓更多的人知道何昱的優秀,而不像網絡上所說的那樣,上位靠後台,學術靠造假。
“既然你決定了,那我不多說了,準備一下吧,一會直播就開始了。”
陶建中看著聶秀的倔強,輕輕的點點頭,沒有再勸,他儘到了自己作為節目總導演的義務,同樣也做到了賞識聶秀的尊重。
既然聶秀有了決定,也有了承擔後果的準備,他不阻攔。
網絡上,關於何昱的輿論,依然如此,甚至於燕大學生的加入,並沒有扭轉任何局麵,畢竟,先入為主之下,而且言之鑿鑿,有圖有真相,再加上翟棱的粉絲,在發現了何昱的時候,簡直就是狼看到了肉,近乎一擁而上。
能踩一踩算一踩,畢竟這好不容易出現一個墊背的。
哪怕就是燕大的學生加入了其中,也並沒有掀起太多的波瀾。
反而,有很多人認為,這就是這個學術不端者請的水軍。
“這家夥真有錢,請了不少水軍啊,而且很多都是新號,一看就知道怎麼一回事。”
“確實,這人想火想瘋了,與這個人對比,我真的發現,翟棱不那麼可惡了,起碼認錯態度很快。”
網絡上關於何昱的聲音,塵囂於世,哪怕就是燕大學生的加入,也沒有改變任何有關的風向,反而讓更多的網友認為水軍。
陳源發完了一則關於何昱請了水軍的評論,則是安靜的坐在《主持人大賽》的觀眾席上。
作為一個媒體從業者,立誌想走上台前的他,對於華國電視總台的《主持人大賽》十分的關注,因為這就是一個神仙打架,各個播音主持頂尖學府的優秀畢業生,各省的優秀主持人,都將彙集一堂。
分為兩輪賽製,三分鐘的自備主持,還有一分半鐘的即興演講,將會全方位的考察著主持人的能力。
這個節目,對於陳源來說,是難得的學習機會,他也不想被網絡上的事情,搞的紛紛擾擾,而是專心的等待著《主持人大賽》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