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完了這一切,這才滿意的點點頭。
看著出現的偶像,尖叫呐喊了起來。
天玉研究院。
何昱很晚從研究院回去,第二天,又很早的到研究院。
“大,何院士,早”
“何院士早”
而何昱剛剛踏入了研究院,就碰上不少跟自已打招呼的人。
其實他也是知道自已在天玉研究院有一個外號,大哥大,還有頭兒,甚至團隊的一些人,都開始喜歡喊自已頭兒。
從哪裡傳出來的,已經無從考證,何昱也沒有在意。
何昱亦是很禮貌的點點頭,朝著自已的綜合實驗室而去,這是一個超大型的實驗室。
而此時,在實驗室內,已經彙聚著不少研究員,當看到了何昱來了之後,目光瞬間微微一亮。
今天對於天玉研究院是一個特殊的日子,也是何昱確立了十二小時工作製規定以來,第一次解除了限製。
因為今天將是天玉研究院,成立兩個月以來,組裝第一台光刻機。
45納米級。
華國目前而言,光刻機正處於試驗階段的納米級,就是45納米。
兩個月的時間,天玉研究院成立,何昱並不算是從無到有,而是利用著海量的資金,硬生生靠著收購公司,掌握技術。
收購著已有的技術,整合,然後創新。
哪怕就算如此,亦是花費了兩個月的時間,終於要開始第一台的光刻機組裝。
而隨著天玉研究院組裝的消息,亦是讓一直關注著天玉研究院的聶強軍,第一時間知道。
聶強軍今天推掉了所有的安排,就坐在一個小型的會議室裡,裡麵坐著不少的華國光刻機研究方麵的專家。
會議室的頭部,正有著一個十分清晰的投影,畫麵起碼也有4k。
“組裝光刻機”聶強軍坐在投影的另外一頭,靜靜的坐在這裡,看著投影畫麵,何昱並沒有出現,可是他的眼神已經慢慢的激動了起來。
在知道這個消息的第一時間,他心情就無法平靜。
工業之明珠,半導體行業的珠峰。
光刻機,對於華國來說,永遠是一直以來的痛。
麵對著一眾國外企業,在光刻機的限製,華國從無到有,研究了自已的152納米光刻機的時候。
國外的光刻機廠商,開始拋售90納米的光刻機。
華國研究了90納米的光刻機,就開始拋售45納米的。
這樣售賣的目的,隻有一個。
打擊華國的光刻機研究土壤,讓華國哪怕就是研究了光刻機也賣不出去,順便還可以收割一波韭菜,壯大自身。
“何昱不會慣著你們的,狼來了。”
聶強軍看著畫麵,心中喃喃,之前他們沒有辦法,可是何昱絕對不會慣著人的主。
他相信何昱不會隻研究了45納米的光刻機就停手。
“你們這一次好好的看一看,評估一下,即將組裝的光刻機的性能,到底處於一個什麼樣的層次。”聶強軍眼神期待,看了一眼坐在自已兩側的一眾專家,開口說道。
這才是他們坐在這裡的目的。